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电池企业与车企联姻,一场格局重塑与创新效率的双向奔赴
发布时间:2025-09-28

动力电池核心供应商与车企的合资合作模式,因在规模增长、联动创新、降本增效等方面所产生的合力效应,而在汽车行业被纷纷复制。

近日,理想汽车与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欣旺达”)子公司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欣旺达动力”)以50:50的出资比例,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山东理想汽车电池有限公司,合资公司将主要从事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生产、制造及销售业务。

事实上,理想与动力电池企业的绑定,欣旺达动力不是第一家,同样欣旺达动力与整车企业的合作,理想也不是第一次。值得注意的是,与车企合资联姻的模式,正在助力欣旺达动力与合作伙伴共同收获着阶段性成果。日前,欣旺达动力与东风集团合资成立的湖北东昱欣晟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昱欣晟”)在宜昌举行了超充电池项目开工暨第2000万只电芯下线仪式,这也标志着双方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深度合作迈向产能与技术的新高峰。

供应商×车企,从联合研发到合资共创

从联合研发到合资布局,欣旺达动力与东风的合作步步深入。

早在2018年,欣旺达动力与雷诺-日产通过深度合作,欣旺达动力重点突破高功率、长寿命及高安全性等关键技术,开发了支持60C闪充70C闪放,30万公里功率“零衰减”的HEV电池,而后这项技术被导入东风日产,欣旺达动力与东风汽车集团结下不解之缘。

2022年9月,东风汽车集团与欣旺达动力签署总投资约120亿元的“宜昌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共同出资设立合资企业——湖北东昱欣晟新能源有限公司,专注于研发与生产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电芯与模组,面向东风系整车企业进行定向供货。截至2025年初,东昱欣晟已实现量产并正式投入运营,为东风新能源汽车稳定供货。

从2023年10月首支电芯下线,到第2000万只电芯下线,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得益于双方的高效合作,东昱欣晟的产能规模迅速提升,成为支撑东风汽车电动化转型提速的坚实后盾。目前,东昱欣晟的产品线覆盖从A00级小型车至中大型SUV全系车型,产品已应用于东风体系内多款主力新能源车型中。

在电动化、智能化转型走向纵深的汽车圈,欣旺达动力与东风的牵手绝非偶然也并非个案。这正是汽车产业在电动化转型中,产业链重塑所引发的必然趋势。整车企业与核心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已经从简单的上下游客户,转为融合、共创的“合作共同体”。具备创新实力、生产实力、规模优势、效率优势的动力电池企业,不仅仅是为车企提供电池电芯成品的上游供应商,而是共同参与车企动力电池设计研发、贡献多元解决方案的“共创伙伴”。东昱欣晟的成立,也正是依托欣旺达动力三十年的锂电技术积累、结合东风汽车集团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洞察与成熟品控体系,实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芯、模组、PACK及系统解决方案的研发制造。“车企与核心供应商之间的深度融合和联合共创是大势所趋。作为动力电池供应商,之前可能更多的是客户开发一款产品让我们去做电池,但现在不同了,他们会觉得在电池领域我们更专业,因此更需要也更愿意倾听产业链的声音、倾听合作伙伴的声音。”采访中,欣旺达动力副总裁王华文表示,“在双方的深度合作中,当每一方都十分清楚要为什么样的产品去努力时,是带有共鸣的。”

王华文所说的共鸣,焦点是用户需求。事实上,在与车企的深度互动中,动力电池供应商的角色和认知也发生着变化。比如,除了满足B端客户(车企)的需求,还要用心倾听C端用户(消费者)的需求。“我们现在会走到用户端、走到市场端去做市场调研,问消费者、用户用这个车的感受和体验是什么?你们希望超充能做到多快?通过不停地去问这些声音,把这些声音反馈到我们内部,我们的思维和我们管理的价值和理念也都会跟原来的传统观念变化、调整。我觉得这不只是欣旺达动力,应该说,要做好这个产业每一位头部的企业都有这种变化。”王华文说。

合资合作让双方在基于共鸣下的联动与共创效率更高、落点也更精准。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9月欣旺达动力已量产行业首款4C超充电池,今年5月,发布了12C闪充电池4.0产品,此次与东昱欣晟第2000万只电芯下线同步开工的东昱欣晟超充电池项目,正是基于用户需求,向市场提供更高效、更安全、更可靠的动力电池解决方案。

