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建发新兴投资董事长王文怀解码国资创投:专业化 市场化 使命感
发布时间:2025-09-14

  在中国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之中,国有资本如何既坚守使命,又保持市场化的灵活度?在国家战略与地方产业升级的交汇点上,如何把握前沿科技与产业生态的协同?带着这些问题,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建发新兴投资董事长王文怀。

  在近两个小时的采访中,王文怀反复强调专业化、市场化和使命感。在他看来,作为国资市场化投资主体,建发新兴投资不仅要在商业上证明做好创新能持续赚钱,更要在产业扶持、社会责任层面多做贡献。

  作为建发集团旗下的新兴产业投资平台,建发新兴投资已走过十余年发展之路,累计报表净利润超40亿元,并在半导体、创新药、具身智能等硬科技赛道不断前行,成为厦门国资市场化运作的重要样本之一。

  大方向上的市场化

  “我们不会受制于某一个很具体的细分产业,我们是国有资本,更重要的是深度理解国家战略和地方产业的发展方向。”王文怀开场即点明了建发新兴投资的基本定位。

  在他看来,国有资本的使命感决定了必须投向国家和地方发展急需的领域,而不是短期高利润的项目。

  这种逻辑让建发新兴投资既不同于政府引导基金,也与市场化民营机构有所区别。“我们是在清晰的大方向之上充分市场化运作,这就是我们最大的特点。”王文怀说。

  硬科技是建发新兴重点关注的赛道。在谈到硬科技领域的投资逻辑时,王文怀表示,投资不仅要看财务报表,还要敢于在技术、产品、人才层面下注。“真正的投资机构必须具备预判能力,否则就不是合格的投资机构。”

  “有的项目即便处于亏损阶段,我们也敢于投资,因为这是国家创新的基础设施发展方向。”他举例道,“康龙化成跟药明康德同属CRO和CDMO领域,现在已经跃迁到行业第二名。我们最早关注和投资康龙时,它还处于亏损阶段,但我们判断中国的创新药行业和创新药企将会崛起,CRO和CDMO属于基础设施,会促进中国创新药的快速发展,我们就愿意去投资,支持行业基础设施的发展。”

  架起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桥梁

  在谈到产业协同时,王文怀提出了三层结构:方向指引、合规底座、市场个体。

  在他看来,政府的职责是确立宏观方向和制度框架,而具体的执行可以交给多元化的市场主体。“中国市场足够大,只要满足国家的战略需求,就能获得相应的回报。”

  作为国资背景的投资平台,建发新兴投资在政府与市场之间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以无人驾驶为例,创业企业需要路权资源,地方政府关心安全和合规,建发新兴投资可以在政府与市场之间架起桥梁,这就是我们的价值。”王文怀说。

  谈及管理,王文怀的语言带有鲜明的闽南色彩:“我们的口号是‘爱拼才会赢’。”

  这种精神体现在建发新兴投资的投资与管理中:敢于尝试,允许失败,不惩罚探索。王文怀强调,公司鼓励年轻人“摸爬滚打”,因为创新本质上就是不断试错。

  在内部机制上,他对合规风险高度重视,但对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持包容态度,这种包容文化也使建发新兴投资能够不断支持新GP(普通合伙人)、新基金,保持活力。

  作为建发集团2014年着手布局的新领域,建发新兴投资成立以来,肩负着“双重任务”:一是通过持续多年的盈利闭环来证明自身的商业价值;二是通过深度洞察前沿科技创新与技术趋势,为集团其他业务板块的产业升级赋能。

  随着规模扩张,建发新兴投资的角色也在迭代。如今,它不仅是“信息提供者”,更主动推动集团产业板块与创业企业的合作。例如,探索养老、康复场景下的具身机器人,在社区配送环节应用机器人替代外卖员,这些新技术与集团的产业场景正在加速结合。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上海建发致新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发致新)。2019年,建发新兴投资将入股一家医疗器械创业企业的投资机会输送给建发集团,集团以并购的手法参与投资,并将建发集团旗下的医疗供应链板块分拆出来,合并到建发致新,利用集团的品牌与资金加持,推动建发致新快速成长。

  王文怀说:“这是双赢,创业团队保留股权和参与经营权,我们提供资本和资源,共同打造新模式。”

  在他看来,这种生态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我们愿意融入别人的生态圈,也欢迎别人进入我们的生态圈。投资需要开放的心态。”

  LP的短板与科创债的机遇

  “现在,市场上不缺资金、项目,GP数量其实是过剩的,最缺的是市场化LP(有限合伙人)。”王文怀直言。

  在他看来,创投链条中的资金方、LP、GP、项目、资本市场缺一不可,而中国市场的薄弱环节正是市场化LP。

  对此,他呼吁,把更多国有资本“释放出来”,成为市场化LP,支持跨区域的投资配置。

  谈及LP的资金来源,王文怀对科创债寄予厚望。他认为,有资信实力的LP应成为科创债主要的发债主体,以补充资金,提升对GP的配置能力。“我们累计发行科创债券超过60亿元,募集资金100%穿透投入科创领域。”

  不过,他也提醒,相比GP,LP更适合作为科创债发行主体。“GP是靠知识杠杆和认知赚钱,靠的是投资能力。”

上一篇:
“小米系”团队入局具身智能 灵足时代连融两轮 已供货近半国内整机厂商
下一篇:
长虹控股集团: 乘“智能经济”之势,以“AI+”战略抢滩产业新增长极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