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半年营收超万亿、净利润回升至52亿,大宗供应链五巨头最新业绩出炉!
发布时间:2025-09-15

  2025年过半,中国大宗供应链五巨头——物产中大、建发股份、厦门国贸、厦门象屿、浙商中拓,陆续亮出上半年成绩单。总营收1.02万亿元,同比微降3.8%;归母净利润52亿元,逆势增长6.1%,整体净利率仅0.52%。

  数字背后,不是简单的回升或下滑,而是一场剧烈的结构性分化:有人逆势增长,有人则持续承压。

  

  曾经历2024年集体滑坡的阴霾,2025上半年,部分企业已悄然反弹。物产中大稳中有进,厦门象屿强势突围,净利润双双实现两位数增长,展现出强劲的运营韧性与产业链纵深能力。而另一边,厦门国贸、浙商中拓却持续失速,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的两位数下探。同一市场,同一大宗周期,命运迥异。

  为何走出截然不同的曲线?答案藏在“精细化运营”的细节里。当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贸易利差持续收窄、资金成本上升,过去依赖“低买高卖+杠杆扩张”的粗放模式已难以为继,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市场考验。而真正具备产业链纵深布局、全球资源高效调配能力和强大风控体系的头部玩家,正开始收割结构性红利。

  01 物产中大:稳坐头把交椅,盈利韧性凸显

  2025年上半年,物产中大交出一份极具分量的答卷:营收2885.37亿元,同比下降1.92%;归母净利润达20.4亿元,同比大增29.65%。在外部环境动荡、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营收近乎企稳,利润强势跃升,不仅一举扭转2024年净利下滑14.88%的颓势,更在薄利时代凸显出罕见的盈利韧性。

  

  

  (物产中大2025上半年业绩,图源:雪球)

  拆解其业务版图,三大板块格局清晰:智慧供应链集成服务以2656.10亿元营收、92.05%的占比,继续扮演“压舱石”;高端制造贡献160.76亿元,金融服务带来68.51亿元,虽体量较小,但协同效应日益增强。

  

  (物产中大2025上半年业务收入构成,图源:雪球)

  02 建发股份:供应链占比扩大,营收和利润逐步恢复

  2025年上半年,建发股份加速战略重构:供应链运营业务收入达2678.45亿元,同比增长1.62%;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微降0.11%,总经营货量约1.03亿吨。数据看似平淡,却暗藏转折——相比2024年营收下滑14.23%、净利下滑11.33%的颓势,已显现出明确的企稳复苏信号。

  这一转变的背后,是果断的业务重塑。公司在房地产与家居商城等板块持续承压的背景下,全力押注供应链主业,加大消费品产业链的投入以及发力国际业务。上半年,供应链业务营收占比从去年同期的72.6%增至84.94%,权重进一步集中,战略聚焦愈发清晰。

  

  (图源:建发股份2025上半年财报)

  03 厦门国贸:经营压力持续加剧,营收净利双线承压

  2025年上半年,行业回暖信号初显,但厦门国贸的脚步依然沉重。

  营收1516.58亿元,同比下滑22.31%;净利润5.23亿元,暴跌37.62%——在物产中大、厦门象屿净利润逆势增长的对比下,这一数据显得格外刺眼。它不仅是五巨头中唯一一家营收净利双降的企业,更以最大跌幅揭示出其正经历发展模式重构的阵痛。

  

  

  (厦门国贸2025上半年业绩,图源:雪球)

  公司在半年报中坦承: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持续冲击供应链业务,部分品类规模被迫收缩。但压力之下,转型正在加速推进——从“追规模”转向“提质量”,主动砍除非核心业务,压缩低效板块,集中资源深耕铁矿石、铜、液体化工等品类,提升单品盈利能力与运营效率。

  同时,公司加快向上游资源端延伸,通过长协绑定、产业协同等方式,并积极布局高附加值产品线,试图构建更具韧性、掌控力和溢价能力的新型供应链生态。

  

  (图源:厦门国贸2025上半年财报)

