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2024年上市公司VNB和VIF打平投资收益率
发布时间:2025-09-08

  2019年在我的PPT《2019年寿险公司竞争力排名》中首次提出了新业务价值VNB打平收益率的概念,去年在"十三个精算师"的公众号上,发表了两篇文章,比较了各家上市公司2017到2023年的VNB打平收益率。VNB打平收益率是衡量公司新业务最有效和最客观的指标。在计算VNB和VNB打平收益率时,负债评估是基于行业标准的死亡率和疾病发生率,相同产品在不同年度的VNB打平收益率基本稳定,并且不受750天平均收益率曲线变化的影响。

  寿险公司的内含价值等于调整后净资产和有效业务价值之和。2023年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寿险公司的有效业务价值VIF打平投资收益率,也就是使VIF为零的投资收益率假设。去年在"十三个精算师"上也发表了文章,比较了各家上市公司2017到2023年的VIF打平收益率。这个概念可以视为新业务价值VNB打平收益率的延伸,为我们提出的更加有意义的潜在投资收益率打下伏笔。潜在投资收益率就是让由此算出来的VIF加上调整后净资产等于公司总市值的收益率。

  2011年在厦门中国精算师年会上,我首次提出了寿险公司在会计利润口径下打平投资收益率的概念,并且每年根据各家公司年报持续更新到2024年。会计口径下的打平收益率主要是反映了存量业务剩余边际的摊销,而不是新业务对利润的贡献,并且每年的打平收益率还会受到精算假设的自然变化(如750天曲线)和人为调整的影响,而VNB打平收益率几乎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

  最近八年,中国的六家上市寿险公司都在年报中披露了当年的新业务价值VNB和有效业务价值VIF,并且还披露了关于贴现率和投资收益率敏感性测试的结果。计算VNB和VIF时,一个最重要的假设是公司未来的投资收益率。这六家上市公司中,从2017到2022年,除了人保寿在2017年到2019年的假设为5.25%外,其他公司的投资假设都是5%或者几乎是5%,这样各家公司算出的VNB和VIF具有相当的可比性。2023年上市公司调整了模型中的两个关键假设,一是未来的投资收益率普遍从2022年的5.0%下调到4.5%(只有人保寿的万能险和分红险为4.75%),二是风险贴现率从过去的11%下调为9%(平安只调到9.5%,而国寿从10%调到8%)。2024年上市公司继续下调投资收益率假设,从4.5%降到了4.0%,并且将风险贴现率也下调了0.5%到1.0%,基本上下调至8.5%,只有国寿及平安的分红险万能险略低。

  一

  寿险公司的VNB打平投资收益率

  从VNB计算模型可以看出,考虑资本成本前的新业务价值是投资收益率的线性函数,而资本成本COC也是投资收益率的线性函数,所以VNB是投资收益率的线性函数。从各家上市公司披露的敏感性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加50bp和减50bp后的VNB结果基本上形成一个等差数列,微小差异是由计算VNB的月度模型造成的,因为年度等差数列月度化后只是一个非常近似的等差数列,这个误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我们可以用内含价值报告中的敏感性测试结果推算出VNB打平收益率。

  不少中小公司在会计准备金费用假设下仍然有费用超支,计算VNB时,通常不考虑公司层面的费用超支,因为如果考虑了费用超支,VNB有可能成为负数。业务增长越快,VNB负得就越厉害,不利于公司的考核和价值评估。如果没有股东的持续增资,开业不久的新公司,通常前面六七年公司的内含价值每年会持续下降。

  2024年VNB打平收益率最低的仍然是平安人寿,平安人寿最近七年的VNB打平收益率都是这六家上市公司中最低的。从2022到2024年,VNB打平收益率最高的两家公司都是人保寿和新华人寿。

