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公园“长”出AI新城:武侯悦湖科技城“链”动百亿级产业集群
发布时间:2025-09-12

从“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再到我国首部AI领域的纲领性文件发布,近两年,“人工智能+”行动的推进力度持续加大。

作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以及全省人工智能主要承载地,成都自2022年开始就将人工智能作为全市重点产业链专班推进。2024年,该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和企业总数实现“双千突破”,近三年平均增长率32.5%。

同样实现三年而立的,还有悦湖科技城。作为成都首批4个人工智能特色产业园之一,悦湖科技城也是武侯区产业发展的主战场。

悦湖科技城规划馆(图据武侯发布)

竞速新赛道

构建“1+2”AI+产业生态圈

何以悦湖?近者悦,远者来。

刚刚过去的8月,悦湖空天技术验证中心签约,将成为汇聚创新资源、加速技术转化、培育产业生态的重要载体。这一平台也为武侯区在布局低轨卫星互联网产业集群、抢占商业航天产业新赛道方面提供了新的有力抓手。

更早之前,7月8日举行的中国移动产业投资生态企业武侯行投资推介会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上,武侯区集中签约16个产业化项目,其中7个项目落子悦湖科技城。

近半数的项目,砸向占武侯区面积不到5%的产业园区,是谋特色立园之举,也是谋聚势提能之策。其中,鹏瑞利AI+智慧康养产业园将引入智能护理机器人、远程诊疗系统,打造银发经济数字化范本;卡斯柯低空经济研究院将聚焦“低空+轨道”融合技术,研发AI低空管控平台;为辰信安计划围绕网络安全国家标准,打造网络安全测试中心。

竞速人工智能这一产业新赛道,核心区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的悦湖科技城,正以“悦湖智湾AI新城”为定位,构建“1+2”产业生态圈。“1”个核心,就是要聚焦人工智能产业;“2”大融合,则是延伸布局高端软件研发、关键战略材料两大支撑领域。

得益于鲜明的产业导向,今年以来,在武侯区“全员招商”工作部署下,悦湖科技中心高效整合政府、园区、企业多方资源,成功引入微言科技、归墟机器人、译讯创知塔、四川钧天智造等23家人工智能与软件信息产业链企业。

悦湖科技城(图据武侯发布)

提升硬实力

产业规划、营商环境齐发力

自2022年起步以来,悦湖科技城已吸引包括思维芯科技、铭艺科技等企业入驻,涵盖规模以上企业、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形成“头部企业引领+专精特新配套”的产业生态。

企业的青睐,源于两大关键因素,一是产业规划足够清晰,二是营商环境足够务实。

在彰显武侯特质、悦湖特色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模式中,悦湖科技城锚定“基础层-创新层-技术层-应用层”四大层级共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在基础层,悦湖科技城以智能算力、数据服务、软件研发平台服务等为支撑,强化AI应用端与机器人结构组件研发能力,构建创新、孵化、加速协同的产业生态圈;在创新层,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再到城市级应用场景,这里正构建一个完整的创新闭环;在技术层,悦湖科技城将布局载体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的概念验证中心、孵化器、加速器、公共技术平台等,着力打造西南地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创新核心引擎;在应用层,积极构建产业应用场景,引育“镇园之宝”。

在以务实为标签的营商环境中,政策支持体系、创新生态构建、金融与人才支撑均同向发力。

先看政策支持体系,市区联动构建起人工智能产业政策体系。市级层面,《成都市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高地若干政策》日前印发,8条、12款政策将为成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区级层面,《成都市武侯区关于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明确提出,支持人工智能、机器人企业创新发展、拓市场提能级。

再看创新生态构建,机器人创新中心呼之欲出。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社区示范场景,悦湖科技城计划携手百度飞桨等构建行业大模型,深耕智能化行业应用与传统行业智能化转型,打造具身智能创新平台,协同京东打造无人配送、毫末智行打造无人清扫等应用场景。

而在金融与人才支撑方面,作为成都首批发布的4个“样板”特色产业园之一,悦湖科技城主要聚焦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发展,武侯诸葛资本联合首钢基金设立——首锦武发基金,首期认缴规模5亿元,目标管理规模20亿元。《武侯区礼遇产业园区人才十条措施》则聚焦住房、交通、教育、医疗等急难愁盼事项,为“产业园区突出贡献人才”提供一揽子礼遇措施。

悦湖科技城核心区效果图(图据武侯发布)

解锁新优势

让“产城人”在公园里共生

通过政策扶持、平台搭建、生态培育、场景开放等多维发力,悦湖科技城正全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集群高地、高层次人才首选之地和汇聚中心。

作为成都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强链的核心承载地,悦湖科技城回答产业之问的同时,还面临“产城人”共生之问。

历经三年发展,这一区域的配套“大礼包”正一一解锁。

目前,300余亩的生态绿地已基本呈现。借助悦湖生态本底,悦湖科技城大力推进“绿色建筑、海绵城市”建设,全面构建集生态科普、低碳示范、滨水休闲功能为一体的活力园区,实现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共生。这也让其营商环境呈现出鲜明的产业导向性和生态协同性,产业澎湃的“创新引擎”与生态宜居的“城市绿肺”共促公园里“长”出新城。

随着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开启空载试运行,悦湖科技城距离“多轨联动、全域通达”的交通目标也更近一步。在交通优势上,该区域周边已规划形成5条轨道交通交汇覆盖的格局,轨交与路网协同发力,构建起“地下便捷、地面畅通”的高效交通体系。

此外,坐落于武侯区西翼的悦湖科技城,还位于多个产业功能区几何中心,北接青羊区总部经济功能区,西接双流区蛟龙工业港、温江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南接武侯区西部智谷&武侯新城、高新区金融城,东接主城区三环内、成都音乐文创园,贯通成都发展动脉。

在“政策赋能-生态协同-人才反哺”的正向循环中,悦湖科技城已建成超14万平方米载体空间,还将推出46万平方米新增载体,新增创新平台及院士工作站等标志性业态,为创新生态提供从研发到落地的全链条服务。

未来,悦湖科技城将通过构建“大尺度应用场景”,推动“大联合的协作模式”等,实现百亿级产业集群,努力建设全国示范的“人工智能+场景应用”核心地标,打造“西部具身智能产业高地、全国智能体产业发展先行区、全国数据产业创新发展高地”。(来源:武侯区委宣传部)

上一篇:
小米回应荣获“中国ESG50”
下一篇:
9度荣膺!工商银行再获《财资》“中国最佳私人银行”大奖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