安全×高效夯实从客户到用户的口碑

8月,东风日产N7的单月销量首次突破1万辆,环比增长57%,成为合资品牌纯电细分市场中的佼佼者。

值得注意的是,欣旺达动力是东风日产N7的独家电池供应商。这背后也凝聚着双方基于用户需求,展开的多年合作。2018年欣旺达动力与东风日产开始合作,从混合动力电池技术联合开发开始,逐步拓展到如今的纯电领域。谈起与东风日产的合作,王华文说,东风日产N7是欣旺达动力与东风合作模式一个成功的典范,供应商与车企在前端基于用户需求,一起定义和规划产品,取最大公约数的一个结果。另外,我们看一个产品不只是看在整车上的应用,还要看在行业里面的可拓展性有多大。东风日产N7的电芯是300宽的,300宽是未来整个行业的趋势,所以我们把它放在整个行业尺寸和空间、能量密度,在逻辑上也是合节拍的、合轨迹的。这是从产品定义到行业,从东风自身到其他一些应用的可拓展性来看都是匹配性比较强的。未来,我们还要在现有的产品基础上做升级和迭代、做关键参数的提升,让这款产品在不同市场阶段始终保有竞争力,产线也可以高效地发挥出稼动率。

夯实从客户到用户的口碑,离不开过硬的安全性能和品质。在东昱欣晟第2000万只电芯下线活动当天,记者参观了其位于宜昌的数智化生产线。目前,通过AI质量管理系统与数字化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东昱欣晟已经实现了生产全流程实时互联与质量监控,生产效率与产品良品率实现了大幅提升,这也直接带动了过去一年产量的快速攀升。

在数智化工厂的搅拌工序,从投料产生的粉料通过管道到达最顶层的计量仓,在中间层预混仓预先混合,再到底层搅拌成连续均匀的浆料。传统的搅拌一般采用双行星搅拌,东昱欣晟的数智化生产车间采用业内领先的高速连续分散技术,效率提升4倍。这不仅在生产端获益,在用户价值层面,也实现了提升电池循环寿命,提升电池整体性能的作用。在涂布工序,采用的更为环保的蒸汽加热,安全性得到提升,能耗成本也得到降低。在增强极片性能,降低异物风险;实现涂布覆盖率与面密度自闭环控制的同时,也提升了电芯能量密度,增强续航能力;提升电池安全性……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生产环节的深度整合,东昱欣晟实现生产设备100%实时互联、实时AI质检、实时工艺控制和实时物料拉动,生产效率与质量相较于传统自动化模式提升了98%以上。

谈及安全、成本与效率的兼顾,东昱欣晟总经理田东成认为,关于工厂规划成本,过去可能会非常关注单个GWh的固定成本投入,而近几年单位GWh的固定投资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单位面积的产出效率,是一条线产出电芯数量多和少的问题,因为这涉及到是瓦时成本。“固定投资最重要的是效率。我们宁愿花费一次性购置成本,也要确保稳定性和效率,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停机时间减少了,产量、质量、产出效率自然也增长了。”他说。

关于落地的超充电池新项目,“除了成本和体量规模之外,衡量超充电池性能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综合竞争力,东昱欣晟的产品优势会迅速得到市场的检验。”田东成信心满满地说。

倾听×共鸣挖掘动力电池产业链可持续发展潜力

在合作中倾听,在倾听中共鸣。挖掘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潜力需要的是行业合力。

在全球市场卓有建树的欣旺达动力,在推动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以及助力整车企业在出海进程中更主动、更安全、更高效等方面也积极与行业、企业展开互动。

为了助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出海,欣旺达动力在电池护照以及电池回收、ESG等方面的也做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2023年,欣旺达动力正式加入全球电池联盟,并协同旗下各业务板块积极推进电池护照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作为电池护照试点项目的核心参与方,欣旺达动力希望以实际行动推动全球电池产业链向绿色化、透明化、负责任化方向发展,为行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无论是整车还是零部件,出海最关键的就是应对壁垒和法规问题,就是要做好合规管理,就要提前把能力构建好,电池护照本身构建的是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王华文说。

据了解,欣旺达动力也在积极参与到中国电池ID的数字化平台建设中,成为首批拥有中国电池ID的动力电池企业。目前,欣旺达动力已与多家车企联动合作,通过多年来积累的数据和逐步完善的追溯平台,为企业提供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提供更科学、更高效、更趋完善的解决方案,助力车企从容出海。

上一篇:
AI算法与区块链支付--蚂蚁国际的“资金管家大生意”
下一篇:
拼多多“新质供给”一周年:00后商家数量增超四成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