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更换券商,二战IPO!年净利6000万
发布时间:2025-09-10

  2025年9月3日,上海鹰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鹰峰电子”)与国泰海通证券签署辅导协议,正式重启其IPO进程。

  这家主营电容、电感等被动元器件的企业,凭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绑定比亚迪、上汽等头部客户,年营收超14亿元。

  然而,其净利润从2023年的9965万元骤降至2024年的5843万元,毛利率持续下滑,且比亚迪贡献超30%营收,客户集中风险凸显。

  更戏剧性的是,公司首次IPO因"过度依赖单一客户"被监管问询,最终撤回申请。

  此次转战北交所,能否凭借"国产替代"故事赢得投资者青睐?在新能源行业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这场"二战IPO"或将考验市场对产业链二线玩家的耐心。

  鹰峰电子的成长与蜕变

  上海鹰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9月2日,法定代表人为洪英杰。

  公司前身以铝壳电阻器业务起步,早期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电力电子被动元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04年,公司通过ISO9001认证,并逐步拓展电抗器业务。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兴起,鹰峰电子敏锐地抓住了市场机遇,于2011年建立了新能源车间,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等领域。

  2013年,公司形成了七大车间生产体系,完成了从单一产品制造商向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并在电力电子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

  在股权结构方面,洪英杰是公司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根据公开资料,洪英杰直接持有公司36.88%的股份,并通过鹰创企管间接控制公司3.77%的表决权,合计控制公司40.65%的表决权。

  

  此外,上海理成贯晟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和上海紫槐股权投资基金中心(有限合伙)等也是公司的重要股东,这表明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也引入了外部投资。

  鹰峰电子的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2023年6月26日,公司首次向深交所创业板提交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然而,在经历了多轮问询后,2024年7月26日,因鹰峰电子及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深交所终止了其发行上市审核。

  此次IPO折戟,一方面暴露出公司在信息披露、财务规范性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监管层对拟上市企业质量的严格把控。

  首次IPO失败后,鹰峰电子并未放弃资本市场的梦想。2025年3月,公司转向新三板挂牌,公开转让说明书获得受理,并于同年6月获得全国股转系统批准上市。

  在新三板挂牌,为公司提供了一个新的融资平台,也为其后续的IPO重启积累了经验和市场认可度。

  2025年9月3日,鹰峰电子与国泰海通证券签署辅导协议,正式重启IPO进程,此次选择国泰海通证券作为新的保荐机构,也预示着公司在战略和合规方面将有新的调整和提升,力求在“二战”IPO中取得成功。

  营收增长与利润波动:

  比亚迪的“双刃剑”

  鹰峰电子主要从事电容、电感、母排、电阻等被动元器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其核心产品在耐高温、耐高压、大电流、低噪音、低杂散参数等方面性能突出,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工业自动化等电力电子领域。

  公司的商业模式主要围绕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和销售,通过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被动元器件产品,与下游知名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公司在上海和安徽建立了研发和生产基地,是国内少数在电容、电感和母排三大产品线均实现大规模量产的企业。

  从财务数据来看,鹰峰电子在报告期内实现了营收的持续增长,但净利润存在一定波动。2022年度、2023年度及2024年1-9月,公司确认的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4.82亿元、13.96亿元及12.32亿元。

  其中,新能源汽车产品是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3.70%、56.85%以及58.76%。这充分体现了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深耕和市场优势。

  然而,公司对主要客户的依赖度较高,尤其是对比亚迪的销售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较高。2022年度、2023年度及2024年1-9月,来自于比亚迪的销售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3.11%、32.62%和31.39%。

  此外,公司来自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1.74%、52.85%和54.00%。

  这种客户集中度较高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司的经营风险。

  在盈利能力方面,根据公司已披露的最近2年财务数据,公司2023年度、2024年度经审计的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者为计算依据)分别为9,965.32万元和5,843.52万元。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8.53亿元,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010.95万元。

  净利润的波动,尤其是2024年度的下滑,可能与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研发投入增加以及比亚迪的采购模式变化等因素有关。有分析指出,比亚迪半年竞价一次的采购模式,可能对鹰峰电子的毛利率产生较大影响,导致“增收不增利”甚至“增收减利”的现象。这对于公司未来持续盈利能力和估值都提出了挑战。

  被动元器件:

  新能源浪潮下的机遇与挑战

  被动元器件是电子电路的基石,主要由电容器、电感器和电阻器构成,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航天军工等领域。

  随着全球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储能等新兴产业的崛起,被动元器件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根据电子元件协会(ECIA)数据,全球被动元件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281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346亿美元,2023年达到363亿美元,预计2027年将提升至428.2亿美元。

  另有预测显示,2024年至2030年全球被动元件市场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5.49%,2030年市场规模预估将达到508.9亿美元。

  在被动元器件市场中,电容器是最大的细分市场。从地区来看,中国市场在全球被动元器件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行业景气度与下游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储能等行业景气度密切相关。若新能源行业发展出现阶段性调整,将直接影响被动元器件行业。

  在中国大陆,随着新能源汽车、5G通信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被动元器件的国产替代需求日益旺盛。

  许多国内企业正积极布局高端被动元器件市场,力求打破国外厂商的垄断。

  例如,风华高科、三环集团等在国内市场具有一定影响力。这些公司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性能、拓展应用领域,逐步提升自身竞争力。

  在资本市场方面,一些被动元器件企业已成功上市,如风华高科(000636.SZ),其市值反映了市场对其在国产替代和新兴应用领域前景的预期。

  此外,近期也有一些被动元器件相关企业尝试IPO,但并非所有都能顺利通过审核,例如深蕾科技曾撤回深主板IPO申请,其分销产品中也包含被动元器件。

  这表明,尽管行业前景广阔,但上市审核依然严格,对企业的技术实力、财务状况、合规性以及市场竞争力都有较高要求。

  鹰峰电子作为国内电力电子被动元器件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其产品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

  然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客户集中度等挑战,公司需要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风险控制方面持续发力,才能在“二战”IPO中脱颖而出,并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上一篇:
奇瑞,长舒一口气
下一篇:
短剧行业动态:顶级影视军团入场,重构精品化竞争生态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