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行业竞争与产能过剩夹击 湖南工程机械向高端与海外突围
发布时间:2025-09-12

  工程机械产业是湖南13条重点产业链之一,长沙更是全国第一、世界第三的工程机械产业集聚地。

  拉长时间线看,工程机械产业周期性较强,当前面临激烈的行业竞争与行业产能过剩夹击。

  如何跨越“周期陷阱”,湖南工程机械产业发挥产业链优势,不断释放潜能,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随着货轮缓缓离岸,中联重科这款全球最高的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启航前往英国的布里斯托尔港。

  在4月举行的德国宝马展上,中联重科近70款智能化产品,吸引了全球客商的目光。

  中联重科副总裁 袁野:以土方机械为例,我们现在在中东的销量,包括在沙特、土耳其等等,居于行业的前列。

  在非洲等区域,今年来讲,增长也是大幅的超过了整个行业的平均水平。

  工程机械企业要摆脱对地产和基建的依赖,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向市场调结构,向新板块要增量。

  土方、高空、农业、矿山机械等新兴业务的营收之和,如今在中联重科总收入中占比接近一半。

  与此同时,今年一季度其与地产高度相关的营收占比已降至10%左右。

  而在三一集团,公司适应产业向绿的趋势,深度布局新能源,每生产10台工程机械就有3台是新能源产品。

  不久前,三一与宁德时代联合发布“砼行”电动搅拌车,实现“充电10分钟,再跑一趟活”的高效场景。

  三一集团泵路事业部营销公司总经理 王伟:我们对这款电动搅拌车的销量,还是比较乐观的,我们认为它能够覆盖更多的使用场景。

  上一轮行业低谷时,工程机械企业迈出了数字化转型第一步。

  以“要么翻身,要么翻船”的决心,三一集团完成所有传统工厂的智能制造升级,1.9万台设备实时在线接入。

  记者 向星华:这里是三一重工长沙18号工厂,也是全球重工行业的“灯塔工厂”。

  自动化、智能化作业场景,实现了每隔45分钟,就有一台混凝土泵车完成总装下线。

  三一已经投入超200亿元,在全球建成了46座 “灯塔工厂”,关键工序自动化率超过95%。

  今年初,工信部发布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湖南有4家工程机械企业站上“智能制造最高梯队”。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智能制造总部总监 卢阳光:未来我们要做到,我们会实现所有客户的订单,它可以在线上实时的跟踪,从物料的准备,到我们钢板进去的加工,到装配整个制造过程,客户都可以实时在线的去跟踪。

  虽然近年行情下行,但企业利润高涨。

  今年前七个月,三一的销售额增长了19%,达到858.1亿元。

  工程机械这轮周期,内冷外热。

  但在在西欧、北美等地区,不乏工程机械巨头,如何与卡特彼勒这样的百年名企争客户、抢市场。

  中联重科的答案是,全球本地化供应链体系。

  中联重科在英国、德国、韩国等地,新增投运了30多个网点、12个服务备件仓库。

  此外,中联重科德国工厂二期项目正式奠基,匈牙利高机智能工厂宣布落地。

  上半年,中联重科海外收入138.15亿元,同比增长15%。

  中联重科海外公司副总经理 刘坚强:我们德国有二期工厂的建设。

  投产以后,中联重科在欧洲的产能接近100亿,我们将成为欧洲本地化布局最完善的中国厂家,我们将成立欧洲以德国为中心的欧洲公司,全面覆盖欧洲市场。

  在铁建重工,变化之一就是,以前是国内做出好的产品销往国外,现在应对国际市场需求,就地适配研发。

  9月5日,一台直径12.49米的盾构机在铁建重工下线,这是铁建重工出口欧洲最大直径盾构机,将参建罗马尼亚隧道工程。

  为符合欧盟准入标准,设备集成了符合欧洲指令的通风、通信、供电等系统。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掘进机研究设计院副院长 张卫东:我们盾构机,现在能做到有人在设备上值守,无人操作这么一个水平。

  我们未来会走向更深的海底,要走向高原和深山,面向更复杂的地质条件,来定制化的开发这些产品。

  目前,铁建重工产品已累计出口意大利、瑞士、新加坡、沙特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风景”这边独好,2024 年,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实现营收2300亿元,核心指标连续15年位居全国第一

上一篇:
银行股回调倒车接人?9月6家银行股东增持 “上车”,董监高加入 “护盘”
下一篇: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网络交易监管跨区域合作协议签订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