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蹲点调查|复原乳“谢幕”,山东乳业能否借势突围?
发布时间:2025-09-22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灭菌乳》第1号修改单,9月16日起,我国生产灭菌乳只能以100%生乳为原料,不再允许使用复原乳;使用复原乳生产的乳品不得标注“纯牛(羊)奶”或“纯牛(羊)乳”。

新国标落地数天,记者走访了北京华联、大润发、银座等大型连锁商超,并采访了济南佳宝乳业、泰安亚奥特乳业等山东省乳品生产企业,未发现含复原乳成分的灭菌乳。

明令禁止添加

复原乳是“垃圾奶”?

“这次新国标修订仅针对灭菌乳,也就是人们常见的常温纯牛奶(下称‘纯牛奶’)。”日前,济南市市场监管局食品流通处工作人员武可昕与两位同事一起,对市中区领秀城负一层的北京华联生活超市的乳制品进行例行查验。

“新国标要求9月16日起不得再生产,但对销售环节没有作要求。所以,9月15日及之前生产灭菌乳添加复原乳并不算违规。等到这些奶的保质期一过,市面上不受新规约束的灭菌乳就会被自然地‘代谢’掉。”

他指着成堆陈列的盒装纯牛奶对记者说,“如果消费者想自查,一看产品名是不是带有‘纯’字,二看生产日期,三看配料表是否只有生牛(羊)乳。”

以伊利推出的两款乳品为例,左边“纯牛奶”产品种类为“全脂灭菌纯牛乳”,带有“纯”字,符合本次新规执行范围;右边“甄浓牛乳”产品种类为“调制乳”,不受新规约束。可以看到,“纯牛奶”配料表一栏只有生牛乳,而“甄浓牛乳”配料表里有生牛乳、无水奶油、单,双甘油脂肪酸酯。

从常温保存的纯牛奶、复原乳,到需要0-6摄氏度储存的巴氏奶,再到口味更加丰富的调制乳……如今,市面上的牛奶品类五花八门,它们究竟有何区别?

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韩荣伟解释:“纯牛奶采取高温灭菌工艺,即生乳经过高温灭菌后直接包装冷却,所以又称灭菌乳,由于完全无菌,因此保质期较长。巴氏奶采取的是巴氏消毒法,通过不超过85摄氏度的热处理杀死生乳中的病原微生物,但非商业无菌,因此需要冷链保存且保质期短。调制乳是在牛奶基础上加了食品添加剂‘外挂’的奶制品。复原乳则是用奶粉加水复原而成的‘还原奶’,与巴氏奶和纯牛奶相比,因为其原料奶粉经过了高温处理,复原后还需第二次热处理,所以活性蛋白含量有所下降,一些热敏性营养素流失了。”

有人将复原乳与纯牛奶比做“果脯和水果”的关系,韩荣伟认为这并不恰当。

“牛奶在保证没有病源微生物的前提下,当然热处理次数越少,就会越保留其自然的功效,但这不代表复原乳没有营养了,在提供主要营养物质的角度来看,复原乳和纯牛奶很接近。”他说。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院长王中华对此持相同观点,“奶粉和生乳的主要营养成分差不多。生乳在喷粉的过程中,有一些短链的脂肪酸由于挥发性强,损失掉了,但损失的这些量微不足道。”

02:01

记者走访济南多家商超发现,除标明以复原乳为原料的调制乳或乳饮料,市面上含有复原乳的纯牛/羊奶已经绝迹。超市相关负责人还表示,从销售数据上来看,巴氏奶更受消费者追捧。

“不同的乳品具有不同的价值,这取决于使用场景和消费预期,没有孰好孰坏,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选购即可。”武可昕强调。

那么,消费者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牛奶呢?

韩荣伟建议:“巴氏奶是最新鲜的,但保质期较短、需要低温存放,有些人喝了会肠胃不适,这些人就可以选择纯牛奶,如果不喜欢纯牛奶的风味,还可以选择复原乳产品。”

新规对乳企有何影响?

纯牛奶会涨价吗?

