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从“挤牙膏”到“慷慨堆料”,苹果新iPhone如何应对小米、华为竞争?
发布时间:2025-09-10

  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1点,苹果正式发布了iPhone 17系列智能手机。

  值得注意的是,其呈现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产品策略,一改多年来被用户调侃的“挤牙膏”式升级,转向大幅提升硬件配置的“慷慨堆料”模式。

  这一转变被业界视为苹果应对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激烈竞争,特别是来自中国高端品牌华为和小米持续压力的直接体现。

  在新系列中,苹果首次为所有机型配备120Hz ProMotion自适应刷新率屏幕,标志着iPhone非Pro机型终于告别60Hz刷新率限制。

  更高端的iPhone 17 Air以5.6毫米的厚度成为迄今最薄的iPhone,全面转向双eSIM设计(国行首批支持中国联通),并改用了增强的石墨散热材料。

  这些升级显示出苹果试图通过提升核心硬件体验来强化产品吸引力。

  这一战略调整背后是中国市场格局的深刻变化。

  华为凭借自主研发的芯片和高端折叠屏机型回归市场,其于9月4日发布的三折叠手机Mate XTs非凡大师成功吸引了高端用户关注。

  小米则采取了更为激进的旗舰策略,将小米16的发布提前,与苹果新机形成正面竞争。

  据爆料,该机型有望搭载高通下一代旗舰平台,并可能配备7000mAh大电池及100W快充等顶级硬件,参数层面展现出极强竞争力。

  小米澎湃OS 3亦初步实现了与苹果设备在文件传输、通话接力等基础层面的互联互通,直接瞄准苹果用户群体。

  根据IDC的报告,2024年苹果以18.7%的市场份额位居榜首,但其出货量同比下滑0.9%;三星以18.0%的份额位列第二,出货量同比下降1.4%;小米则以13.6%的份额排名第三,并且其出货量同比增长了15.4%,成为前五大厂商中增长最快的品牌。

  然而,在中国市场,竞争格局呈现动态变化。

  IDC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华为以18.1%的份额重夺中国市场第一,苹果则以13.9%的份额位列第五。

  需要注意的是,在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曾凭借国家补贴政策及渠道优化,以18.6%的市场份额时隔十年重回中国首位。

  这些数据表明,苹果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依然稳固,但其在中国市场正面临华为和小米等本土品牌的强劲挑战。

  面对竞争,苹果的供应链策略也在调整。

  中国供应商在苹果产业链中的角色进一步深化。

  京东方为iPhone 17系列供应OLED显示屏,据行业分析机构预估,其年内出货量有望达到500万片。

  组件供应商如万祥科技也为iPhone的散热及结构模块提供关键支持。

  这些合作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为苹果更快速地实现技术落地和产能爬坡提供了可能。

  苹果从“挤牙膏”到“堆料”的转变,甚至在产品策略上呈现出明显的"小米化"趋势,反映了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性质的改变。

  硬件创新和生态互联正在成为头部厂商竞争的关键维度。

  苹果正在调整其长期产品节奏,以更积极的态度应对市场挑战,这将可能重塑未来高端手机市场的竞争格局。

  本文为福布斯中文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系wechat@forbeschina.com

上一篇:
常州经开区:数实融合 从生产线看制造“风景线”
下一篇:
总投资20亿元 北部新城水产预制菜产业园有序推进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