  从2018年到2023年,上市公司的VNB打平收益率大体来看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2023年的风险贴现率从过去的11%下降到了9%,与之前几年的数值并不完全可比,但我们也不想再估算在11%贴现率下的VNB打平收益率了,因为宏观经济形势和投资环境也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我认为VNB打平收益率上升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行业竞争加剧,产品的附加费用率下降造成产品本身的利润率下降;二是公司固定费用的降幅远低于公司新业务标保的下降,固定成本的摊销也使得公司的VNB打平收益率上升。从表中可以看出,平安的2023年VNB打平收益率是上市公司中最低的,但也比2018年上升了2.84%,同期新华上升了3.32%,太保也升了几乎2%。人保寿VNB打平收益率一直是最高的,但从2018到2023年反而相对稳定。2024年因为产品定价利率的下降,平安以外各家公司的打平收益率都出现了明显下降(在0.52%到0.98%之间),但平安只下降了0.02%,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这里我们汇总了六家上市公司过去七年的公司整体新业务价值,单位为亿元人民币,其中太平人寿的数据已经从港币转化为人民币。可以看出从2018年到2022年上市公司的新业务价值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个险渠道的新单标保大幅下降,而个险渠道VNB占上市公司整体VNB的比例基本上都在75%以上。从2022到2024年,因为计算VNB的投资收益率从5.0%降到了4.0%,国寿的VNB仍然在下降,平安基本持平,但其他四家公司的VNB明显上升,除了个险标保反弹外,其他主要是来自银保和互联网等渠道的贡献。

  二

  寿险公司的VIF打平投资收益率

  从VIF计算模型可以看出,考虑资本成本前的有效业务价值是投资收益率的线性函数,而资本成本COC也是投资收益率的线性函数,所以VIF是投资收益率的线性函数,这一点和VNB完全一样,所以同样可以推算出VIF打平收益率。

  从2017年到2021年,各家上市公司的有效业务价值大体上是逐年递增的,只有平安在2021年出现了微降。到了2022年,平安、新华和人保寿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太平大致持平,背后原因各不相同,除了模型参数调整外,存量保单的退保是主要原因。

  最近两年,上市公司将投资收益率从5.0%下调为4.0%后,所有上市公司的有效业务价值都出现了下降,其中太平的下降幅度最大为58%(港币从1261亿下降59%至513亿),值得关注,太保只下降了4%,其他四家的降幅在8%到34%之间。研究下降幅度及原因的最好方法是分渠道和产品进行分析,即使相同的产品如增额终身寿,各家公司的退保率和维持费用假设可能相差也很大。

  三

  VIF打平收益率的可比性

  从以下表格可以看出,最近七年上市公司的VIF打平收益率整体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当然2024年的风险贴现率从过去的11%左右下降到了8.5%左右,和前几年的数值并不完全可比。

  我认为VIF打平收益率上升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行业竞争加剧,产品的附加费用率下降造成产品本身的利润率下降;二是最近三年寿险行业占主导的产品增额终身寿的现金价值太高,保单退保会产生退保亏损,而其他险种退保基本上都会产生退保益;三是打平收益率低的重疾险大量退保,我估计近四年全行业已经有25%的存量重疾险保单退保了。

  平安的VNB打平收益率一直是上市公司中最低的。再看VIF打平收益率,从2017到2021年仍然是平安最低,但从2022到2024年则是太保最低,而人保寿的VIF打平收益率一直是上市公司中最高的。仔细观察近两年VIF打平收益率的变化,太平上升了0.81%,幅度最大,平安上升了0.33%,排名第二;只有国寿下降了0.09%,其他三家的涨幅都小于0.11%。上市公司可以各自做自己的归因分析。

  最后我们也汇总了六家上市公司过去七年的公司新业务价值VIF打平收益率,放在一起供大家参考。不难看出,相比VNB打平收益率,各家公司每年的VIF打平收益率要稳定很多,因为这是所有存量业务的加权平均值。

  最后再说一点VIF打平收益率和VNB打平收益率不一样的地方。中小公司因为固定费用超支,全费用口径下的VNB打平收益率通常较高,除了几家开业时间较长的外资公司,大多数明显高于上市公司。但是有些中小公司的VIF打平收益率却相当低,特别是一些产品定价比较保守的小型外资公司,甚至低于上市公司,因为在计算VIF打平收益率时,首年固定费用的超支几乎没有影响。

  

  

  

  

  作者简介

  王晴,北美精算师(FSA),特许金融分析师(CFA),本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数学博士学位。

  早年曾任职于美国林肯国民公司,美国CNA保险公司,韩国三星人寿,归国后在多家寿险公司任总精算师。

上一篇:
金价突破3610美元创新高,老铺黄金净利润暴涨近300%
下一篇:
CCRT深度解读:紧凑型新能源SUV销量分化加剧,用户分层趋势凸显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