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2025泰达汽车论坛 | 聚焦 “十五五”,政策定调+企业创新,共绘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蓝图
发布时间:2025-09-15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新汽车浪潮下,新的产业竞争加速形成。

  立足当前,电动化、智能化已成为行业发展大趋势。

  其中,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主流;新能源汽车也进入全面市场化。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8月,我国汽车产销首次双超2000万辆。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45.5%。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汽车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考验。

  业内普遍认为,在行业发展的同时,更要着眼未来,构建绿色、智能、安全、稳定的发展格局尤为重要。

  在此背景下,被誉为中国汽车达沃斯的2025泰达论坛如约而至,也为行业前行增添了动能。

  2025年是中国汽车产业“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年。

  本届论坛以“增动能 启新篇 向全球”为主题,围绕当今汽车产业发展形势和热点话题,为汽车产业发展献智献策。

  部委发声:政策引领,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的背景下,政策的引导与支持至关重要。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郭守刚在论坛上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实施新一轮《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车船税等优惠政策,深入推进新能源汽车下乡、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

  ” 上述《方案》提出,2025年力争实现全年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20%;汽车出口保持稳定增长;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

  2026年行业运行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

  具体来看,《方案》将扩大国内消费作为核心抓手,部署多项切实举措,包括25个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试点城市,将新增推广新能源公交、物流配送等车辆70万辆以上;持续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及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落实新能源汽车购置税、车船税减免优惠,深化车险改革。

  同时,落实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支持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拓展改装、租赁等后市场消费,鼓励汽车限购地区优化限购政策。

  值得关注的是,智能化成为此次政策的核心,《方案》重点提到,推动智能网联技术产业化应用,深入开展“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加快建设网联基础设施和云控平台,鼓励汽车前装车联网、5G等高性能通信模块,推进北斗系统规模化应用。

  同时,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也就是有条件的自动驾驶汽车生产准入,推动完善安全、保险等配套法规。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分析指出,从行业看,这些举措并非短期刺激,而是通过政策托底和场景拓展,为今年3230万辆的销量目标提供最直接的支撑。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一级巡视员耿洪洲指出,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有效促进了汽车消费增长、产业升级和资源管理。

  数据显示,截至9月10日,今年以来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达830万。

  耿洪洲指出,下一步,商务部将抓好汽车“以旧换新”政策落实,持续优化平台功能,通过数据赋能,让补贴资金及时便捷直达消费者。

  同时,也将推进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走深、走实,用改革的办法来破除束缚汽车消费的建设性措施,推动汽车消费从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用创新思维培育汽车消费新增长点。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李天威则围绕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治理进行了专题政策解读。

  他强调,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机动车排放已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未来,生态环境部将进一步加强机动车排放监管,推动汽车行业在减排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加大投入,促进汽车产品向更加清洁、环保的方向发展,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贡献力量。

  国家数据局数字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司副司长李建国则提出推动汽车产业与数据要素深度融合的建议。

  在他看来,数字化时代,数据已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

  汽车产业的智能化、网联化发展离不开数据的支撑,通过将数据要素深度融入汽车研发、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全生命周期,能够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优化产品服务、创新商业模式,为汽车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车企高管献策:战略转型与创新实践并行 面对汽车产业深刻变革,车企作为市场主体,积极调整战略,以创新驱动发展,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寻求突破。

  本届论坛上,车企代表们也在论坛上分享了各自的实践成果与战略思考,为行业发展提供发展思路。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战略规划部总经理、研发总院院长杨彦鼎表示,“当前,人工智能已成为实现‘换道超车’的新机遇,也正在重塑科学研究的范式。

  汽车产业正经历百年未有的技术重构,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深度融合为中国品牌实现全球化突破提供了历史性窗口。

  ” 东风汽车一直在推动 AI 能力向汽车具身智能体跃升,致力于打造数据驱动、可自主进化、承载智能移动生活空间的汽车具身智能体,为用户提供舒适、安全、智能且持续进化的产品和服务。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重庆长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裁贺刚则认为,“汽车产业的智能化技术已经成为了关键竞争要素,而安全是整个智能化的目标和底线。

  ”因此,长安汽车将持续推动从单体设备的智能化到全系统的协作安全进行演进。

  “未来五年将是‘AI定义汽车’的关键窗口期。

  ”广汽集团副总经理閤先庆认为,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度融合,汽车行业正被数字化、智能化彻底重构。

  在此背景下,广汽集团把“创为先”融入企业基因,坚持“维护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研究一代”,推进“3510”技术规划,聚焦关键领域持续投入、提前布局。

  在智能化领域,广汽重点聚焦电子电气架构、智能座舱、组合辅助驾驶、智能底盘四个方面。

  在低碳化领域,广汽重点聚焦极致节能和电动化两个方面。

  通过多年的创新实践,广汽已累计申请专利超过2.3万件。

  閤先庆表示,这些扎实的技术积累和体系化的创新能力,为广汽迎接“新四化”的转型挑战、应对产业链深度重构奠定了坚实基础,也让广汽在智能化、低碳化等关键赛道中始终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北汽集团副总经理谢伟指出,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电动化、智能化深度融合的关键转型期。

  汽车产业早已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尤其是在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中,产业链的协同、生态的共建,是企业实现品牌向新的关键支撑。

  北汽将围绕“一主五化”战略,全面提升市场化、集团化、国际化、数字化、低碳化水平。

  长城汽车CTO吴会肖则认为,中国汽车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质量精进转变,从本土深耕向全球突围转变,未来全球竞争将是技术、生态、价值的共生。

  此外,江淮汽车总经理李明分享了跨界融合实践,与华为合作完成组织变革,打造尊界超级工厂。

  赛力斯首席技术官周林认为,融合发展成为必然趋势,赛力斯首创“厂中厂”模式,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

  总的来看,本次论坛形成了多项共识,正如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董事长安铁成所言:“‘十五五’将是中国汽车产业实现由大到强的关键时期。

  我们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突破关键技术,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政策环境,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 而2025泰达汽车论坛正为行业提供了前瞻思考,部委政策导向与企业创新实践共同绘制出汽车产业“十五五”发展路线图。

  在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的双轮驱动下,中国汽车产业正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提供中国方案

上一篇:
上海银行:“19南通三建MTN001”持有人会议将审议四项议案
下一篇:
华为与北汽深化合作 三年投入200亿推进享界品牌战略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