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南京银行2025上半年资产破2.9万亿、转债转股率近100%
发布时间:2025-09-15

来源|读商时代(中访网旗下品牌)

2025年上半年,城商行阵营中的南京银行交出了一份兼具增长韧性与战略纵深的中期答卷。在银行业整体面临息差压力与转型挑战的背景下,该行以资产规模突破2.9万亿元、营收净利双超8%增长的表现,展现出区域龙头银行的发展底气,而减员提质、转债转股破纪录等动作,更折射出其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主动调整。

从经营基本面来看,南京银行上半年呈现“规模扩张、盈利稳增”的双轮驱动态势。截至6月末,该行资产总额较上年末增长近12%,贷款规模突破1.38万亿元,存款规模达1.64万亿元,三大核心规模指标均保持两位数或接近两位数增长,为业务发展筑牢根基。盈利端同样表现亮眼,285亿元的营业收入与126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达8.64%和8.84%,在万亿级城商行中位居前列,这种“规模与利润同频增长”的态势,打破了部分银行“以规模换利润”的传统路径。

支撑盈利增长的核心动力,仍来自传统存贷款业务的稳健发力。上半年,该行利息净收入达156.46亿元,同比增幅超22%,对营收增长的贡献度提升至55%,较去年同期提高6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既反映出南京银行在区域市场的信贷议价能力,也体现出其聚焦实体经济、强化信贷投放的战略定力——截至6月末,该行对公贷款余额突破1.0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71%,重点覆盖了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等关键领域,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形成深度契合。

不过,在传统业务强势的同时,南京银行也面临非息收入波动的挑战。上半年,该行非利息净收入128.34亿元,同比下降4.26%,在总营收中的占比降至45.06%。细分来看,非息收入呈现明显分化: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6.7%,投资收益增幅更是高达23.05%,资产处置收益因基数较低实现超270倍增长;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下滑60.13%,汇兑收益转为负值,其他业务收入与收益也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这种分化既受资本市场波动等外部因素影响,也暴露出该行在非息业务多元化布局上仍有提升空间。

人员结构的调整,成为南京银行优化经营效率的重要抓手。截至6月末,该行员工人数较上年末减少310人,降至17735人,而人均月薪则提升至4.9万元。“减员加薪”的组合拳,本质上是银行通过人员优化实现“提质增效”的体现——在数字化转型加速的背景下,南京银行可能通过流程优化、科技赋能减少冗余岗位,同时以更具竞争力的薪酬吸引和保留核心人才,这种调整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人均创利水平,为长期发展注入活力。

资本实力的大幅增强,为南京银行的未来发展打开了新空间。今年7月,“南银转债”以99.98%的转股率完成市场化转股,转股规模近200亿元,创下近五年银行可转债转股率之最,也成为该行史上最大规模的外源性资本补充。此次转股不仅显著提升了资本充足率,为信贷投放和业务扩张提供资本支撑,更获得了市场投资者的高度认可。与此同时,江苏交通控股、南京高科等主要股东上半年累计增持近60亿元,进一步彰显了股东对该行发展前景的信心。

在业务板块协同与区域深耕方面,南京银行的战略布局成效逐步显现。公司金融、零售金融、金融市场三大板块中,除资金业务营收微降0.75%外,其余板块均实现稳健增长:公司银行业务营收同比增8.06%,零售银行业务营收增幅达21.4%,零售金融资产余额突破9400亿元,增速超14%。区域布局上,该行坚守“聚焦长三角”的战略,江苏地区贷款余额占比达84.68%,同时通过“科创银行、财富银行、交易银行”等“五张名片”建设,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截至6月末,科技金融余额超1668亿元,供应链金融业务量突破1680亿元,在服务区域实体经济的同时,也构建起自身的业务护城河。

资产质量方面,南京银行保持了整体稳健的态势。截至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0.84%,仅较上年末微升0.01个百分点,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拨备覆盖率达311.65%,风险抵御能力充足。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教育行业不良贷款率高达10.14%,成为资产质量管控中的潜在风险点,未来该行需进一步优化行业信贷结构,强化重点领域风险排查。

上一篇:
江苏云闪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完成1000万天使轮融资,深耕智慧配送赛道
下一篇:
重庆首创奥莱六周年庆开启 助力区域商业升级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