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47亿!国药集团再次出手收购一家血液制品头部企业
发布时间:2025-09-15

  【制药网 行业动态】随着国家自2001年起停止批准新设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实行总量控制。

  现存不到30家的血液制品企业成为头部争夺的战略资源。

  如华润医药入主博雅生物、海尔收购上海莱士、此前陕煤接盘派林生物等,国资主导的行业整合已进入激烈阶段。

  然而此次国药集团再次出手,约47亿元收购了派林生物,意在打造采浆量近4000吨的血制品企业,改写行业竞争格局。

  据悉,9月7日,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生物”)与派林生物控股股东共青城胜帮英豪投资合伙企业签署股份转让协议,以约47亿元现金收购其持有的派林生物约21.03%的股份,交易溢价率在30%至32%之间。

  若交易顺利完成,中国生物将成为派林生物的控股股东,而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药集团”)则成为其实际控制人。

  这也意味着,中国生物旗下将同时拥有天坛生物与派林生物两大血液制品头部企业,行业资源整合加速,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据悉,目前,我国已逐步形成以天坛生物、上海莱士、华兰生物、派林生物等为代表的千吨级头部企业竞争格局。

  资料显示,派林生物的主营业务为血液制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血液制品属于生物制品行业的细分行业,主要以健康人血浆为原料,采用生物学工艺或分离纯化技术制备的生物活性制剂。

  公司目前拥有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等三大类,11个品种产品。

  据悉,其自上市以来控股股东数次更迭——1998年变更为三九企业集团,2002年变更为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变更为振兴集团有限公司。

  细数2017年以来,派林生物已两度易主,此次已是公司第三次发生控制权变更。

  从业绩上看,今年上半年派林生物营收、归母净利润双双下滑,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3.18%至9.8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下降27.89%至2.36亿元。

  派林生物称,2025年上半年业绩下滑主要因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广东双林和派斯菲科均在推动二期产能扩增,产品供应量同比下降。

  不过,派林生物在半年报中也指出,2025年上半年,公司采浆量超770吨,同比增长约11%,随着二期产能扩增完成并顺利投产,下半年产品供应量将明显增长,将有效保障公司实现2025年度经营目标。

  对中国生物而言,此次收购是其在血液制品领域的重要布局。

  作为国药集团核心成员,中国生物已通过旗下天坛生物确立行业地位。

  2024年,天坛生物依托85家在营浆站实现采浆量2781吨;同年,天坛生物以1.85亿美元收购全球血液制品龙头CSL集团旗下亚太全资子公司武汉中原瑞德100%股权,进一步拓展业务版图。

  本次交易完成后,中国生物在全国的血浆资源控制占比将超过30%,合计持有9个血液制品牌照。

  通过收购派林生物,国药集团旗下的中国生物将实现对天坛生物和派林生物两大头部企业的掌控,这有助于整合两家企业在采浆、生产、研发等方面的资源,形成协同效应。

  分析指出,国资主导的整合有着诸多优势,有助于优化行业资源配置,提升行业集中度,增强企业的规模效应和市场竞争力,保障国家在战略物资领域的安全和稳定供应。

  对于头部企业而言,通过整合能够进一步强化垄断地位,实现技术、研发、生产、销售等各环节的协同发展,推动行业向高质量、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迈进。

  在行业壁垒高筑、资源稀缺的背景下,“国家队” 的整合行动,无疑将推动血制品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重塑行业竞争格局,开启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未来,随着国资对血液制品行业整合的不断深入,国内血液制品行业的竞争格局还将持续发生变化。

  不过,收购也带来新的挑战。

  派林生物与天坛生物存在产品结构重叠问题,中国生物已承诺在五年内通过资产置换、出售或合资等方式解决同业竞争。

  如何平衡资源整合与业务协同,将是决定此次收购成效的关键。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上一篇:
高盛:上调网易-S(09999)2025-27年每股盈测2-3% 同时升目标价至252港元
下一篇:
上汽集团:聚焦支付与结算等关键环节 推动上下游企业资金高质高效流转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