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海尔智家占据“半壁江山”!2025年半年报披露完毕,青岛辖区64家境内上市企业营收净利“双增”
发布时间:2025-09-11

  截至8月31日,青岛辖区64家境内上市企业2025年半年报已经披露完毕。在这场“期中考”中,上市青企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青岛上市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3323.1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48%;实现归母净利润309.2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2%。其中,53家企业实现正收益,占据总数的82.81%。汽车领域企业集体“发力”,成长势头明显。

  营收合计3323.13亿元

  4家企业达“百亿元”级

  01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64家上市青企营业收入合计3323.1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48%。

  分企业来看,海尔智家继续“蝉联”营业收入第一名的宝座,也是唯一一家营业收入达到“千亿元”级的青企。海尔智家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为1564.94亿元,几乎占据上市青企营业收入总和的“半壁江山”,占比约为47.09%。

  近年来,“出海”正成为国内家电企业的必选项。在“出海”浪潮与新兴市场本土化等挑战交织的情况下,根据半年报,上半年,海尔智家海外市场收入以11.7%的增速领跑。此外,其国内市场收入增长8.8%。其中,卡萨帝品牌收入增长超过20%,Leader品牌收入增长超过15%。

  海信视像、青岛啤酒、赛轮轮胎3家企业紧随其后,营业收入超100亿元,分别为272.31亿元、204.91亿元、175.87亿元。国恩股份、青岛港、青岛银行、特锐德和青农商行在内的5家企业均位于50亿元至100亿元区间,营业收入分别为97.54亿元、94.34亿元、76.62亿元、62.56亿元和57.52亿元。汉缆股份、中创物流、海程邦达、森麒麟、澳柯玛、软控股份、百洋医药、利群股份、海联金汇、海利尔、青岛双星、东方铁塔、汇金通等13家企业依次排开,营业收入位于20亿元至50亿元区间。

  从增幅来看,*ST荣控涨幅最高,实现营业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507%。青达环保的营业收入则同比增长130.76%至11.86亿元。对于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原因,青达环保在2025年半年度报告中称,主要系炉渣节能环保处理系统和全负荷脱硝系统有较大幅度增长,另外新增光伏项目收入。

  上半年,冠中生态、国新健康、丰光精密、*ST荣控、泰德股份在内的5家青企的营业收入均未超过2亿元,在上市青企中排名靠后,分别实现营业收入0.53亿元、0.96亿元、1.01亿元、1.17亿元、1.9亿元。其中,冠中生态、国新健康、丰光精密的营业收入均出现同比下降,降幅分别为52.33%、30.47%、15.04%。

  超八成企业实现正收益

  7家归母净利润突破10亿元

  02

  上市青企盈利能力同样可圈可点。整体来看,上半年,64家上市青企合计实现盈利309.27亿元,较上年同期相比增长5.42%。53家企业实现正收益,占总体数量的82.81%。其中,7家青企的归母净利润突破10亿元,21家青企的归母净利润在1亿元以上。

  分企业来看,海尔智家以120.33亿元的归母净利润成为上半年“盈利王”,同比增幅达15.6%。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国内啤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共实现产量1904万千升,同比下滑0.3%。在这一背景下,青岛啤酒在产品销量、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方面均实现增长,归母净利润39.04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在上市青企中排名第二。5月7日,青岛啤酒发布《关于收购山东即墨黄酒厂有限公司100%股权的公告》,实现“黄酒配啤酒”的跨界布局。作为山东地区的传统品牌,即墨黄酒展现较强盈利能力与潜力。2024年即墨黄酒营业收入达1.66亿元,净利润达3047万元,同比增长38%,利于青岛啤酒开拓业绩新增长点。青岛银行、青岛港和青农商行位于归母净利润排行榜的第三名至第五名,规模均超过20亿元,分别为30.65亿元、28.42亿元和21.34亿元。

  分板块来看,汽车领域企业上半年集体“发力”,民营企业成长势头明显,贡献发展亮点。

  上半年,得益于推进“注塑模具-改性塑料”一体化业务布局,海泰科各项业务均取得积极进展,经营业绩迎来释放期,实现归母净利润0.36亿元,同比增长383.78%。同时,注塑模具业务的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84.05%。海联金汇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134.75%。三祥科技实现归母净利润0.39亿元,同比增长88.9%。此外,征和工业、建邦科技也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增幅分别为49.13%、27.18%。

  鼎信通讯亏损扩大至2.19亿元

  企业阶段性难题“突围”不易

  03

  从单个企业表现来看,上市青企半年报呈现“冰火两重天”特征,一边是龙头稳盘、黑马频现,一边是部分企业面临阶段性难题。

  同为汽车领域企业,赛轮轮胎、泰德股份、森麒麟在内的三家轮胎行业企业的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均出现下滑,同比降幅分别为14.9%、32.33%、37.64%。