“灭菌乳必须100%以生乳为原料加工”——这次新国标的落地,表面上看是一次产品定义的“细则修改”,实则是把长期围绕“复原乳”的认知对立再一次摆到明面上。

一方认为,复原乳是万能百搭的“经济适用奶”,方便、易运输且经济实惠,能灵活补充市场、降低短期成本,曾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乳业产能不足时成为填补供给缺口的重要手段;

另一方则认为,我国生乳产量已经处于世界前列,不再需要复原乳来充当生乳的替代品,而且出于保护本土奶农的考虑,也不提倡进口国外低价的奶粉原料。

早在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布通知,明确“大力提倡和鼓励在灭菌乳生产中全部使用生鲜乳”。然而,2013年,时任西部乳业发展协会执行副会长、西南民族大学畜牧系教研室主任的魏荣禄爆料称,市面上60%以上打着“纯牛奶”旗号的的液态奶都用到了复原乳。

“复原乳是早年我国乳业发展不平衡的‘无奈之举’。如今,国内奶源充足,生乳价格明显下降,企业也就没有使用复原乳替代生乳的成本驱动力。这次新国标,实质上是从国家层面要厘清纯牛奶和复原乳的界限,避免以低成本复原乳混淆纯牛奶概念,让消费者更轻松地选择适合自己的牛奶。”韩荣伟表示,新国标最大意义在于消费知情权的回归。

将目光投向山东。作为畜牧业大省、奶业大省,山东生乳产量多年位居全国前列。新国标落地,对山东乳制品生产企业的影响大吗?山东奶会涨价吗?

“据我们调研,山东几乎没有乳企使用复原乳加工灭菌乳产品,因此受冲击很小。”在被问及价格波动时,韩荣伟预测,目前生乳价格处于较低位,即便存在个别企业使用复原乳,短期内也不会面临成本上升压力,因此价格不会出现明显波动。

经确认,省内两家知名乳企——济南佳宝乳业与泰安亚奥特乳业均不使用复原乳加工纯牛奶产品。他们自称“完全不受新国标影响”。

相反,对其他那些曾经依靠复原乳生产纯奶产品的乳企来说,新国标是否意味着生产线及设备需要大规模更新换新?这样做的成本高吗?会传导到终端价格、影响消费者吗?

多位业内人士都表示,相关企业需要调整配料控制、原料入口检验与溯源体系,增加生乳接收、冷链暂存与快速检验能力,但在理论上无需大规模更换产线或“全部报废”设备,“这些成本传导到终端价格上,其实很轻微了。”

生乳价格处于8年来低位

山东能否借势而起?

受市场供强需弱影响,国内生乳价格长时间低位运行。山东作为奶业大省,现实同样不容乐观:来自山东省畜牧兽医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上半年,山东生乳均价跌至8年来低位——约3.06元/公斤。

养殖端利润几乎被压缩到极致,“奶便宜得连饲料钱都不够”成为不少山东奶农的直观感受。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教授张娟认为,山东乳业的发展呈现的是“散而不强”,几乎每个地级市都有乳企,各自为战,靠着本地市场,进入了一种“能生存,但难做大”的境地。

在韩荣伟看来,如今禁用复原乳,实际上为山东乳业突围提供了制度起点——

短期内,冲击不可避免。对于个别依赖复原乳的企业来说,将面临生产线调整甚至停产;而如伊利、蒙牛等在山东设厂的龙头企业,凭借自有牧场和合同牧场体系,抗风险能力更强,但收购成本压力必然加大。

长期看,新规是催动奶品升级的契机。对上游养殖户来说,这是一次“翻身仗”:新国标倒逼乳企回归生乳,有望扩大生乳需求量,提升生乳价格,恢复奶农合理利润;对消费者来说,这是一次“知情权革命”,真正让“买到什么”与“喝到什么”对应起来。

专家认为,借着新国标的东风乘势而起,山东还要直面三道必答题:

第一,如何稳住生乳供应?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山东省奶牛存栏59.5万头,同比减少19.7%。奶农“退出潮”隐忧犹在,若没有稳定的合同收购和政策托底,新规可能加剧上游动荡。

第二,如何承担改造成本?

部分中小企业缺乏冷链、检测与直采能力,转型代价不小。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可以引导企业及机构共建采购及冷链联盟、检测服务外包等,降低单家企业投入压力,提升供应链稳定性。

第三,如何打造品牌溢价?

山东有“奶业大省”之称,但在品牌建设层面不如内蒙古、新疆等地区。新国标其实提供了一个背书——“100%生乳”,关键在于能否把这一政策优势转化为市场故事,打造齐鲁鲜奶品牌矩阵。

总言之,复原乳退出“纯牛奶”舞台,不是行业末日,而是新一轮行业洗牌的开始。对山东而言,应在这一轮调整中率先探索:扶持大牧场、整合中小户、完善价格监测和补贴机制、推动信息透明……只有从养殖端到消费端全面升级,才能让老百姓喝到货真价实的纯牛奶,让山东挺起“奶业强省”的脊梁。

(大众新闻记者王鹤颖张梁)

举报/反馈

上一篇:
智能云,必然的加冕
下一篇:
中国聚变公司总经理张立波:“人造太阳”发电面临科技挑战和工程难题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