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年入6亿,可复美、薇诺娜对手登陆资本市场!
发布时间:2025-09-09

近日,绽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绽妍生物”,证券代码:874888)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挂牌公开转让申请已获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审核通过。

根据公告,绽妍生物股票自今日(9月8日)起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开转让,交易方式为集合竞价交易,所属层级为基础层。

申报稿显示,2023年至2024年,绽妍生物营收分别为4.86亿元、5.9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847.76万元、7350.11万元。

在细分业务方面,2023年,绽妍生物皮肤屏障修护敷料实现收入3.37亿元,位列中国皮肤屏障修护医用敷料市场第三名,仅次于敷尔佳和巨子生物。

而在皮肤学级护肤品市场,2023年绽妍生物市场份额为0.5%,同期贝泰妮和巨子生物的占比分别为15.4%、8.4%。

随着绽妍生物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巨子生物与贝泰妮迎来一位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三者同台角逐,市场竞争格局料将更趋激烈。

一年狂卖6个亿

据公开资料显示,绽妍生物成立于2019年,专注于生物医用材料、皮肤学级护肤品及生物活性原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旗下拥有“绽妍”“绽小妍”“德菲林”三大品牌,产品矩阵覆盖全面,能够精准应对多种皮肤修护需求。

股权结构方面,绽妍生物控制权集中,公司实际控制人张颖霆直接持有62.16%的股份,并通过一致行动人杨丰乐及横琴绽妍间接控制17.91%的表决权,合计掌控91.22%的表决权。

图源:绽妍生物招股书

从创始人履历来看,张颖霆生于1972年,自1998年进入皮肤科医药领域,曾任职于重庆华邦制药、亿帆医药等企业,深厚的行业积累为公司的技术发展与市场拓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经营业绩上,2023年与2024年,绽妍生物营收分别为4.86亿元、5.9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847.76万元、7350.11万元,保持稳健增长。

图源:绽妍生物招股书

在毛利率方面,绽妍生物综合毛利率持续处于较高水平,2023年和2024年分别达到62.33%、68.34%,反映出产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优势。

按照业务类型来分,绽妍生物业务主要分为医疗器械类、化妆品类和其他业务。

图源:绽妍生物招股书

据申报稿显示,2023至2024年,绽妍生物医疗器械业务收入分别为3.71亿元、3.37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为62.11%、69.28%;

皮肤学级护肤品业务实现收入2.20亿元、1.45亿元,占比36.89%、29.92%,产品形态涵盖贴类、膏体类、水剂及喷雾等。

不难看出,医疗器械类是绽妍生物的主要收入来源,占比较大。不过,皮肤学级护肤品的占比也在逐年上升,显示出该业务板块的增长潜力。

另据申报稿披露,2023年,绽妍生物皮肤屏障修护敷料实现收入3.37亿元,在国内该细分市场主要厂商中排名第三。

同年,敷料市场前四名为敷尔佳、巨子生物、绽妍生物、创尔生物,市占率分别为9.1%、9.2%、3.6%、2.1%。

而在皮肤学级护肤品领域,2023年中国市场规模达311.7亿元,至2032年预计将增长至1024.1亿元。同年,绽妍生物市占率为0.5%,贝泰妮与巨子生物则分别占据15.4%、8.4%的市场份额。

图源:绽妍生物招股书

贝泰妮和巨子生物皮肤学级护肤品牌分别是薇诺娜、可复美,随着绽妍生物登陆新三板,其旗下品牌绽妍无疑将对两者发直接挑战。

另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绽妍生物销售费用达2.76亿元,同比增长49.92%。

对此,绽妍生物解释称,“这是由于公司正处于市场拓展期,持续增加推广投入,尤其是广告宣传费用上涨较快。”

先款后货,拿捏500+经销商

在销售渠道方面,绽妍生物构建了“经销+直销+代销”三位一体的销售体系,通过多渠道协同实现产品广泛覆盖与精准市场触达。

图源:绽妍生物招股书

值得注意的是,因多数经销商并非独家代理,绽妍生物与经销商主要采取“先款后货”的结算方式,有效保障资金回笼效率。

申报稿显示,2023年至2024年,绽妍生物经销渠道实现收入分别为2.86亿元和2.68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58.91%和44.88%。

