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丰田顶级制造工艺首次完整引入中国,豪华品牌新一轮洗牌开始!
发布时间:2025-09-28

雷克萨斯国产项目于今年4月正式落定,尽管首款国产车型尚未公布,但一期工厂的建设已全面启动,这座代表着丰田顶级水平的制造工厂,将是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又一个转折点。

从汽车制造到销售服务,雷克萨斯都代表着丰田乃至日系汽车的一流水平,而作为其全球最年轻的工厂,上海工厂将应用丰田新一代工厂设计理念和先进工艺,从压铸工艺到固态电池,最终将改变造车这件事。

在特斯拉之后,广大中国车企在焊接车间陆续用压铸工艺取代传统的焊接工艺,原本成千上百个钣金件如今可由一个压铸所取代,既降低投资成本,也提升了生产效率。

压铸工艺虽然非常普遍,缸体缸盖压铸就是发动机工厂的主要工艺之一,但无论是从材料到尺寸,车身一体化压铸可以说是一整套全新的工艺,其品质可控性和可修复性更是一大难题,特斯拉在该领域实现了规模化应用,但其制造流程和标准并非业界公认的标杆。

丰田不仅在制造成本和生产效率领域全球领先,其在汽车制造全流程的精细化管理和严苛标准,更值得中国工业制造深入学习研究。要造出一辆传三代的汉兰达(配置|询价),并非仅凭口号或依赖外部供应商集成就能实现,其背后是深厚的制造体系与质量管理能力。

随着雷克萨斯上海工厂的投产、新车型的发布,车身一体化压铸工艺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标准和解决方案,从而推动这个全新工艺在整车制造的普及。

如果说车身一体化压铸已经是行业普及的工艺和技术,差别更多是生产效率和质量标准的差异,除了在车身制造工艺上树立新标准,雷克萨斯上海工厂在核心动力电池领域也可能带来突破,固态电池就是雷克萨斯为中国汽车产业带来的全新革命性技术。

无论是三元锂电池,还是磷酸铁锂电池,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两大巨头早已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取得代际领先,这也是跨国车企对新能源汽车既爱又恨的重要原因,它们在调整当前电动化节奏的同时,正加速推进固态电池技术的商业化应用。

雷克萨斯上海一期工厂设置了动力电池车间,率先投产的是普及型电池,虽然在技术上无法赶上中国动力电池车企的一流水平,但品质、良品率和生产成本上的日系精益生产经验,将是其赢得市场领先优势的关键。

让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不得不防的是,雷克萨斯上海工厂已经规划了第二座动力电池工厂,而按照丰田固态电池2027-2028年装车的计划,这里大概率就是丰田全球第一批生产固态电池的工厂之一。

这座规划中的全球首批固态电池工厂,无疑将成为中国动力电池企业重点关注和学习的对象,全新的工艺和品质标准,一登场就引领着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雷克萨斯2024年全球销量为851,214辆,同比增长3.3%,中国市场仅为181,906辆,占比21.37%,而豪华品牌销量第一的宝马,中国市场2024年销量714,530辆(含BMW和MINI品牌),中国豪华市场体量庞大,雷克萨斯大有可为!

随着上海工厂投产、动力电池技术的突破,以及中国本土化研发的加速,雷克萨斯中国将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中国市场有望成为雷克萨斯的又一个北美市场,

当然,不管是宝马、奔驰、奥迪等豪华车企,还是一汽大众、上汽通用等合资车企,其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号召力远不如燃油车,而雷克萨斯上海工厂与特斯拉一样,将同时供应国内和国外市场,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在中国市场内卷,还利用了中国电动智能汽车产业链,极大地提升其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的成本竞争力。

退一万步而言,雷克萨斯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成为一个停产停售纯燃油动力的品牌,燃油车将加速全面混动化,我们有理由推测,上海工厂未来有可能投产混动车型,比如中国市场销量领先的雷克萨斯ES(配置|询价)车型,毕竟上海工厂的高效率和低成本将是雷克萨斯全球工厂的一流水平。

虽然雷克萨斯的电动化转型看似遥遥落后于BBA等豪华品牌,但BBA近几年在电动化领域的战略摇摆,看似热闹,市场反响并未达到预期,直到2025年才发布了全新一代电动智能汽车平台和车型,而宝马纯电动汽车2024年中国销量仅为10万辆,从市场导入的时机来看,雷克萨斯在新能源领域仍有追赶的机会。

雷克萨斯上海工厂预计2026年8月竣工,2027年全面投产,初期年产能为10万辆,但熟悉丰田的朋友都应该知道,在丰田TNGA全球架构之下,新车型的数量和产能都可以快速实现翻倍式增长。

从车身一体化压铸到固态电池,从品质标准到生产效率,雷克萨斯上海工厂将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宝藏,是实现新能源汽车转型升级的新支点。

当雷克萨斯的精益智慧与中国汽车产业生态相融合,双方都将迎来又一次的发展高峰,雷克萨斯已然蓄势待发,就看竞争对手和中国汽车产业,是否已准备好迎接这一历史转折。#微博新知##雷克萨斯国产#

上一篇:
千里科技入局Robotaxi赛道 印奇:目标单城1000辆常规化运营
下一篇:
乐游上海 金融赋能,浦发银行信用卡让实惠融入申城好风景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