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极致创效】改善创新勤思考,降本增效有妙招
发布时间:2025-09-08

    

  深度挖掘内部潜能  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XINDA GROUP  勤于思考,敢于创新,深度挖掘内部潜能,提高设备运行效率,是实现降本增效的根本途径。河北鑫达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能源动力厂制氧车间改善创新小组成员,长期扎根生产现场,分析各个机组运行数据,不断查找影响设备、工艺稳定运行的不利因素,仔细研究设备、工艺构造及原理,多方找寻既简单、又快速、低成本、高效率的解决方案,通过不断的改善,实现稳定运行和降本增效双丰收。

  能源动力厂制氧车间      随着设备年限的增加,制氧机组设备效率有所下降,从现场调查发现,氧气产量呈下降趋势,导致机组生产效率显著下降。制氧车间立即组织攻关小组,从设备问题、人员操作、工况调整等方面开展现状分析,通过半个月的系统分析,采用5why分析法确定了影响氧气产量的6个要因,其中主要原因有2个,V2阀门调节准确性低,空压机整体效率低导致原料空气不足;次要原因有4个,氧气纯度较高,上塔膨胀空气量多,主换热器堵塞,员工操作水平不足。    针对分析出来的主要原因实施以下措施:  1、通过现场检查发现,制氧机组的空压机负荷可以增加,攻关小组将机组空压机管道的逆止阀变化方向,利用空压风管道实现两个机组空气互通,从而提高机组空气产量。  2、运转工段和电仪工段相互合作,消除V2阀门现场机械开度与DCS控制室显示开度之间的误差。通过电仪工段人员精心的仪表校验,现场阀门的调试以及操作人员的密切配合,最终实现了V2阀门现场机械开度与DCS控制室显示开度完全吻合。  次要原因也通过一系列的调整最终也得以消除。经过一周的观察,最终机组的氧气产量达到挑战值,相对改善前每小时提高了800m3/h的氧气产量,机组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改善,同时也为公司带来了效益,按照气体产量转换液氧的产量,每年能为公司带来近150万元的有形效益。精准的改善,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从而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  本次改善的攻关小组在制氧车间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深入挖掘工艺、设备的内在潜能,努力将改善做到极致,尽力使过程不断完善,最大限度的压缩成本,提高效益,推动降本增效工作的长效运行,为公司的优质高效生产贡献力量。  关于本文:  撰稿/赵文杰  校审/武靓楠  编辑/刘姗姗

上一篇:
工信部向联通颁发卫星互联网牌照,三大运营商竞逐星网赛道
下一篇:
乘长风,破远洋——鑫达精品钢材启航发往印度尼西亚!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