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象山:以“青年与海”撑起海洋强县脊梁
发布时间:2025-09-09

  9月9日,《浙江日报》聚焦象山,报道《象山:以“青年与海”撑起海洋强县脊梁》,全文如下↓

  

  观察长三角一众强县,人才资源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变量。放眼全国,近年来,不少地方提出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推出青年新政、奋力抢人才。这背后有一个共识: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中,城市需要青年人才作为支撑。

  象山,正在用一段“青年与海”的故事,让人才与海洋共同成长——

  前不久,在中国海影城·奔跑吧乐园,一场以“世界再大象山是家走向未来心有牵挂”为主题的毕业季活动热烈举行,吸引超1000名象山籍高中毕业生、教师及特邀人才参与。

  

  象山为全县高中毕业生举办毕业会。

  青年是城市的未来。象山持续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打造“青年与海”品牌,大力实施创新攻坚行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通过打破壁垒、整合资源,象山正构建鼓励创新、保护创新的体制机制,让人才的活力充分涌流。

  这些年,象山把“青年与海”计划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首位战略与长期政策,要全域打造成一个年轻人施展才华的舞台,让象山和青年共同成长、彼此成就。

  象山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1年底启动“青年与海”计划以来,象山不断完善顶层设计,优化人才生态。围绕“引育用留”关键环节,搭建“136”人才工作体系,形成“1+6+N”政策框架,建立“3+365”活动机制。今年1—7月,象山新增大学生10562人,同比增长23.72%。

  

  象山为全县高中毕业生举办毕业会。

  人才强基,筑就发展新引擎

  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人才是关键支撑。

  今年4月,在杭州2050大会“新生论坛”上,浙江瀚陆海底系统工程技术公司总经理翁利春深受启发,拓展了新思路,并分享了“海底炼金炉”的创业故事。

  作为一名90后青年企业家,翁利春长期专注于深海探测取样装备研发。2024年,他在象山成立浙江瀚陆海底系统公司,建设宁波院士工作站,并加入“青年与海”城市合伙人计划。

  在象山,“青年与海”作为一个自由开放的舞台,呈现了城市张力,推动海洋经济与人才科技实现同频共振。

  过去3年,象山连续举办“万物开源”海洋双创大会、“青年与海”创新创业大会及人才科技周等活动,融合会议、赛事、发布、展览、节庆和体验等多种形式,向全球人才广邀合作,以当事最高礼遇迎接各方英才。

  在象山,借由“青年与海”与这座城市结缘的不止翁利春。90后创业者范景润常年奔波于沿海城市,最终携波浪能发电技术落户象山,其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壁挂式波浪能发电设备已成功下海发电;乡村运营人梁哲锋被象山吸引,投资8000万元建成“三个月亮”主题海岛民宿,将古渔村改造为高品质酒店,凭借独特地理位置和美学设计迅速走红……

  自“青年与海”计划实施以来,象山已落地“半岛菁英”项目48个,培育规模以上人才企业2家,集聚研发人员139名,其中包括正高职称10人、副高职称21人、博士31人、硕士50人。张豪胤博士创办的开禾科技,入选甬江人才工程科技创新领域创业团队B类,为2016年以来首次。

  今年,象山将重点对接一批高水平大学,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引育高层次人才,引入耐心资本,营造优质创新生态。力争引育领军及以上人才5名,落地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20个以上,新增来象山大学生2.7万人,使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3.2万人。累计建设省市级企业研发机构25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家,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3%以上。

  

  宁波具身智能产业基地投用。

  创新涌动,构建产业新生态

  近日,宁波华翔亮相智元机器人伙伴大会,引发关注。此前,宁波具身智能产业基地在象山正式建成并投入运营,进入实质化阶段,规划年产能为人形机器人1000台。

  走进基地,技术人员正专注进行模型训练,指导机器人完成高难度动作。现场,一台机器人挥毫写下“福”字,另一台流畅展示太极功夫。文旅演艺区尤为热闹,机器人随着鼓点舞动彩带,吸引参观者纷纷拍摄。

  今年5月,宁波华翔与象山工投、智元机器人签署战略协议,共同打造宁波具身智能产业基地。宁波华翔启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顾金磊表示,基地将依托象山产业特色和文旅资源,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发挥链主效应,引进上下游企业,助力象山构建全产业链创新矩阵。

  布局未来产业,让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生态——象山正以海洋资源为核心,不断增强对年轻群体的吸引力。

  一方面,象山持续强化海洋标签,构建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围绕海洋经济引才聚才,服务青年发展,努力创造青年与海洋“双向奔赴”的条件。

  今年,象山启动2025中国·宁波(象山)海洋经济高层次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大赛,聚焦“才能兼备、余生有幸”八大海洋经济产业链,联合大目湾开发建设管理中心、县工投集团等单位和投资主体,面向海外招募优质创业项目。

  象山不断加大引才力度,帮助项目与海洋经济深度融合。为拓展海洋优势,象山正在搭建更加多元的产业场景。目前,依托海洋青创城的临湾立体空间资源,正推进“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无人艇(潜)”四无联动应用场景试验区建设,已实现固定翼飞机试飞、无人船内湾测试及无人车物流中转测试。

  

  服务护航,营造人才暖环境

  人才,是打开海洋宝藏的“金钥匙”。

  近年来,象山以超越常规的视野看待人才工作,秉持“不躺赢、不躺平、有作为、有取舍、敢试错、为后人栽树”的理念,坚持将人才工作作为首位战略和长期策略。

  象山正以细致周到的服务深度“讨好”青年人才。小到为高中生举办“世界再大,象山是家”毕业礼遇,办起盛大青春派对;广至构建“六子生态”,努力营造一流人才生态。

  今年,象山印发《2025象山县人才企业护航成长年实施方案》,启动人才企业护航行动,通过建立执法检查报备机制、构建“财务专员、法务专员、助创专员”三员服务体系等一系列措施,系统支持人才企业健康发展。目前,执法检查报备机制已建立,“三员服务”依托县管干部常态化开展。

  为让人才安心留下,象山不断优化人才软环境。从事海洋生物研究的诸辉,十多年前来到象山创办宁波希诺亚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面对研发挑战和生产线难题,他始终坚持前行。

  象山政府也一路相伴。当企业面临融资困难时,象山及时推送政策,协助融资,帮助企业稳步发展。

  为护航人才成长,象山努力营造敢于试错、宽容失败的制度空间。县政府联合太平洋保险推出“人才创业险”,提供最高600万元的研发损失和创业补助保障,为人才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围绕“才能兼备、余生有幸”八大海洋产业链需求,象山绘制“产业引才热力图谱”,已落地20个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配套扶持资金超过3000万元。

  象山与青年,正是一场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当青春遇见海洋,象山用政策铺路、用生态留人、用诚意护航,让每个年轻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浪花。未来,象山将继续深化“青年与海”计划,不仅吸引人、留住人,更要成就人。让青年与城市共同成长,让海洋与梦想同频共振——这座滨海之城,正以开阔的胸怀和坚定的行动,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青年与海”新篇章。

上一篇:
深蓝磁流变轿跑L06首发,全新S07/S09等五车连发,以中国加速度跑向世界
下一篇:
天猫超级88开卖,超260个品牌旗舰店接入闪购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