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国企要参》人事丨中国邮政集团财务部李玉杰被公诉受关注,邮政反腐呈现新特点
发布时间:2025-09-15

  图片

  日前,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原高级资深经理李玉杰被检察机关以涉嫌受贿罪提起公诉。

  根据检察机关的指控,李玉杰利用其担任河南省邮政公司副总经理,山西省邮政公司总经理、山西省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邮政集团财务部总经理、高级资深经理等重要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在职务提拔、岗位调整、业务承揽等方面提供帮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

  李玉杰的任职经历,构建了“审计—财务—监管”三位一体的权力网络。这种闭环式权力结构被指极易滋生腐败。纪委监委证实,河南省邮政系统多名干部表示,李玉杰任职期间推行的“财务集中管理”改革,曾被内部质疑存在利益输送嫌疑。

  李玉杰的落马并非个案。近年来,中国邮政系统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反腐风暴。邮政集团及其下属单位近3年已有21名中高层被查,其中分管财务、金融领域的占比超过六成。

  2025年4月,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分公司原高级资深经理裴英杰被查;2025年2月,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原资深经理毕晓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调查;2023年11月,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黄来芳,因涉嫌贪污、受贿被公诉。

  黄来芳案件较典型,其涉案金额特别巨大。检察机关指控,黄来芳在2006年9月至2014年7月期间,利用职务便利伙同他人通过虚列开支等方式侵吞公共财物。此外,2008年1月至2023年2月期间,她还为他人在承接邮政业务、购买邮票邮品、推进产品开发销售等事项上提供帮助,单独或者伙同他人非法收受财物。

  邮政系统金融业务领域成为腐败的重灾区。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原行长张雪松被“双开”,中邮人寿原总经理党均章退休两年后被查,前邮储银行个人金融部总经理、中邮理财公司高级业务专家刘鑫在任上落马。

  舆情监测显示,邮政腐败已从早期的单一收受贿赂,发展为数据造假、关联交易、期权腐败等隐蔽形式。连续三年的邮政警示教育大会特别指出,“四风”问题和数据造假已成为腐败的重要载体。腐败行为多发生在具有审批权、检查权、资源调配权的岗位。

  上海邮政系统陈必昌案件同样暴露了改革背景下的权力寻租问题。陈必昌担任中国邮政集团上海市分公司总经理期间,主导了多项重大改革。表面上看,这些改革是为提高公司运营效率和扩大业务面,但实际上却为权力寻租创造了空间。

  面对邮政系统内的腐败问题,监管部门采取了异地调查和指定管辖等创新手段。李玉杰案由云南省楚雄州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由楚雄州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裴英杰案则由浙江省湖州市监委监察调查;毕晓哉案由贵州省黔南州监委监察调查。

  这种跨区域协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地方保护主义,提升了腐败案件侦办效率。此外,邮政系统也在加强内部监管和制度建设,试图从源头上遏制腐败滋生。

  《中国邮政报》、运营商财经等行业媒体认为,当前邮政系统反腐仍面临多方面挑战:一是企业规模庞大、业务复杂,难以实现全面有效监管;二是金融业务与传统业务交织,风险传导性强;三是地方分支机构分布广泛,统一监管难度大;四是改革过程中产生新的权力寻租空间。

上一篇:
2025年《财富》最受赞赏药企:国药、石药、广药、上药、药明康德
下一篇:
与国家战略同频的「耐心资本」:我所知道的合肥「风投细节」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