截至2023年末,绽妍生物拥有595家经销商,2024年优化调整至526家。

对于经销商总数下降,绽妍生物解释称,系为维护产品市场流通价格、防止经销商大量囤货、窜货及乱价行为,主动压缩和调整了经销商合作范围。

绽妍生物指出,2024年,其新增经销商146家,退出233家。新增与退出的经销商主要集中在合作规模100万元以下,尤其是10万元以下的群体。该部分客户合作规模较小,具有散客特征,通常在初步尝试少量合作后,或因无继续代理意向,或因未达到公司经销商管理要求而被终止合作,流动性相对较高。

从地域分布来看,华东与西南地区是绽妍生物的核心市场,2024年销售收入占比分别达到42.96%和27.04%。

另据申报稿披露,2024年,绽妍生物前五大经销商包括台州医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君铭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浙江碧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南轩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及成都伊夫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绽妍生物直销板块则以电商平台为主阵地,2023-2024年实现营收1.97亿元和3.04亿元,占比从40.54%提升至50.82%,显示出强劲增长势头。

据悉,绽妍生物积极把握新媒体趋势,构建“技术-内容-营销”一体化链路,推动品牌数字化建设,旗下JUYOU天猫旗舰店在2023年天猫伤口辅料品类中销售额跻身前三,在“618”“双11”等重要促销节点中,均位列医用敷料品牌前三。

在代销方面,绽妍生物通过京东平台和OTC连锁药店销售产品,由合作方负责终端销售并定期结算。2023-2024年,该渠道收入分别为268.59万元和2566.03万元,占比0.55%和4.29%。

据悉,绽妍生物在严肃医疗领域持续深耕,与多家公立医院、权威皮肤科专家建立长期合作,医疗终端影响力突出。

其核心产品“绽妍械蓝”属国内较早获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皮肤屏障修护敷料之一。在线下渠道拓展上,截至2023年末,绽妍生物产品已进入1400余家院线、15000余家专业药房和5100余家化妆品连锁门店,覆盖规模显著。

另在采购方面,绽妍生物主要采购成品(医疗器械及化妆品)、原材料(化学原料、包材等)及其他综合物资。

据申报稿披露,2024年,绽妍生物前五大供应商包括陕西佰傲再生医学有限公司、海南众康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科玛化妆品(无锡)有限公司、西安惠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海南希睿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研发投入占比下滑

在研发投入方面,据招股书披露,2023年及2024年,绽妍生物研发费用分别为1503.81万元、1372.7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09%和2.30%,同比有所下降。

据悉,在生产模式上,绽妍生物采用自主生产与委托代工相结合的方式,灵活响应市场需求。

申报稿显示,绽妍生物目前已搭建起三大研发技术平台,涵盖合成生物活性功能蛋白材料、皮肤学级护肤品及生物医用材料,构建了系统化的研发体系。

截至2023年末,绽妍生物共拥有130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56项,实用新型55项,外观设计19项,核心技术包括计算机模拟筛选分子设计、高表达基因工程菌构建与筛选、脉冲式诱导发酵及层析超滤精纯等技术。

申报稿同时提到,绽妍生物目前主要依赖利润积累支持厂房建设、设备升级、产品研发及渠道拓展等投入,融资渠道相对有限,可能对发展速度形成一定制约。

此外,绽妍生物进入皮肤屏障修护敷料和皮肤学级护肤品市场时间较晚,业务规模仍相对有限,且市场竞争激烈,同类产品较多,面临较强的竞争压力。

面向未来,绽妍生物计划从“皮肤屏障修护专家”逐步升级为“生物活性材料全产业链平台”,覆盖生物原料、医疗器械和功能性护肤三大业务板块。

具体举措方面,护肤品线将推出抗衰、美白系列(正在推进特证备案),并拓展“绽小妍”婴童产品;

产能上将以陕西统研基地作为核心生物活性原料生产基地,预计2025年启动建设、2027年投产,届时重组蛋白产能有望提升3倍。

市场拓展方面,绽妍生物计划强化公立医院渠道合作,2025年目标新增50家三甲医院皮肤科合作(目前以民营医美机构为主);线上渠道将加大抖音、快手自播投入,降低对天猫、京东等传统电商平台的依赖。

随着绽妍生物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国内皮肤学级护肤品市场竞争正全面升维。这家以“皮肤屏障修护专家”定位的企业,能否凭借其技术积累和全渠道布局,在薇诺娜、可复美等巨头环伺的市场中实现突围,值得持续关注。

上一篇:
小米第四款新车曝光:全新增程SUV!2026年见
下一篇:
宜品营养科技赴港IPO,乳业板块“老树”发“新芽”?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