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华友钴业1.2亿美元向丰田出售BCM电池材料公司25%股权,借力破局全球化
发布时间:2025-09-09

9月8日晚,华友钴业发布公告称,以1.21亿美元向日本丰田通商出售其所持有的电池材料公司BCM的25%股权。

交易完成后,华友钴业在BCM的持股比例将从49%降至24%,预计本次交易将为公司带来约4.73亿元人民币的投资收益。

尽管持股比例下降,华友钴业仍将作为重要股东与控股方LG化学继续保持合作关系。

公开资料显示,BCM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电池关键材料的研发与生产,其核心资产为位于印尼的镍钴资源项目。

在本次交易前,BCM由LG化学持股51%、华友钴业持股49%。

业界普遍认为,此次通过引入丰田通商作为战略投资者并出售25%的股权,华友钴业在实现对部分投资收益回收的同时,也可以实现对该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机制的优化,有望进一步提升其国际市场拓展效率。

尤为重要的是,在全球动力电池产业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该举措将增强BCM应对欧美市场政策壁垒的能力,尤其有助于满足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对电池材料本地化比例等方面的严格规定。

当前,中国企业正通过收购与战略合作等多种模式积极拓展全球市场。

例如,电池材料龙头中伟股份为应对欧盟《新电池法规》对回收材料的强制性要求,选择收购德国CRONIMET集团旗下回收公司25%股权,并共建回收工厂,借此快速获取欧洲渠道与技术认证,规避潜在贸易壁垒;电动轻型车动力电池龙头天能股份,则通过携手巴基斯坦ACM集团共建产线、联合开拓市场的方式,有效利用当地合作伙伴的渠道与政策优势,实现了对南亚市场的精准切入。

在此背景下,华友钴业则通过向丰田通商出售部分股权,展现出一种新的全球化路径。

该交易标志着中国企业在出海战略上从单纯强调资源控制,转向更加灵活的资本合作与战略协同。

通过引入国际合作伙伴,华友钴业不仅增强了其国际合规能力与市场适应力,也体现出在全球化布局中注重风险分散、资源整合与规则应对的战略新思维。

从行业影响来看,华友钴业通过股权调整,既保留了与LG化学的合作基础,又可以借助丰田通商的全球网络增强BCM的国际竞争力,这一做法为中国新能源产业链企业应对国际贸易新形势提供了重要借鉴。

由此可见,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路径中,从“全资控股”到“战略协同”,正在更加灵活地平衡控制力、收益性与风险性,推动产业链合作迈向新阶段。

本文为福布斯中文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系wechat@forbeschina.com

上一篇:
歌尔荣获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下一篇:
定制专属emoji形象,小米超级小爱语音助手上线“定制分身小人”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