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金融支持蛇口地标蝶变
发布时间:2025-09-08
在深圳蛇口码头北侧,曾有一座特殊的“纪念碑”——圆柱形的筒仓笔直矗立,白墙被岁月晕出浅黄,风吹过的时候,仿佛还能听见20世纪80年代机器碾磨面粉的嗡嗡声。

  这就是大成面粉厂,一座刻着深圳改革开放基因的建筑。

  1979年,蛇口工业区作为中国首个经济改革实验区破土而出,次年,大成面粉厂便在此落地。

  那些年,它不仅是生产面粉的工厂,更是深圳从渔村走向开放的“见证者”,是老蛇口人心里抹不去的情感符号。

  2023年,深圳推出蛇口改革开放史迹游径,大成面粉厂毫无悬念入选,成为人们触摸城市记忆的重要站点。

  然而,旧筒仓也有新难题。

  筒仓外的蛇口早已天翻地覆,高楼拔地而起,新业态层出不穷,而大成面粉厂如何重焕新生。

  这个挑战摆在眼前。

  要保护更要突破接过改造“接力棒”的,是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集团”)。

  他们拿出的规划里,藏着两个硬标准:既要保住大成面粉厂的史迹风貌,不能让老记忆消失;又要按国家绿色建筑二星、海绵城市的高标准来建,让旧地标长出“绿色新筋骨”。

  按当时设计团队的话说就是“要做的不是‘推倒重来’,而是‘新旧缝合’,让老筒仓和新建筑站在一起,讲好蛇口的新故事。

  ”理想很丰满,可现实却有块“硬骨头”——钱怎么来。

  这个项目地块是中集集团通过股权并购拿到的,前期要花一大笔钱收购股权,后期开发建设又是巨额投入,要是找不到合适的融资方案,再好的规划也只能停在图纸上。

  就在这时,珠海华润银行深圳分行给出了资金方案。

  不同于一般的金融机构只问“要贷多少”,华润银行的团队先做了一件事:把大成面粉厂的历史、中集集团的改造规划、项目的资金需求拆了个“透”——他们发现,解决这个项目的痛点不是“给一笔钱”,而是“缺少一套从前期并购到后期建设再到资金监管的完整方案”。

  “我们要做项目的‘金融伙伴’。

  ”珠海华润银行深圳分行的负责人说。

  很快,一套“并购+开发”的组合方案出炉:第一步,先帮中集集团“握稳方向盘”。

  中集集团要100%控股负责大成地块的湾景置业公司,但还有49%的股权在招商蛇口手里。

  珠海华润银行立刻向中集集团旗下的深圳市集梁发展有限公司发放3.13亿元并购贷款,专门用来收购上述49%的股权。

  在这笔资金支持下,中集集团实现对项目公司100%控股,掌握规划主动权。

  第二步,再给建设“加燃料”。

  股权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开发建设。

  珠海华润银行发放6亿元房地产开发贷款,专款专用在大成地块的土建、绿化、配套设施上——从地基到屋顶,从海绵城市的排水系统到绿色建筑的节能材料,每一笔钱都精准对接建设需求。

  为了确保资金安全,珠海华润银行主动对接南山区住建局,打通了专项监管系统,和南山区住建局、中集集团签署了三方监管协议。

  对于项目建设资金,只要是监督额度内的资金划转,都得先过两道关:专业评估公司评估用途是否合理,住建局审批是否符合项目进度。

  “这样做不是不信任,而是要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既保障项目顺利推进,也避免资金浪费。

  ”珠海华润银行客户经理表示。

  此外,由于中集集团的改造方案符合国家绿色建筑标准,珠海华润银行专门为这个项目匹配了绿色金融债券的专项资金,资金成本比普通贷款低不少,一下子就帮企业降低了融资压力。

  “绿色建筑本来就是未来的趋势,我们用绿色贷款支持它,既帮了企业也响应了国家‘双碳’目标,是双赢的事。

  ”有“颜值”也有“内涵”站在大成面粉厂的改造工地上,已经能看到新旧融合的雏形:项目能推进得这么顺利,离不开珠海华润银行的资金支持:3.13亿元并购贷解决了股权问题,6亿元开发贷保障了建设进度,而预售资金的进账更让项目方底气十足。

  更让人期待的是项目建成后的效果:它不再是单一的面粉厂,而是成为“新旧融合”的新地标。

  当地人笑着说:“以后深圳人再提大成面粉厂,不仅会想起过去的面粉香,还会想起这里的文化氛围。

  ”除了“颜值”和“内涵”,这个项目的“绿色效益”也实实在在:经第三方机构测算,项目运营后,每年能节约标煤48.95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5.82吨,还能减排氮氧化物21.65千克、二氧化硫13.52千克、烟尘2.77千克。

  大成面粉厂的“重生故事”,不只是一个项目的成功,更给城市更新提供了一套可复制的“金融方案”。

  珠海华润银行这套“并购+开发+监管”模式,最核心的亮点就是全流程参与——摸清项目从股权到建设的所有需求,用并购贷解决前期痛点、开发贷保障中期建设、资金监管守住后期风险的“组合拳”,把资金缺口一个个补上。

  同时,还把绿色金融和项目需求结合起来,用低成本绿色债券资金,既降低了企业成本又符合环保趋势,这在历史遗迹改造、绿色建筑项目上特别实用。

  “金融机构要强化内部协同,打通银行和投行的资源,灵活运用股权并购、项目融资这些工具,才能满足城市更新项目的复杂需求;还要拉上专业伙伴一起干,比如找绿色金融评估机构帮项目争取低成本资金,对接住建部门做好预售资金监管,这样既能降低融资成本,又能控制风险。

  ”有业内人士如此总结本次改造过程中金融支持方面的宝贵经验。

  如今,大成面粉厂的筒仓还在蛇口码头矗立着,但它不再是过时的地标,而是即将绽放新生命的“城市活化石”。

  珠海华润银行的贷款支持,给老地标注入了新动能,让它在改革开放新征程上继续讲述新故事。

图为改造后的蛇口面粉厂。

  本报记者马梅若摄责任编辑:袁浩

上一篇:
串通投标!沃达建设集团被陆军暂停军采,此前已多次被禁
下一篇:
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工具箱”日趋丰富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