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近百家跨国公司主动赴约 在全球商机涌动的厦门收获惊喜
发布时间:2025-09-10

  没有遥远的台上台下,转身就能交流商机;不必刻意邀请,近百家跨国公司主动赴约聚首;不是初次相逢,多家企业带着多年深耕故事来续缘——本届投洽会,“邻桌对接”的巧思、“全球巨头”的热度、“老友深耕”的诚意,把跨国合作的大命题写成充满信任和感动的“缘分故事”。

  “邻桌缘” 一张长桌拼出跨越地域的商机 长桌两端6个席位,一边是带着全球资源的跨国公司,一边是怀揣本土机遇的招商机构与企业代表——这是西卡(中国)公司总裁张烨炯首次体验投洽会“精准对接场”。

  张烨炯参加的是9月9日举办的跨国公司对接活动。

  他在前排嘉宾席就座,他的团队成员分坐在后方的长桌两侧。

  没有远距离的台上台下,转身即可递出名片,俯身就能交流方案,这让参会者直观感受到“邻桌即机遇”的高效。

  阮丽芹是厦门企业光莆股份海外板块负责人,她告诉记者,公司一项重要业务是智能家居。

  9日,她早早来到会场,在长桌前收获“惊喜配对”——主办方将他们与宜家挨在一起。

  她说:“我们的智能家居传感器,正需要进入更贴近消费者的零售场景。

  ” 拜耳中国公共与政府事务高级总监白晨曦第一次参加投洽会,主办方把同样从事医疗产业的建发医药安排在她的邻座。

  白晨曦告诉记者,她之前还没有和厦门的医药企业接触过,希望通过活动擦出火花。

  这场原计划面向厦门本地企业的对接活动,吸引力早已溢出地域:安徽、浙江等地的招商机构负责人闻讯赶来,即便没有预留座位,也甘愿站在后排专注聆听、伺机交流。

  据主办方介绍,共有40余家跨国公司、80余人到场对接,一张长桌拼出的不仅是近距离,更是跨越地域、链接产业的真商机。

  “聚首缘” 近百家跨国公司赴约寻求机遇 投洽会开幕前,“赴约名单”已足够亮眼——近百家跨国公司已经早早确认参会。

  这几天,沙特阿美、嘉吉、GE医疗、采埃孚、法国电力、力拓、ABB、卡夫等国际行业巨头的高管身影,密集出现在大会各类主题会议、对接活动中。

  一场全球大企业的“聚首”,开启新缘分。

  对这些跨国公司而言,投洽会不仅是信息交流的平台,更是“见客户、会同行”的精准场域。

  在本届投洽会上,全球最大的粮食企业嘉吉聚焦农业供应链,展示其贯通上、中、下游的全链协同实践。

  其展位背后恰是中国最大粮食企业中粮集团,无需多走几步,转头就能与熟悉的同行交流。

  “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如今已是跨国公司的共识。

  深耕中国45年的采埃孚,客户结构早已改写:从早年以国际车企为主,变为65%-70%是本土车企。

  “竞争是现实,合作是必然。

  ”采埃孚中国总裁、亚太运营总裁汪润怡直言,眼下正与本土车企联合开发系统,也直面本土供应商竞争,“我们要和中国企业一起,推着产业链协同向前走。

  ” “中国持续扩大开放的决心不变,14亿人的超大规模市场,就是企业生长的沃土。

  ”与汪润怡同台交流的赛力斯集团总裁张正萍感同身受。

  这家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早已跳出早期“交钥匙”的简单合作,转而与外资企业联合开发智能电动汽车,共建试验中心攻克技术难关。

  从能源领域的沙特阿美、法国电力,到农业巨头嘉吉,再到高端制造领域的采埃孚、ABB,近百家跨国公司的聚首,让投洽会成为全球产业资源的“交汇点”——在这里,巨头们既找得到深耕本土的合作伙伴,也碰得上产业链上下游的同行伙伴,每一次会场内的驻足交谈、展位前的偶遇交流,都可能孕育出跨越国界的合作新机遇。

  “续前缘” “老朋友”传递对中国市场的长期信心 “虽然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九八’投洽会,但西卡与厦门的缘分早已结下。

  ”西卡(中国)公司总裁张烨炯面对记者时,话语里满是对这座城市的熟悉。

  作为总部位于瑞士、中国总部扎根苏州的全球知名材料企业,西卡的业务版图早已深度融入厦门的城市发展脉络——从参与厦门国际会展中心的建设,到如今全身心投入翔安区的基建项目,其密封、粘接、结构加固等核心材料,正为厦门新机场、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国际博览中心等城市新地标提供坚实支撑。

  在本届投洽会上,像西卡这样带着“厦门故事”而来的跨国公司不在少数。

  林德、施耐德电气等深耕本地多年的公司纷纷参会参展,以实际行动传递对中国市场、对厦门发展的长期信心。

  施耐德电气与厦门的“续缘”之路具有代表性。

  “作为深耕中国30余年的参与者,我们始终将中国视作全球第二大市场、最重要的供应链基地和四大研发基地之一,而厦门正是我们把握制造业变革机遇的核心战略支点。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中压及服务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徐韶峰说。

  自2005年落户以来,施耐德电气在厦门逐步搭建起覆盖创新研发、生产制造的完整体系,让这里成为服务区域产业升级、链接全球市场的关键窗口。

  如今,“缘分”迎来新的升级——明年一季度,占地超14万平方米、规模较原有工厂翻倍的施耐德电气厦门工业园将正式落成。

  这座集“全球中压研发中心、制造中心、供应链基地”三重职能于一体的园区,不仅将成为施耐德电气全球最大的中压生产基地,未来产出的产品还将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让“厦门智造”的力量走向世界。

  “产业转型从不是‘单打独斗’,我们在厦门的发展,离不开与本地伙伴的同行。

  ”徐韶峰接着说,在厦门,公司与紫金矿业合作,用中低压电气产品帮助提升生产与能源管理效率;与厦门火炬集团联手,共同推进绿色低碳园区建设;还和厦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等高校搭建产学研平台,既培养数字化人才,也联合攻关微纳技术、新材料等前沿领域。

  (厦门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海军) 原标题:近百家跨国公司主动赴约 在全球商机涌动的厦门收获惊喜 责任编辑:方迪

上一篇:
圆通与南光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下一篇:
高端座驾成各省移动名片 在投洽会观察汽车产业趋势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