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伊利股份:净利润下滑4.4%,“乳业一哥”如何穿越周期?
发布时间:2025-09-07

  乳业周期波动,“行业一哥”伊利股份(600887.SH)继续承压。

  2025上半年,伊利营业收入同比微增3.49%,为617.7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滑4.39%,为72亿元。

  财报发布次日,伊利股价盘中一度涨超6.5%,收盘上涨3.18%,但截至目前,涨幅已经抹平。中国乳企仍处于阵痛周期,仍需面对更具挑战性的现实。

  液体乳下滑2%,伊利“求解”周期阵痛

  液体乳板块是伊利的营收支柱,占比超过五成。

  但2025上半年,消费需求疲软。尼尔森数据显示,今年Q1乳品整体增长承压,全渠道销售额增速下探至-6.9%。据马上赢数据,今年Q2常温纯牛奶与常温酸奶两大类目仍承压明显,市场份额与销售额同比双双下滑。

  与此同时,叠加原奶价格持续走低等因素影响,2025H1,伊利液体乳业务营收同比减少2.06%,为361.26亿元,净利润同比下滑4.46%,为72.35亿元,拖累整体业绩。

  伊利焦虑,期望能通过产品革新,来破解周期阵痛。

  上半年,常温液态奶方面,伊利上市了新品“优酸乳”嚼柠檬,首创“轻乳果汁饮品”全新子品类。低温液态奶方面,“畅轻”品牌推出谷物爆珠系列,“伊利”纯牛奶推出多种低温花色奶等。

  对此,业绩说明会上,伊利高管表示:中短期来看,我们认为,未来液态奶行业恢复的信号应该是供需实现平衡,奶价企稳回升。

  长期来看,液态奶还是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一方面源于老龄化趋势下,国民对健康关注度的提升,另一方面源于乳制品的升级空间。

  除此之外,伊利还在布局新产品,如伊刻活泉矿泉水、伊刻活泉现泡茶、伊利畅意100%奶啤等,但截至报告期末,营收占比不足1%。

  奶粉业务增长14%,扛起“大梁”

  常温奶承压,国内乳企纷纷卷奶粉——毛利率最高的细分赛道。

  伊利于2013年收购大洋洲乳业,2021年“入主”澳优乳业,并在当年提出“2025年实现中国婴配粉市场第一”的战略目标。

  2025半年报显示,伊利超越飞鹤,零售额市场份额达到18.1%,较上年同期提升1.3个百分点,跃居行业第一。

  同时期,奶粉业务扛起增长大梁,实现营业收入165.78亿元,同比增长14.26%,营收占比提升至26.77%。

  人口红利消逝,奶粉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伊利逆势增长,主要得益于精细化、高端化。如伊利金领冠强调母乳成分,上半年推出的“金领冠”塞纳牧娟姗有机婴幼儿配方奶粉,突出“娟姗奶源+有机认证”等。

  行业数据也显示,当前的婴配粉市场中,“超高端+”和“超高端”产品合计占比已超过64.%,高端市场占24.2%,中高端及以下份额逐渐收窄。

  能看出,中国父母越来越追求精细化育儿,他们更倾向为高端化、功能性产品买单。

  对此,伊利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生育补贴对于收入的拉动作用会在今年下半年逐步显现,将通过升级产品和配方,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但这并不容易,2025年中国奶粉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500亿元,其中在超高端市场(单价≥450元/罐),外资品牌仍保持55%的市场份额。

  换言之,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任仍需强化。

  而伊利能否继续进击,用奶粉业务“填补”液体乳业务的缺口,以及重回双增长轨道,仍有待观察。

上一篇:
生态整合与“割肉”聚焦,半年报中腾讯阿里等大厂的“AI战术”
下一篇:
天海电子IPO曝离奇坏账:美国公司拖欠1.1亿,谁在薅广州国资羊毛?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