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回购增持双升温,传递市场积极信号
发布时间:2025-09-09

  近期,在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热情不减。Wind数据显示,仅9月5日就有24家公司发布股票回购相关进展。此外,不少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积极增持,其中不乏行业龙头企业的身影。业内人士认为,上市公司纷纷推出回购方案,不仅为市场注入动力,更彰显出企业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具体来看,9月5日,有包括用友网络、永安期货在内的24家公司发布股票回购相关进展。其中,湖南白银首次披露股票回购预案,拟回购股票金额不超过1.05亿元。万马股份、山外山、光正眼科等回购预案获得股东大会通过,回购金额分别为不超过1565.23万元、1411.46万元、984.32万元。

  此外,海南华铁、用友网络、火炬电子已完成股份回购,回购金额分别为2.22亿元、5006.22万元、4999.07万元。

  9月6日,另有16家公司共发布17个股票回购相关进展。其中,美的集团、凯众股份、冰轮环境首次披露回购预案,分别拟回购不超552.08万元、248.89万元、93.48万元。与此同时,灿瑞科技股东提议回购不超4000.0万元。从已完成回购来看,海格通信、迈克生物、凌志软件已完成回购金额2.51亿元、5002.2万元、4970.82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家电行业龙头企业美的集团2025年以来已进行多次回购。2025年3月29日,美的集团曾披露50亿元至100亿元的回购方案,其中70%以上用于回购注销。在随后的4月,美的又进一步披露15亿元至30亿元的回购计划,用于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截至8月末,美的集团已完成回购金额达44.30亿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8日,2025年以来已有1487个回购方案已实施完毕,涉及1159家公司,其中275家公司已完成超亿元回购事项。

  在各上市公司纷纷加强回购的同时,多家深市上市公司也相继披露股东或高管增持计划及相关进展。

  数据显示,9月1日至9月5日,共有33家公司股份获股东增持,累计增持数量达3.93亿股,增持金额合计61.51亿元。

  9月2日,青岛银行公告称,其股东青岛国信产控计划通过二级市场增持2.33亿股,彰显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深度认同与发展信心。

  9月5日,盛业控股公告披露,公司控股股东于2025年9月3日以自有资金在公开市场按平均价每股约11.29港元,合计增持267.1万股公司股份,增持总金额超3000万港元。

  9月8日,久立特材实际控制人周志江通过其全资子公司湖州一亩田于2025年9月5日在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120万股,交易总金额为2637万元。

  除推出新的增持计划外,另有部分企业前期增持行动已阶段性完成。

  9月5日,三峰环境宣布,自2025年5月22日至2025年9月5日,控股股东德润环境已累计增持公司股份约2100.8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约1.26%,增持金额约1.77亿元。后续德润环境将根据本次增持计划继续择机增持公司股份。

  9月8日,泸州老窖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泸州老窖集团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增持公司股份23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6%,增持金额约为3亿元,本次增持计划已实施完毕。

  此外,格力电器近日宣布,公司今年3月披露的,股东京海互联最高21亿元的增持方案,已于9月初以累计近21亿元金额收官。这也是近期披露的金额最多的增持案例。

  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告诉中华工商时报记者,上市公司积极回购有几点原因,一方面,近期市场逐渐交投活跃,估值提升,此时回购能够实现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公司回购能提升投资者信心,有利于二级市场股价走强。此外,部分上市公司近期股价处于低估,公司此时回购能够提高公司财务收益。但屈放同时提醒,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需防范部分公司一面回购,一面大股东大幅度减持,这会伤害中小投资者权益。

上一篇:
湖南省工商联以红色引擎激发湘商力量
下一篇:
追觅,追得上造车的红利?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