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江苏盐城:向海逐绿,踏浪而兴,“蓝色动能”正澎湃!
发布时间:2025-09-12

  9月10日,江苏省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盐城召开。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在会上强调,要更好发挥海洋经济发展主力军作用,推动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作为江苏沿海城市之一,盐城正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聚焦科技创新和绿色低碳,加速发展海洋经济,打造江苏沿海经济带新兴“蓝色增长极”。

  高规格会议,指明向海发展路线

  在江苏省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指出,沿海地区一大批重大项目落地投产,多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为全省扛好挑大梁责任提供了有力支撑。

  会议评估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实施情况和去年以来全省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成效,并进一步部署了重点工作任务。

  盐城作为江苏沿海地理中心城市,拥有582公里海岸线和1.89万平方公里海域,所辖海域面积占全省54%,滩涂面积占全省70%,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赋予盐城向海图强的底气与使命。

  近年来,盐城先后获批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成为全国首批、全省首个碳达峰试点城市,建成了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滩涂风光电产业基地,海洋经济已逐步成为盐城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兴增长引擎,全市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约20%。

  当前,盐城正坚定不移向海逐绿、向新而行,坚持规划引领,高水平编制滨海港片区国土空间“1+6”详细规划,加快形成定位准确、功能互补的规划体系,积极集聚临港产业,加快建设海力海上风电装备制造、远景风储一体化等项目,持续做大海工装备产业,并依托海洋智算中心,聚焦大模型、数据安全等领域,加强数字经济企业引育。

  科技创新,驱动海洋产业高端化

  信长星在座谈会上强调,要更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聚焦有潜力、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加快集聚和培育壮大科技力量。

  盐城绿色低碳科创园不断集聚涉海科创资源,其中江苏沿海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中心获批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江苏海洋经济技术研究院投入运营,蓝色种业黄海实验室建设持续推进。

  目前,盐城全市累计建成海洋产业省级以上研发机构48家,组建涉海科研基地30余个,培育涉海高新技术企业121家。金风科技牵头的“国家能源海上风电重点实验室”入围第一批国家级“赛马争先”能源研发创新平台;全球最大功率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在中车盐城射阳基地下线……盐城的科技创新链正在不断延伸。

  

  盐城绿色低碳科创园。图片来源/登瀛观察

  在远景滨海风储一体化产业基地项目施工现场,吊车巨臂划破天空,主机车间的钢铁骨架已然成形。该项目满产后可实现年产200台(套)海上风机发电机组和2GWh磷酸铁锂储能产品。作为远景在海上大兆瓦机型时代的战略布局,该项目将深度参与滨海港零碳产业园“五化”行动,通过新型电网技术优势,共同打造绿色工业体系。

  在盐城滨海县,全国首家LNG冷能交换中心正在高效运转。这套年处理200万吨LNG、制冷功率为38兆瓦的冷能供应装置,通过长约2.3公里的冷能综合管廊,将冷能源源不断地传输到冻干果蔬、冷水养殖、冰雪乐园、海洋智算中心等项目。“LNG不仅可以作为燃料用于电厂发电,还能够提供大量冷能资源。”滨海城发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介绍,该中心通过技术将LNG冷能进行有效捕获、储存与转化,最终将其充分利用。

  港口建设,构建海河联运新格局

  2020年,盐城市整合大丰、射阳、滨海、响水4个沿海港区和5个内河港区,成立江苏盐城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构建“海河联运、港区协同”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5年来,盐城港“一港四区”建成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拥有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4个,其中5万吨级及以上13个、10万吨级及以上2个,开辟国内外航线63条,货物吞吐量跻身全国沿海港口20强。眼下,连申线黄响河至淮河入海水道段航道整治工程等一批重点工程正加快建设,江海河通达、公铁水联运的现代化物流新格局正加速形成。

  作为盐城港“一港四区”的重要增长极,滨海港区正依托资源禀赋,积极与国家电投煤电一体化、中国海油LNG等重大能源项目深度协同,全力构建起“港口+产业+能源”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2024年,滨海港区货物吞吐量突破1900万吨,同比增长6.8%。煤炭、矿石、风电设备等重点货种贡献率显著提升。

  在滨海港通用码头三期工程现场,数十名工人正操作各种工具进行施工,整个项目总投资约8亿元,共布置10万吨级通用泊位1个,设计通过能力为415万吨/年,港口发展成为盐城发展海洋经济的“硬核”支撑。

  

  盐城港响水港区。图片来源/今响水

  面向未来,盐城将继续坚定向海发展的战略方向,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绿色低碳为路径,不断延伸海洋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全力构建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随着一批批重大项目落地生根、一座座创新平台持续发力,盐城正以实际行动诠释“向海图强”的深刻内涵,努力走出一条经济与生态协调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上一篇:
沈晓明与中兴通讯董事长方榕会谈
下一篇:
恒丰银行普惠金融的特色化突围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