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智慧感知与通信专题论坛在重庆举办 共探内河航运智慧感知与通信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9-09

9月9日,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论坛(2025)——智慧感知与通信专题论坛在重庆举办。本次论坛聚焦感知技术、通信系统与智能终端在内河航运中的深度融合,旨在推动航道智能化、船舶数字化和管理协同化,为加快构建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提供科技支撑。

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副局长桓兆平、长江海事局副局长高友泉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国锋致欢迎辞。

桓兆平表示,智慧感知与通信技术在航运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提升航运效率、保障航行安全等提供了有力支撑。希望强化技术创新,打造稳定可靠的长江航运通信网络,推动数据融合共享,构建一体化的智慧航运管理与服务平台,并加快新一代船载智能终端的研发与应用。

高友泉表示,长江海事局全面推进“智慧海事”建设,着力构建“一图总览、一网统管、一键响应”的智能监管体系,全力打造船舶“看得清航道、联得通岸台、算得准风险”的现代化监管服务新局面,显著提升通航效率与安全水平。

刘国锋在欢迎辞中说,智慧感知与通信是内河航运从“通道建设”向“智慧赋能”跨越的核心底座。中国铁塔将依托沿江资源,推动感知融合、通信智能和数据赋能升级。

论坛上,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南湖路空协同立体交通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薛傅龙、交通运输部通信信息中心研究员胡玉龙、交通信息融合与系统控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执行副主任曹俊、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总监杨宏斌、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教授文元桥、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水利系副主任杜洪波、北京四维空间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营销管理中心副总经理陈瑞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微波产品高级市场经理章海松、江苏金海星导航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王文忠、慧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一沣、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大疆行业高级解决方案工程师杨帆、杭州雅格纳科技有限公司产品专家王玉龙等12位演讲嘉宾,展示了智慧感知与通信的前沿解决方案。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南湖路空协同立体交通产业研究院提出“路空一体”模式,推动内河航运与低空经济融合,依托无人机、eVTOL等技术提升立体协同能力。交通运输部通信信息中心介绍了“遥感+AI”在航道监测、船舶识别、灾害预警等方面的应用,通过卫星与无人机遥感技术实现对航道、港口、船舶等要素的全天候、高精度监测。交通信息融合与系统控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提出了“数据轻量化基座+超算”技术体系,有效解决航运视频数据面临的存储和计算瓶颈。铁塔智联技术有限公司依托全国铁塔资源构建全域感知网,实现航道、船舶与岸线的智能监控和AI违规识别。武汉理工大学以“长江新链”为依托,构建了覆盖长江干线的5G智能航运专网与可信数据空间,支持船-船、船-岸高速低延时通信。

聚焦智慧感知与通信的技术层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推出新一代超宽极简微波技术,支持最高50Gbps空口带宽,为复杂地形下的航道通信提供可靠保障。江苏金海星导航科技有限公司打造“超清边缘智能体”,通过感知-通信-分析闭环实现低延时、高识别率的内河风险防控。北京四维空间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整合天空地网智能感知网络,实现多源数据融合与航道隐患精准预警。重庆交通大学分析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对航道水位的提升潜力,强调工程与调度结合的治理路径。

聚焦智慧感知与通信的智能化应用层面,慧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享了人工智能在智慧港口危化品全程管理中的落地实践,实现港口危化品全流程的智能感知与风险预警。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无人机在水运行业的解决方案,覆盖航行运输、港口靠泊、陆运核查三大场景,全面提升航运监管与作业效率。杭州雅格纳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基于实时数据的智能航线动态规划系统,支持船舶高效、安全航行与多目标协同优化。

论坛上,业界一致认为,应进一步打通数据链条、深化跨域协同、加快终端普及、构建创新生态,共同推动内河航运向智慧时代迈进。

论坛还举办了“塔生万智同擎未来助力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点亮行动”签约仪式,多家单位就共同推进内河航运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共享、技术研发等领域达成战略合作。

来源:长航局

作者:石孟园李璐

摄影:郭凯

审核:黄迪

主编:李璐

责编:洪波

祝您每天好心情!

上一篇:
(深互动)保利联合:与贵州省政府签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将有利于公司持续深耕贵州市场
下一篇:
63 岁尹同跃,年内有望圆梦港股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