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如何解“新”事? 顺庆这样为新就业群体幸福加码
发布时间:2025-09-09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9日电 (杨刚 马雷 张艾佳)近年来,顺庆区按照“集群集聚、高新高端、特色特品”的思路,以“大市场、大商圈、大楼宇”为抓手,全力推动县域商业体系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先后被评为全省服务业强区、全国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等。

针对新就业群体所急所愁的现实难题,顺庆区以党建引领织密暖“新”服务网,坚持“问题出在哪里,服务就落到哪里”的工作思路,构建精准化服务体系,逐个破解难题,让服务走心更贴“新”。

从“维权无门”到“诉求必应” 让劳动权益更有保障 新就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的背后,其劳动权益保障问题日益凸显。

顺庆区委组织部、社工部牵头各单位,整合政法、工会、人社、司法、交通等部门力量,坚持把保障措施沉到维权一线。

9月5日,顺庆区东南街道西湖街社区的劳动纠纷一站式多元调解中心内,在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徐谋的调解下,外卖骑手小张与小吃店店主握手言和。

原来,小张因订单快超时与店主吵了起来,双方各执一词,逐渐将口角纠纷升级为肢体冲突。

在徐谋的调解下,一场纠纷得以顺利化解。

小张感慨:“现在遇到问题,打个电话、去趟调解中心就有回应,不仅让我们感到很放心,干活心里也更有底了。

” 一句赞美,不仅是新就业群体对社区化解纠纷的认可,更折射出基层社区在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的关键作用。

据了解,该区在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劳动纠纷一站式多元调解中心,引入仲裁员、调解员、律师等专业人员驻点服务,形成多元预防化解合力,负责新业态劳动者矛盾纠纷的主动排查、前端调处、研判处置等工作,及时让外卖员的薪资争议,网约车司机的抽成纠纷等得到“一揽子”调处,确保简单问题当场调解,复杂案件由专业律师指导走法律程序,避免人员“多头跑”、问题“原地转”。

如今,新就业群体的劳动权益有了实打实地保障,“维权难”的焦虑感大幅缓解。

从“奔波无依”到“停靠有暖” 让城市服务更有温度 新就业群体“时刻在网上”“时刻在路上”,工作中的“小麻烦”常常演变为“大困扰”。

针对外卖小哥入小区存在的“门难进、楼难找”、快递员送件中“休整难、用餐难”、货车司机“接单易、停靠难”等问题,顺庆区坚决树牢精准精细服务理念,持续擦亮“暖心果城”温馨底色。

“送餐间隙能充电,雨天有地方避雨,真的方便。

”9月5日,外卖骑手王磊通过百度地图导航至东南街道桑园路社区“顺新驿站”,仅用3分钟就找到这个“温暖港湾”。

“顺新驿站”。

顺庆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今年以来,顺庆区委社会工作部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按照“五有”标准在全区建设了这30个“顺新驿站”。

这些驿站均配备休息座椅、饮水机、微波炉、急救药品、雨具等设施,能为奔波在城市的新就业群体提供临时歇脚、饮水热餐、应急充电等暖心服务。

此外,该区还建设“骑手友好型小区”,设置“免登记绿色通道”,将标注有商铺、小区楼栋号、单元门朝向等核心点位的“果城骑手导航”小程序嵌入百度或高德本地导航系统,帮助外卖员极大提升取餐送餐效率。

同时延伸服务触角,社区食堂向新就业群体提供优惠餐饮;在驿站设立“健康角”,定期提供免费测血压、量血糖服务。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便利,让新就业群体在奔波中找到“家”的感觉。

从“迷茫无措”到“成长有道” 让职业发展更有盼头 新就业群体大多缺乏长期职业规划,普遍面临“年龄大了干不动”“技能单一难转型”等困惑。

针对技能提升无渠道、创业资金缺支持、职业认同度低的“职业烦恼”,顺庆区坚持把赋能成长抓到关键处。

新就业群体工作具有流动性大、工作时间不规律等特点,传统的培训模式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基于此,该区在开办“驿站学堂”与“新就业群体夜校”的课程设计上可谓下足了功夫。

电商直播和视频剪辑等课程成为了热门之选。

参与培训的外卖骑手小李兴奋地说:“我平时送外卖的时候,看到很多商家通过直播卖货效果特别好。

现在有机会学习直播技能,我也想试试在业余时间做做直播,说不定能多一份收入。

” 此外,该区还联合金融部门、银行推出“新就业创业贷”,通过金融产品创新、信用贷款等,按照“应授尽授”原则对符合条件的新就业群体创业人员支持解决创新创业资金需求,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在驿站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站”,组织党员骑手、党员司机亮身份、作示范,推出“夏日送清凉”等暖“新”系列活动。

有人通过技能培训月收入提高300元,有人靠创业实现了身份转型,更多人找到了职业归属感。

现在的新就业群体,不再是“迷茫的奔跑者”。

(完)

上一篇:
四川省遂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的通告(2025年第8号)
下一篇:
伊对双线布局反诈骗工作,筑牢单身人群社交安全屏障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