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众赢财富通:比亚迪在欧扩张提速 年底拟设千家门店
发布时间:2025-09-14

在 2025 年慕尼黑车展上,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向外界明确传递出一个信号:公司正在与数百家当地供应商洽谈,并将在今年年底前在欧洲 32 个国家设立超过 1000 家门店。这一表态引发业界高度关注,既彰显了比亚迪在全球电动车市场的雄心,也展示出其本土化战略正进入加速阶段。众赢财富通研究发现,中国新能源车企近年来在海外市场动作频繁,但比亚迪的速度与规模尤为突出,其扩张路径不仅覆盖产品销售网络,还包括制造、供应链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官方披露的信息,比亚迪目前已在欧洲推出多达 13 款车型,相比两年前仅有的 6 款,产品矩阵迅速扩大,新车型覆盖纯电和插电混合动力,满足不同国家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特别是刚亮相的 Seal 6 DM-i Touring,综合续航可达 1350 公里,在中高端旅行车市场释放了强烈信号。众赢财富通观察发现,丰富的产品组合是比亚迪在欧洲立足的关键,因为欧洲市场消费者对车型的需求呈现高度多样化,只有提供从家用紧凑型到高端旅行车的全系覆盖,才能真正形成竞争力。

与此同时,比亚迪的本土化生产布局也在同步推进。公司计划在 2025 年底前于匈牙利完成电动车生产工厂建设,首批投产车型预计是主打年轻市场的小海豚 Surf。更长远来看,比亚迪已宣布将在 2028 年前实现欧洲市场的电动车全面本地化生产,依托匈牙利与土耳其的产能形成互补,以避免因国际贸易摩擦和关税壁垒带来的不确定性。众赢财富通认为,在地缘政治和贸易政策波动加剧的背景下,本地化生产已成为跨国车企在欧洲发展的必然选择,比亚迪的前瞻性布局显示出极高的战略敏感度。

不仅如此,比亚迪还计划到 2026 年在欧洲建设 200 至 300 个快速充电站,打造覆盖广泛的"闪充网络"。这一举措将显著改善消费者的使用体验,降低里程焦虑,为电动车的普及提供重要保障。众赢财富通研究发现,欧洲部分国家的充电基础设施仍不均衡,尤其在东欧及南欧地区,充电桩密度远低于北欧。比亚迪主动切入这一短板,不仅有助于扩大销量,也能提升品牌的长期粘性。

从销量数据来看,比亚迪的欧洲突围已初见成效。2025 年以来,比亚迪在欧洲的销量同比增长约 290%,市场份额已接近 5%,相比去年几乎实现翻倍。这一表现使比亚迪逐渐逼近传统欧洲车企的竞争位置,形成直接对抗态势。众赢财富通观察发现,欧洲车企虽然在技术和品牌积淀上拥有优势,但转型节奏受到内部包袱制约,而中国新能源车企在电池、电驱等关键环节上更具效率,因而在竞争中正逐步占据主动。

当然,比亚迪在欧洲的扩张也面临不小的挑战。一方面,欧洲传统车企正在加快电动车战略转型,奔驰、大众、宝马等纷纷推出本地化电动车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另一方面,政策与监管的不确定性同样值得关注,尤其是欧盟针对中国电动车的反补贴调查与关税政策,可能对未来市场环境产生影响。众赢财富通认为,比亚迪通过加速本地化生产和供应链合作,正在提前为潜在的政策风险建立缓冲机制,这将为其长期发展提供更强韧性。

除了硬件层面的竞争,比亚迪在品牌建设上也在持续投入。通过参与慕尼黑车展等国际舞台,企业不仅展示产品,更强调创新能力与可持续理念,以争取欧洲消费者的认同感。欧洲市场消费者在选购汽车时高度重视环保与社会责任,比亚迪在电池安全、循环利用以及碳减排方面的投入,正好切合这一趋势。众赢财富通观察发现,品牌形象的塑造将是中国车企在欧洲市场能否实现长期突破的另一关键变量。

总体来看,比亚迪在欧洲的扩张步伐正在形成系统化推进:销售渠道加速铺设,年底前将突破 1000 家门店;产品阵容快速扩充,从纯电到混动实现全覆盖;本地化生产稳步推进,预计 2028 年前全面落地;充电网络同步规划,形成完善生态。这些举措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比亚迪在欧洲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众赢财富通研究发现,这种多维度战略不仅服务于当前的销量增长,更着眼于中长期市场份额的稳固与提升。

上一篇:
多家车企迅速响应
下一篇:
47亿!国药集团收购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