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奋进中国核电人李军红:与核岛同呼吸
发布时间:2025-09-10

  

  盛夏的三门湾,空气黏稠得仿佛凝固。汽轮机厂房的轰鸣声包裹着一切,温度计直抵摄氏38度。李军红的工装早已被汗水浸透,紧贴在背上。安全帽帽带勒在下颌,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热气。脚下的防砸鞋踏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回响。他已经在这条固定巡检线上行走了三个多小时,检查是否存在跑冒滴漏、异常振动等。

  平时常说,运行人员应该坚持高标准。这个时候又该如何?夏日高温下的李军红没有松懈,只是比平时花费了更多时间和精力。

  作为三门核电有限公司运行一处资深员工,李军红的履历上记满了“全国技术能手”“中核集团青年岗位能手”等沉甸甸的荣誉。从2012年入职至今,他在这片钢铁森林中留下了无数脚印。

  

  

  工作意义是自我实现

  李军红与核电的缘分,始于大学时代的中核集团首届联合培养班。大三那年,他曾到核电现场实地参观,彼时的理解简单直接:“将来就是‘开’反应堆的。”

  真正穿上三门核电的工装,站在轰鸣的设备之间,那份模糊终被现实澄清。“我正参与一项了不起的工程!”李军红至今还记得当时那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他像一块海绵,拼命吸收知识,进步飞快。然而,远离家乡的陌生感,让初来乍到的李军红总觉得脚下有些虚浮,“对工作的地方,那时是没有归属感的。”

  归属感的种子,播撒在运行值成立后那些并肩奋斗的日夜。网控楼清晨交接班间隙,他和同事挤在厂房窗口,看着晨光一点一点染红远处巨大的安全壳。上夜班时,疲惫却兴奋,几个人拿着复杂的系统流程图,沿着迷宫般的管道廊架寻找目标设备。正是在这些共同学习争论、分享经验、畅谈理想的碎片时光里,李军红感到自己“像一颗螺丝,终于拧紧在这座庞大机器的某个位置”。

  日复一日,技能在实践中无声淬炼。执行隔离操作时,李军红能快速定位阀门,现场操作时能规范执行,岗位授权考试中更是名列前茅。

  从2012到2025,13载春秋坚守倒班一线,李军红亲历了两台机组从调试到商运、再到一次次换料大修的全过程。在一次大修中,他受任大修值小组负责人。从密密麻麻的工作准备清单,到人员安排的精确调度,再到现场执行的严格把控,最后总结得失,他第一次感受到了肩上那份沉甸甸的“通盘考虑”的责任。

  “最初觉得工作就是饭碗,是生存的保障,”李军红回顾着这段旅程,“后来发现,真正驱动我的是学习和成长本身,是与团队共同进步,是看着自己微小的努力汇入三门核电安全稳定运行中。每项重要任务‘功成有我’。这份参与感,让我找到了工作的意义——它最终指向的是自我实现。”

  

  

  “有他在,就感到踏实”

  “在运行领域,‘主人翁意识’不是口号,就是‘责任’二字。”李军红的语气带着运行人员特有的务实。担任大修值小组负责人期间,他负责的一项关键试验涉及20多个阀门,需要不同执行窗口。多少次下夜班的清晨,身体极度渴望休息,但一旦窗口合适,他便决定先把试验做完——若是错过眼下的机会,可能影响到其他项目。

  质量,是比及时性更重的砝码。即便是李军红这样的技术能手,也曾直面过失误。“有两件事,像两根刺,一直扎在我心里。”他坦言,“一次是现场培训时,精神不集中,没看到隔离牌就操作了;另一次,是亲眼目睹取照考试的同事走错设备间隔。”这两次看似微小的人因失误,发生在职业生涯初期,却已警钟长鸣。“从那以后,很多规程知识,从‘要我记’变成了‘我要懂’‘我要用’。”李军红说。

  对责任的敬畏,更根植于对核安全的认识。1号机组装料前,一些运行工作在李军红眼里还带着点“普通体力活”的色彩。随着工作日渐深入,他对核的特殊性认识愈发清晰:“运行人员要守好核安全这道防线。它不仅关乎自己,更关乎身后万家灯火的安宁,怎能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这份如履薄冰的警惕,让李军红练就了对异常近乎本能的敏感。单位运行基本功教材里选取了3个典型隐患发现案例,主角都是李军红。连续三年绩效考核优秀和多次安全生产相关嘉奖,是他高度责任感和专业能力的无声注脚。

  “有他在,就感到踏实。”这是同事给李军红的评价,也是运行群体对他专业素养与责任担当的高度认可。

  

  

  点亮后来者的灯

  除了日常运行,李军红还肩负着运行值兼职培训工程师职责,为新晋操纵员和值班员“传道授业解惑”。

  “自己做不到,怎么要求别人?”这是李军红为师的信条。“带徒弟,每一句话、每一个操作细节,都会被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变成他们未来的标准。‘不能一开始就带错路’。”他眼神里透着严肃。

  近几年,三门核电迎来大批新鲜血液。李军红渴望将自己总结的高标准行为规范连同“核安全高于一切”理念传承下去。

  今年8月初,值里新来了一名操纵员。夜班执行安全壳空气过滤系统(VFS)排风过滤机组电加热器定期试验时,这位新手遇到了麻烦。控制台屏幕上并列显示着两个操作窗口,闪烁着相似的参数。为确保操作绝对准确,他暂停了动作,向李军红请示复核。李军红闻声走近,目光迅速扫过屏幕。他没有直接点破,而是引导道:“你看规程下一步——是不是要求把定值设定到100%?”见对方点头,李军红伸手指向右侧窗口的一个特定输入框:“只有这个窗口有这个定值的输入权限。手动切换,我们选右边这个。”

  月中,李军红指导一名年轻的值班员测量保护压板对地电压。“看这里,”他指着测量点,声音盖过设备的嗡鸣,“这就是保护压板的下端,测量时万用表的一端要与这个端口可靠接触。”值班员紧张地点点头,小心翼翼地操作着。李军红退后半步观察,目光锐利。接着,他演示了操作保护压板的规范流程,每一个动作都干净利落,同时讲解着背后的原理:“保护压板类似开关,投入时必须确认两端均做到可靠插入。”

  月底,刚下早班的李军红顾不上休息,便带着值里8名值班员赶赴现场学习,“22日就是咱们值的回炉强化培训了,”他边走边说,“今天提前踩点,把那些关键设备——泵、阀门、各种柴油机……都过一遍,在现场讲,比图纸上清楚。”他们依次穿过备用柴油发电机房、辅助柴油发电机房、柴油消防泵房,最后扎进汽机房里。每到一处,李军红便停下脚步,手指精准地指向设备的关键部位,细致讲解。年轻的值班员围拢着,不时抛出疑问。图纸上的符号和线条,在钢铁与管道的实体对照下变得鲜活起来。

  “运行工作没有顿悟,只有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坚持和坚守。”李军红告诫新人。

上一篇:
第七届“丝路海运”国际合作论坛:激发“数智绿动”新活力
下一篇:
美元债异动|中国石化集团SINOPE 5.375 10/17/43价格下跌1.037%,报105.314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