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城商行一哥易主
发布时间:2025-09-28

  图片

  半年报出了之后,大家都在讨论城商行“老大”易主这件事。

  说起来,在城商行中,北京银行与江苏银行的“双雄争霸”已经持续多年。过去十多年,北京银行一直是城商行的“老大”,其天然带着“首都”的光环,北京银行资产规模在城商行中都是率先突破3万亿、4万亿这样的关口。

  但到2025年上半年,江苏银行的总资产首次超过北京银行约400亿元。其实,江苏银行赶上北京银行只是时间的问题,从资产规模增速上来看,江苏银行从2019年时开始,持续压过北京银行。

  图片

  来源:企业预警通

  到了2025年中报,从资产规模上来看,江苏银行终于把“第一”的位置坐实了。

  江苏银行超越北京银行不仅仅是在资产规模上,事实上,江苏银行在多个关键维度上已经全面超越北京银行,不仅实现了“规模赶超”,更在效益、质量上形成了系统性优势。

  图片

从规模到质量的超越

  2025年中期,江苏银行实现资产规模总量首次超越,打破北京银行自2007年上市以来持续18年的城商行资产“规模之王”地位。

  2025年上半年,江苏银行总资产规模达到4.79万亿元,较北京银行的4.75万亿元高出约400亿元,成为首家逼近4.8万亿规模的城商行。

  在贷款规模方面,江苏银行也以2.43万亿元的规模领先北京银行近400亿元;尽管在存款总额上,江苏银行仍略低于北京银行约1000亿元,但江苏银行近几年的存款增速也一直保持双位数增长。

  图片

  来源:企业预警通

  但评判一个银行,并不是说谁大谁就赢。

  规模增长之外,江苏银行在盈利指标上也已全面领先。2025年上半年,江苏银行实现营收448.64亿元,归母净利润202.3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78%和8.05%;而北京银行同期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2.18亿元和150.53亿元,增速仅为1.02%与1.12%。两者在盈利规模上的差距已分别达到86.46亿元和59.80亿元。

  而自2022年以来,江苏银行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规模就已超越北京银行,两个指标均位于城商行首位。

  图片

  图:营收对比

  图片

  图:归母净利润对比

  更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上半年,江苏银行的净息差为1.78%,高出北京银行47个基点;在资产质量方面,其不良贷款率为0.84%,也显著低于北京银行的1.3%;拨备覆盖率高达331%,远超北京银行的196%,同时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此次江苏银行的全面反超,不仅意味着城商行资产规模“一哥”的易主,更深刻重塑了城商行的竞争格局。

  图片

区位与战略定成败

  业内对江苏银行反超北京银行的解读众多,但究其根本,差异源于两家银行所在的区域经济与战略决策。

  一方面,区位因素设定了发展的起点与边界。

  江苏银行根植于长三角的核心区——江苏省产业链完整、民营经济活跃、外向型特征明显,尤其在高端制造、新能源、科技创新等领域企业密集,为银行带来了旺盛且多元的信贷需求。江苏银行作为“省级旗舰”,在充分竞争的本地市场占据有利生态位。

  反观北京银行,虽地处首都、坐拥政策与信息资源,但近年来北京持续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进入“减量发展”阶段。产业外迁与结构转型导致传统对公信贷需求收缩,再加上北京金融市场众多国有大行、股份行总部云集,竞争强度远超其他地区,这些限制了北京银行的发展空间。

  数据显示,2024年时北京银行在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营收占比分别为77.05%、9.92%,正因如此,北京银行曾在去年的业绩会上提出“在长三角再造一个北京银行”的战略构想,将外部区域视为未来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北京银行现实的选择。

  图片

  来源:企业预警通

  另一方面,除区位红利外,战略布局的差异是江苏银行实现反超的核心动因,这直接体现在增长动能与资产结构上。

  以2025年中期数据为例,江苏银行资产总额同比增速高达26.99%,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细观其增长来源,对公贷款中的政信类业务成为重要拉动力量——贷款增速排名前三中的两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与“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合计占总资产比例达26.39%。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贷款同比增长36.75%,显示出其在政府相关业务上的强劲扩张能力。

  图片

  来源:江苏银行2025半年报

  当然,北京银行同样在政信类业务上有所布局,两项政信类指标虽然也排在前三位,但占比为19.33%。其在房地产业和建筑业两项合计占比8.68%,远高于江苏银行的5.64%。

  图片图片

  来源:北京银行2025半年报

  图片

  如今,新王加冕,旧主沉思。

  城商行“一哥”的易主,不仅是一次排名的变更,更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江苏银行凭借对长三角经济的深刻理解和敏捷的业务转型,实现了规模、效益和质量的协同增长。而对于北京银行而言,其面临的挑战是如何真正打破思维定式,在战略聚焦和经营效率上实现深刻变革。

上一篇:
趋势家电普惠价!苏宁易购国庆“超级补”
下一篇:
金融“活水”润泽绿水青山——实探兴业银行绿色金融实践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