  04 厦门象屿:货量与利润齐飞,利润增幅居五巨头之首

  2025年上半年,厦门象屿交出亮眼的一份成绩单:营收2039.48亿元,同比增长0.23%;归母净利润10.32亿元,同比大增32.48%——净利增幅高居行业首位,不仅跑赢同行,更在微利时代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与盈利韧性。

  

  

  (厦门象屿2025上半年业绩,图源:雪球)

  这份增长,源于结构性优化与运营效率的深度释放,核心支撑来自两大引擎:

  一、经营货量强势跃升,农产品与新能源成新增长极。上半年公司经营货量突破1.2亿吨,同比增长19.02%,彰显供应链网络的持续扩张能力。细分品类中,金属矿产稳中有进(+5.38%),能源化工(+42.84%)、农产品(+43.75%)与新能源材料(+45.53%)则呈现爆发式的货量增长,反映出公司在高成长赛道的前瞻布局正加速兑现。

  

  (图源:厦门象屿2025上半年财报)

  二、物流板块量利双增,铁路与综合物流成利润增长迅猛。大宗商品物流业务全面向好:综合物流营收34.42亿元(+16.39%),毛利3.51亿元(+31.11%);铁路物流营收14.47亿元(+20.75%),毛利暴增73.35%至0.63亿元,能效提升显著。尽管农产品物流毛利受成本影响下滑74.67%,但整体物流板块的盈利能力仍在显著增强。

  

  (图源:厦门象屿2025上半年财报)

  05 浙商中拓:增收不增利,盈利能力仍面临较大挑战

  2025年上半年,浙商中拓营收1071.64亿元,同比增长8.51%,增速高居五巨头之首,展现出强劲的业务扩张势头。但归母净利润仅2.07亿元,同比暴跌36.99%,与厦门国贸一同深陷困局。

  增收不增利背后,是业务结构深度调整与相关产业链周期波动的双重夹击。更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归母净利率从去年同期的0.33%下滑至0.19%,毛利率由1.26%骤降至0.78%。这两项核心指标已连续三年同比下滑,不仅创下自身新低,更在五巨头中垫底,暴露出其在风险控制与价值转化上的挑战。

  

  

  (浙商中拓2025上半年业绩,图源:雪球)

  从收入结构看,浙商中拓的的业务版图正在加速转型:

  黑色供应链收入601.5亿元,同比下降7.63%,占比从66%高位回落至56%,传统基本盘持续收缩;

  能源化工板块异军突起,收入达306.3亿元,同比暴增87.7%,占比从16.5%提升至28.6%,煤炭、油品等实物量显著增长,成为其重点发展的板块;

  再生资源供应链收入59.3亿元,同比下滑40.8%,占比从10.1%下降至5.5%。

  与此同时,国际化战略初见成效:国际业务营收达363亿元,同比增长30.5%,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33.9%,较去年同期扩大3.1个百分点,全球化布局正加速打开空间。

  

  (图源:浙商中拓2025上半年财报)

  从本质上看,大宗供应链是典型的“薄利多销+高周转”模式,其盈利来源于四大核心支柱:

  一是服务收益:围绕产业链提供采购、销售、加工、物流、供应链金融及信息咨询等全链条综合服务,获取服务性收入;

  二是交易收益:依托集中采购优势和专业化运营能力,在高效流转中赚取交易价差;

  三是产业金融:将金融服务深度嵌入贸易场景,通过资金融通、风险管理等环节获取服务收益;

  四是产业投资:在长期服务上下游的过程中识别优质资产,以投资等方式延伸价值链,捕获长期资本回报。

  但在2025年上半年“能源弱、贵金属强、金属分化、农产品温和”的复杂行情下,价格波动加剧叠加产业周期调整,使得传统“低买高卖”模式受到诸多挑战。

  在此背景下,行业龙头正加速从“贸易商”向“全链条产业服务商”跃迁:向上游抢资源,向中游延加工,向下游拓终端,构建全链条掌控力。未来,谁能在仓储物流、期现结合、跨境协同、数字化风控等环节构建壁垒,谁才能在这场“微利时代的耐力赛”中跑得更远。

上一篇:
方正电机越南布局初见成效,研发投入占比达10%持续加码新能源与新质生产力
下一篇:
我县赴粤农文旅招商推介收获满满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