  在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中,赛轮轮胎称,国际贸易壁垒、原材料价格波动及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导致公司归母净利润下降。“未来,公司将通过不断优化海外产能布局、加大高附加值产品推广力度等措施,以尽量减小相关因素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赛轮轮胎表示。虽然业绩出现下滑,但赛轮轮胎仍然计划进行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

  森麒麟表示,业绩分化主要源于成本压力与外部环境变化。一方面,原材料价格同比显著上涨,推动营业成本增长13.21%,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33.26%降至24.47%;另一方面,海外工厂产品售价承压。公司通过泰国、摩洛哥、中国的全球产能黄金三角布局应对贸易风险,但短期内盈利空间仍受挤压。

  上半年,鼎信通讯的亏损持续扩大,亏损额由去年同期的0.49亿元增长至2.19亿元。根据公开信息,鼎信通讯是一家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为主的企业。作为鼎信通讯的传统支柱,电力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业绩下滑。公司在半年报中表示,业绩下滑的首要原因即“公司受外部环境变化的不利影响,电力产品的销售收入较同期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而这一“外部环境变化”指的是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的双重“禁令”。2024年,鼎信通讯因存在涉嫌违规情形,先是被国家电网启动招标采购“熔断机制”,后又被南方电网采取市场禁入处理措施,处理期限长达15个月。

  受“禁令”影响,2024年起,鼎信通讯中标订单量出现萎缩。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15.0%和284.7%。对此,鼎信通讯表示,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减少主要受销售规模缩减影响;与此同时,经营性现金支出虽也同步下降,但降幅小于流入端,导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下降。对于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鼎信通信表示系偿还借款支付的现金增加。

  加大研发投入成高频词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74%

  04

  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数据,上半年,上市企业加快培育创新动能,全市场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同比增长3.27%,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近2个百分点;整体研发强度2.33%,同比小幅提升;全市场113家企业研发投入超10亿元,926家企业研发强度超10%。

  对于上市企业而言,研发投入是在产业变革中保持领先、赢得未来的核心抓手,“加大研发投入”也成为上市青企在2025年半年报中的高频词汇。

  海信视像表示,聚焦AI技术体系构建与全场景应用落地,通过全域高质量数据平台搭建、全模态大模型矩阵研发及智能体技术突破,持续完善AI技术架构,致力于推动全场景AI升级,重塑用户交互体验,实现从技术创新到场景价值的转化。上半年,海信视像研发费用投入12.1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1%,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的4.45%。

  赛轮轮胎表示,近年来,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研发战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构建起“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生态链,推动产品逐步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迭代升级。目前,赛轮轮胎已建立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钢胎、半钢胎及非公路轮胎技术研发体系。

  根据分析,青岛共有59家企业披露研发费用,今年上半年,累计106.22亿元用于研发,同比增长7.74%。其中,39家企业的研发投入超过去年同期,有13家企业研发费用突破1亿元。海尔智家、海信视像的研发费用均超10亿元,分别为57.9亿元、12.1亿元。

  总市值合计8036.33亿元

  青啤净资产收益率13.23%

  05

  截至2025年6月30日,64家上市青企的总市值合计8036.3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7487.56亿元,同比增长7.32%。其中,家企业市值超越2000亿元,16家企业市值在100亿元以上,26家企业市值在50亿元以上。

  海尔智家以2134.87亿元的市值居于榜首,这也是青岛唯一一家市值破千亿元的企业。青岛啤酒、青岛港、赛轮轮胎、惠城环保分别凭借798.72亿元、534.52亿元、431.4亿元、349.92亿元的市值表现,位列第二名至第五名。

  部分企业市值较低。64家上市青企中,中鲁B、*ST荣控、冠中生态、三祥科技、泰德股份的市值处于倒数后五位,分别为5.99亿元、12.41亿元、15.25亿元、17.75亿元、19.75亿元。

  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企业利用股东投入资本的获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高则代表盈利能力越强。

  具体来看,青岛啤酒的净资产收益率居于榜首,为13.23%;青达环保、海尔智家、赛轮轮胎的净资产收益率均高于8%,分别为10.84%、10.63%、9.14%。此外,建邦科技、百洋医药、伟隆股份、征和工业、青岛银行、国恩股份、云路股份、青岛港、德固特、青岛食品、中创物流、海泰新光、海利尔、东方铁塔、海信视像、海荣冷链、三祥科技和青农商行在内的18家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处于5%至8%的区间。

上一篇:
《大行》摩通:阿里推高德扫街榜是「超级应用」战略重要一步 料冲击美团「现金牛」的到店业务
下一篇:
营收净利双降不良率蝉联榜首,又收8725万年内金融业最大罚单,华夏银行“收官之年”如何收官?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