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息差下滑趋势出现分化 零售不良走高再引关注
发布时间:2025-09-11

  截至8月底,A股上市农商银行2025年半年报均已出炉。

  延续近两年的业绩表现,2025年上半年,尽管净息差呈现普遍走低的趋势,但10家A股上市农商银行归母净利润还是全部实现了同比增长;并且,在内外部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增加的背景下,10家机构资产质量仍整体改善。而与之前两年不同的是,今年上半年,部分上市农商银行净息差下滑幅度已有所收窄,同时,多数机构开始探索应对零售贷款增长降速和不良率上升的阶段性问题。

  部分机构净息差降幅收窄

  在全行业营收增速处在较低位的情况下,上半年,仍有两家上市农商银行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的两位数增长。

  其中,江阴农商银行业绩增幅领跑上市农商行。今年上半年,该行实现营收24.01亿元,归母净利润8.46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增幅分别为10.45%和16.63%。10家机构中,江阴农商银行的净息差水平之前仅次于常熟农商银行。今年前6个月,江阴农商银行净息差进一步以较快速度下滑22个基点,降至1.54%,带动其利息净收入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而该行的营收增长更多由非息收入拉升——特别是投资收益大幅增至8.82亿元,较去年上半年增长81.44%。常熟农商银行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则分别达到了10.1%和13.51%。下降0.13个百分点后,到6月底,常熟农商银行净息差仍保持在2.58%的行业内相对高位,这让该行在上半年取得了46.4亿元的利息净收入。在此基础上,该行抓住市场机会,积极开展了自营理财、代理黄金保险等中间业务,并择时开展债券等交易业务,推动非利息净收入提升57.26%至14.22亿元。

  非息收入确实能够为银行业绩补充韧性,不过,在利率下行和有效信贷需求尚待恢复背景下,努力保持净息差缓降,进而降低利息净收入受影响程度,仍是银行机构稳定业绩的“必答题”。

  在2023年和2024年,10家A股上市农商银行净息差都出现了较快下滑,年内至少都出现了0.1个百分点的降幅,最多的甚至在2023年下降了48BP。今年上半年,部分上市农商银行的净息差下滑速度放缓。

  比较明显的有瑞丰农商银行。相较于2023~2024两年间合计80个基点的降幅,今年上半年,瑞丰农商银行净息差只降低了0.08个百分点,至1.46%。在利息净收入和非利息净收入同比分别提升3.44%和4.99%的贡献下,瑞丰农商银行在今年上半年实现了22.59亿元的营收和8.9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3.91%和5.59%。2025年上半年,A股上市农商银行中净息差降幅最小的是重庆农商银行,较年初仅降低0.03个百分点,相较前两年合计40个基点的降幅已明显收窄。由此,该行利息净收入增幅达到10家机构最高的5.98%,即使受商户业务拓展成本提高影响而造成非利息净收入减少,该行仍取得了147.41亿元的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提升4.63%。

  不过,也有多家上市农商银行在今年上半年出现较大的净息差降幅。张家港农商银行和苏州农商银行净息差降幅分别有0.19个和0.16个百分点;上海农商银行和紫金农商银行在今年上半年的净息差降幅则都超过了其去年全年降幅,分别下降0.17和0.24个百分点。到6月末,10家机构中紫金农商银行的净息差水平最低,仅有1.18%。受此影响,上海农商银行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134.44亿元,同比下滑3.4%。此外,青岛农商银行虽然未出现利息净收入减少,但受非利息净收入等指标拖累,该行营收较去年上半年也降低了1.83%。

  近些年来记者跟踪发现,农商银行自2020年开始陆续呈现出净息差下行趋势;2023年以来,10家A股上市农商银行净息差也都进入下行区间。这些机构一直在努力应对息差下滑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前几年是通过“以量补价”的方式,近年来,调整业务结构、采取差异化定价方式以减缓息差下行作用在部分机构的业绩指标上显现出来。以重庆农商银行为例,其在今年上半年净息差下滑趋缓的主要原因是对付息成本的有效管控。半年报显示,该行充分发挥网点、人员及产品优势,拓宽存款来源,客户存款日均规模持续稳步增长;同时,进一步加强高付息存款限额管控,提升对不同类型客户差异化定价能力;此外,该行还积极调整负债结构,减少同业负债融资规模,进一步降低了整体负债成本。上半年,集团利息支出同比降幅为9.88%,明显高于同期2.47%的利息收入降幅,有效缓释了资产端价格下行压力。

