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民企破浪行,锻造新优势
发布时间:2025-09-28

  “我很确定地告诉大家,昇腾芯片将持续演进,为中国乃至世界的AI算力构筑坚固根基!”前不久举办的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上,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提出了这一远大目标。

  华为是中国科技企业的代表,是广东民营企业的佼佼者。在广东这片热土上,民营企业既“铺天盖地”,又“顶天立地”,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更是激发创新活力、创造经济增量、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

  截至今年8月末,广东登记在册的民营经济组织已达1925.17万户,同比增长6.47%,占全省经营主体总量96.45%。此外,今年有51家粤企跻身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华为、比亚迪等12家企业更是跻身“千亿俱乐部”。

  一串串数字,都生动印证广东民营经济的雄厚根基与强劲韧性。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广东提出进一步加大对民营经济支持力度,推动制定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加强对民营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增强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在中国经济巨轮迎难而上、乘风破浪的关键时期,随着《民营经济促进法》的颁布实施,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有了坚实可靠的法治保障,彰显了国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鲜明立场和坚定决心。

  在2025世界粤商大会召开之际,“2025广东省民营企业100强”“2025广东省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2025广东省服务业民营企业50强”名单也同步推出。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广阔舞台上,广大粤商正大显身手,持续有效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南方日报推出特别策划,聚焦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展现广东民营经济的奋进姿态和强劲势头。

  蓬勃向上的“密码”

  有一串数字生动地诠释着广东民营经济的活力生态,这便是“56789”。

  广东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五成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六成以上的进出口额和税收、七成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八成以上的新增就业、九成以上的经营主体。它们共同构成了广东民营经济焕发蓬勃生机的“密码”。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广东民营经济的成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不断先行先试,努力突破的长久奋斗。

  民营经济在改革开放中孕育而生,在市场浪潮中发展壮大。在广东,时至今日人们仍常常回忆起那个年代从“三来一补”中窥见的财富梦想,也常常讲述着珠三角一个又一个乡镇企业变身制造巨头的蝶变故事。

  一个个奇迹背后,可以追溯到1980年,广东出台《关于城镇个体工商业若干政策暂行规定》。这是全国第一个鼓励支持个体经济发展的文件,它让民营经济摆脱桎梏,更加灵活,为后续发展积累资本,更早地融入全球产业链,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这是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积极探索民营经济发展方略的重要注脚。

  在47年改革开放的奋斗历程中,首个保护个体私营企业权益的省级地方性法规在广东出台,到首批中小企业局在广东设立,再到今年广东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以制度创新打破壁垒,广东持续为民营经济构建和优化发展环境,让民营经济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弱到强的“蝶变”。

  从跻身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企业、持续发力鸿蒙生态的华为,到集智能家居、楼宇科技、工业技术、机器人与自动化和创新型业务于一身的美的;从深圳华强北的电子元器件市场,到佛山的建陶产业链,中山的灯饰产业带,东莞的潮玩产业集群……广东民营经济孕育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形成了一片又一片完整的产业生态雨林。

  沧海横流显韧性

  下半年伊始,在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小漠国际物流港,一艘装载了6800辆新能源汽车的运输船驶离,向着欧洲的比利时进发。

  这艘船是比亚迪的第四艘专业新能源汽车运输船,它总长219.9米,型宽37.7米、服务航速19节、共16层甲板,拥有9200个标准装载车位,是目前已投入运营的全球装载量最大的汽车运输船。

  今年1—8月,比亚迪乘用车及皮卡在海外累计已销售630728辆。海外市场增速超过135%。这一成绩彰显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制造到技术、从产品到服务的全面国际化进程,也展现了广东民营经济出海的丰硕成果。

  今年前8个月,广东民营企业进出口3.99万亿元,增长4.8%,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64.2%。

  面对“关税”挑战、贸易壁垒等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保持韧性尤为重要,对于企业而言,既要保持战略定力,又要具备谋篇布局的长远眼光。

  在广东,民营企业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商品出口,而是向着技术输出、品牌输出和产业链整合迈进。

  万和电气今年以来加快了出海进程,泰国工厂一期进入批量生产,二期工程启动试产,位于埃及的生产基地也在今年1月投入试产,同时还瞄准欧洲、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加大新兴市场拓展力度。

  顺丰的国际业务积累深厚,快递、货代及供应链业务覆盖全球100个国家及地区,国际电商业务覆盖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布局近千座海外仓,助力中国企业开拓全球市场。

  而传音在立足非洲的同时也在向世界其他区域拓展,并坚持本地化创新,打造“手机+移动互联网服务+家电、数码配件”的商业生态模式。

  广东的民营经济也在深度参与产业链协同与标准规则出海,不断提升能级,参与全球竞争。就在今年7月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上,小鹏汽车、TCL等多家知名广东企业携手亮相广东主题展,展现供应链优势。

  面向全球的投资布局正不断深化,从区域拓展到模式创新,从商品贸易到产业协同,这些成功“走出去”的广东民企,正描绘出一幅多元协同的出海新图景。

  新赛道,新目标

  “创新破万‘卷’。”这是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在各个场合反复提到的一句话。

  在李东生看来,当前中国制造已进入红海竞争阶段,产业内卷加剧,超越内卷的关键就是技术创新。“要在优势产业领域做到技术领先一步,要建立产品技术‘从0到1’的创新能力,加强原创性技术研发,率先走出一条别人没有走通的新路。”

  企业是创新主力军,民营企业更是其中的重要力量。当科技革命来临,产业变革向纵深推进,经济发展的格局已然生变,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寻找新赛道、新目标,也是民营经济的重任。

  广东有7.7万家高新技术企业、7.6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89万家专精特新企业,其中民营企业占比均超九成。而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链主企业,瞪羚、独角兽等“新物种”企业里面,民企同样占到九成以上。

  广东民营经济正以创新突破为核心引擎,全面助推高质量发展。雄厚的研发投入,密集的技术运用,也让广东民营企业在人工智能、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新产业、新领域不断尝到“头啖汤”。

  而当人们还在思考如何让AI落地运用时,腾讯已经开始依靠AI赚钱了。从今年二季度财报来看,腾讯各项盈利业务,处处都有AI的身影,特别是在广告平台优化、游戏助手运用等方面,AI技术及应用正加速转化为业绩动能。

  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正升级成智能化。“关于智能化,我们也有很明确的态度——‘以人为本’,围绕人去用好人工智能,做最好用的AI。”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说。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力驱动下,面对转型机遇,传统产业同样不能掉队。

  作为农牧企业的代表,温氏集团加大生物育种、智能养殖、数字化转型等领域的投入,研发推广智能巡检机器人、自动投喂系统等装备,推动传统农业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型。

  作为建陶产业头部企业,新明珠致力于数智化升级赋能绿色制造体系构建,通过深度融合双层节能辊道窑与先进环保技术、积极布局光伏发电项目等举措,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不论企业大或小,不论行业新兴或传统,在广东,创新从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持续不断地实践与突破。

  民企向新突破,产业向上跃升,广东民营企业将以更大魄力打破壁垒,在科技自立自强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挑大梁、走在前,为广东经济巨轮破浪前行注入不竭动力。

上一篇:
珠海 这里有让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经营的暖环境
下一篇:
B级车市场杀出新玩家,别克也开始“掀桌子”了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