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让“沉睡资源”活起来、用起来,江苏开展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工作
发布时间:2025-09-10

  数据资产可直接变现为新的收入来源!今年5月,江苏省财政厅印发《江苏省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自2025年起至2026年底,分领域选取20家试点单位,聚焦数据资产台账编制及登记、授权运营、收益分配、交易流通等重点环节,探索全过程管理有效路径。

  近日,江苏省财政厅先后组织试点单位参与财政部数据资产登记指南、数据资产分类与代码两个标准意见征询,制定印发我省《企业数据资源入表指南》。那么,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数据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其资产化管理将如何赋能各领域发展?实践中又将面临哪些现实挑战?未来应怎样构建长效机制充分释放数据潜能?

  激活资源价值,多领域转化成效彰显

  数据资产是指特定主体合法拥有或者控制的,能进行货币计量,且能带来经济利益或社会效益的数据资源。早在去年,江苏部分地区就已先行先试,就数据资产相关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数据资产不仅可以作为部门、单位和企业的重要资产进行管理和利用,还可以通过交易、融资等方式提供资金支持,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期,我们通过苏州文投集团对博物馆文物——清代年轻妇女的装饰用品《白色缎绣动物花卉纹瓣形云肩》进行数字采集,并授权苏州龙泉禧礼使用。他们对采集的文物数据进行色彩、结构、纹样、工艺等多维度的设计解读,衍生制作很多文创产品,将千年云肩转化为新中式生活美学。”苏州丝绸博物馆馆长钱兆悦告诉记者。

  苏州市财政局介绍,苏州文投集团通过取得苏州丝绸博物馆独家授权,对馆藏文物及近现代丝绸样本进行数字化转化,将无序、分散的原始数据通过采集、清洗、标注、分析等手段转化为有序、有价值、可供分析和应用的数据资源,打造数据产品“苏州丝绸纹样数据库”, 2024年完成江苏省内首单文化国企数据产品场内交易。据了解,交易金额按使用文物等级、纹样数量和时间分一次性授权金和销售分成,可达几万至几十万不等。目前“苏州丝绸纹样数据库”已实现产业化,在新中式服饰、网络游戏等领域授权使用,并形成了一批文化创意产品和跨界联名产品。

  除了文化领域的数据资产实现价值转化,在金融服务领域,数据资产也正发挥着破解行业难题的重要作用。江苏省数据集团联合征信公司,依托江苏省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基于人社数据,打造公共数据产品“苏社分”,已在江苏省数据交易所挂牌并在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及江苏银行三家金融机构开展试用。据介绍,“苏社分”将社保、就业等数据转化为“信用评分”,助力金融机构精准掌握授信主体信用状况。截至今年6月底,三家试点机构基于“苏社分”产品累计授信19.98亿元,成效显著。这一创新实践打破了传统金融风控过度依赖抵押担保的局限,将公共数据的信用价值转化为普惠金融动能,实现了“信用变资本”的突破性进展。

  制度实践协同推进,挑战依然不容忽视

  目前,全省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正稳步推进,围绕基础制度的系统搭建、跨部门联动协作机制的创新实践等领域,不断取得富有建设性的进展。

  无锡市牵头编写发布《数据资产登记》等3项团体标准,开发“数据资产管理平台”,提供用户管理、数据资产立项、合规审查和报告、财务入表、统计等相关功能。扬州市全方位构建数据资产管理制度体系,明确数据资产登记、交易等规则,为数据资产试点工作打下基础。苏州市财政局会同市数据局科学设置职责分工,深入探索特色数据资源在文化旅游、城市治理、交通运输、现代农业、金融服务、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应用场景。江苏省数据集团作为省级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主体,围绕金融服务、城市治理、气象服务、绿色低碳、医疗保障、高质量数据集等6个领域开展了8个批次的主体征集,目前累计招引34家开发主体,共发布60个公共数据产品,同步登记上架省数据交易所,有效推进公共数据的价值化。

  在推进过程中,数据资产管理领域也面临着一些棘手难题,制约了数据要素价值潜力的充分释放。

  苏州大学围绕“数据资源化、资产化、价值化”目标,已初步完成数据治理,共梳理30多个二级部门的数据资源目录,包含6个数据类,涉及数据表500多张、数据近2亿条。“学校拥有海量数据资源,涵盖教学、科研、管理等多个领域,但由于缺乏科学的数据资产价值评估模型和筛选指标体系,难以全面、准确地判断哪些数据适合投入运营,未来收益较难预估。后续将联合数据资产领域的专家和行业机构,探索涵盖数据完整性、时效性、稀缺性、安全合规性等维度的评估模型和指标体系,推动数据资产从资源沉淀向价值创造转化”。苏州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处处长陈中华分析说。

  成熟的交易流通市场是数据资产发展的重要支撑。2025年以前,我省数据交易机构总体仍处于摸索阶段,多为撮合类业务的服务商,在数据确权、定价、交易等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机制设计等方面缺乏经验,数据交易过程中存在数据来源不稳定、数据用途不可控等问题,导致数据资产交易流通不够活跃,价值变现能力受限。

  构建长效机制,畅通价值释放路径

  2025年1月,在整合省内存量数据交易所基础上,江苏省数据交易所组建成立,按照全省“一个数据交易所、一套交易制度体系、一个交易平台系统”的原则,构建起全省一体化数据交易体系。截至2025年8月底,江苏省数据交易所已入驻1800余家数商、400余家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登记上架近4000个数据产品。2025年6月,江苏首单金融数据产品场内交易在省数交所落地,南京银行采购江苏省数据集团联合征信公司的“企业划型”数据产品。据了解,该产品依托联合征信公司依法归集的企业信用信息,旨在提升客户分层管理、精准营销及合规数据报送等业务的效率和精度。

  “未来,省数据集团联合征信公司将携手更多金融机构,深挖数据价值,在保障数据安全合规前提下,打造更多贴合市场需求的数据产品,为全省数字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联合征信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省财政厅将加快推进数据资产试点相关工作,强化数据质量评估支撑,研究细化数据资源成本归集范围、资本化条件及摊销规则,组织专家提炼全流程操作指引,支持行政事业单位、企业稳妥推进数据资产入账入表,积极探索数据资产开发利用与价值转化路径,实现资产效能系统提升。

上一篇:
组件+储能双料Tier 1!天合光能入选标普全球首届Tier 1榜单
下一篇:
携手共建绿色未来:“绿色经济及工业化:破技术壁垒·链循环未来”对话会在厦门成功举办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