  从更广范围看,在多数银行机构都尝试调优结构、增强定价能力、做强非息收入的情况下,减缓息差下行、营收增速下滑的最终效果取决于银行机构本身的业务基础、市场份额以及服务辖区的金融生态、信用环境等。今年上半年,有几家城商行甚至出现了净息差的上升回调。当然,更彻底的应对息差下行压力的方式还是像常熟农商银行一样,通过长期坚守支农支小定位、提升差异化竞争能力,构建自己的市场定位“护城河”。根据常熟农商银行2025年半年报,该行个人贷款在总贷款中占比54.2%,个人经营性贷款占比37.56%;单户授信1000万元及以下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户数达21.33万户,100万元以下贷款户数占比达93.99%;集团户均贷款仅44.08万元。以自身探索出的微金模式为基础,近年来,常熟农商银行在公司业务方面又重点发力了金融与非金融一体化服务,进一步巩固了其竞争优势。

  而对于大多数银行而言,能否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改变净息差下行趋势还有待探索和观察。不少业内人士已给出积极预期——在近日召开的多场业绩发布会上,多家上市银行高管在谈及对下半年息差走势的看法时认为,下半年虽仍面临压力,但降幅有望进一步收窄,部分银行预期净息差将边际趋稳。

  整体趋稳下零售贷款质量待改善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统计指标显示,今年二季度末,农商银行不良贷款率为2.77%,较2024年底降低了0.03个百分点。与行业趋势一致,A股上市农商银行的资产质量在今年上半年也实现了整体性优化。

  10家上市农商银行中,仅瑞丰农商银行不良贷款率较年初微升0.01个百分点,但仍以0.98%的水平保持在1%以内;其他9家银行不良率保持不变或略有改善。

  青岛农商银行不良率指标改善最为明显。今年上半年,青岛农商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了0.04个百分点,至1.75%;该行拨备覆盖率也保持在了250%左右,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常熟农商银行和重庆农商银行不良率均降低了0.01个百分点。前者资产质量仍在上市银行中保持领先水平,不良贷款率仅为0.76%,拨备覆盖率微调至489.53%。到今年6月底,仍有10家A股上市农商银行的不良率保持在1%以内。在此基础上,青岛农商银行、无锡农商银行、张家港农商银行的关注贷款占比有所降低,特别是无锡农商银行关注贷款占比仅有0.53%、张家港农商银行关注贷款占比降低了0.25个百分点,且多数A股上市农商银行的正常类贷款迁徙率和关注类贷款迁徙率也有所下调,资产质量整体向好、趋稳特征显著。

  不过很难忽视的是,零售贷款和个别领域资产业务不良率攀升问题仍较为突出,同时叠加零售业务增长相对乏力。

  重庆农商银行半年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集团公司贷款不良余额及不良率均较上年末实现双降,但受外部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部分个人客户收入不及预期等影响,零售贷款资产质量仍面临一定压力,相应的不良率从1.6%提升至2.04%。相较于公司贷款16.25%的增幅,重庆农商银行零售贷款余额同比仅增长了2.71%。青岛农商银行近几年都呈现公司贷款不良率高于个人贷款不良率的特征。而今年上半年,该行公司贷款不良率指标改善,个贷不良率从1.69%提高到了1.71%。资产质量领先同业的常熟农商银行也没有躲过这一问题。今年以来,该行企业贷款资产质量进一步优化,企业贷款不良率降至0.56%,个人贷款不良率则从0.94%升至1.02%。在信用卡不良率明显改善的情况下,该行个贷不良提升问题主要来自个人经营贷款业务。

  对此,在进一步强化风险管理的同时,上市农商银行已开始从贷款需求发掘、投放方式方面着手调整。

  在小微业务方面,重庆农商银行更充分地发挥线上线下优势,通过数据圈客推进精准服务。该行依托大数据分析,多维度筛选目标客群,形成潜在客户“白名单”,实现大数据智能“圈客”;在此基础上,深入推进全域网格化布局,通过系统平台将客户推送至分支机构或客户经理开展融资对接,实现“数字化”与“网格化”深度融合,打造“自上而下”业务模式,促进目标客户精准触达和高效转化。青岛农商银行也采取了类似的方式。该行深度融合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与“千村万户”走访活动,上线数智网格系统等数字化工具,累计走访客户达14.53万人次。常熟农商银行则是持续推进做小做散战略,形成乡区“精网微格”+城区网格“社区管家”的独特服务方式,同时聚焦存量客户,每季度全量走访,结合营销中台商机管理,分层分类、主动触达,进一步挖掘客户需求。

上一篇:
中兴通讯持续上涨超7% 机构看好其业绩或将保持稳健发展
下一篇:
白银有色上半年营收超440亿元,重点项目推进顺利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