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产品好≠卖得好:宇通重卡遇到了麻烦事
发布时间:2025-09-05

  产品好≠卖得好:宇通重卡遇到了麻烦事  在市场与政策的“双轮”驱动下,新能源重卡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成为商用车最亮眼的增长极。从2023年6月的渗透率5.69%,到2024年达到14.82%,再到2025年6月已经达到了26.07%,渗透率可谓翻倍式上涨。三一、徐工、一汽等品牌你追我赶,月销量平均在2000辆上下。  产品好≠卖得好:宇通重卡遇到了麻烦事  然而,在这片火热的战场上,有一个名字,似乎正在悄然落队。它不是没有技术,也不是没有口碑。但它如今的销量排名,却已经从榜单中段滑落至第10名,再退一步,就要跌出主流视野,成为“Others”了,让人不胜唏嘘。  它,就是宇通重卡。  ▎数据说话:从“黑马”到“掉队者”  我们拉出了一份从2023年1月至2025年8月的北斗数据,来还原宇通重卡的销量轨迹:  产品好≠卖得好:宇通重卡遇到了麻烦事  2023年1月:宇通以212辆的成绩位列第5,彼时新能源重卡处于导入期,第一名销量也不过498辆;  2023年12月:宇通迎来高光时刻,销量达498辆,冲至第2名,当月仅次于三一集团;  2024年以来:宇通鲜有进入前3,多数时间在第5-10名之间徘徊;  2025年8月:宇通仅售出319辆,排名第10,已被华菱、联合等超越。同时,其也是前十名中唯一同比负增长的品牌。  产品好≠卖得好:宇通重卡遇到了麻烦事  在这条时间线上,去对比其他品牌你会发现:  三一集团从498辆一路飙升至2242辆;  徐工集团从224辆增长至2778辆;  一汽集团从17辆跃升至2276辆;  宇通不是说没有增长,只是别人的增长是“跑步前进”,它的增长像是“散步”。  ▎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  ●产品实力不容小觑  其实,宇通重卡在产品层面有着不俗的实力。此前,在卡车之家的某次四车横向对比中,宇通电动牵引车取得的电耗为四车中最低。而且其早在2023年6月,便发布了商用车行业首个软硬件一体化电动专属平台——睿控E平台。  产品好≠卖得好:宇通重卡遇到了麻烦事  这说明宇通在三电系统、能量管理、轻量化等方面确实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还有继承自客车领域多年的积累让其产品在能耗水平方面做得是“可圈可点”,但“产品好”不等于“卖得好”。  ●“价值战”不灵了?  然而,技术优势未能转化为市场胜势。有经销商反馈,宇通的车型普遍要比竞品更贵,在当下环境不佳的重卡市场,很多客户对于价格非常敏感,而这一差价足以让他们转身去选择竞品。  宇通一位高管曾表示:“别人卷的时候你跟着卷,你是卷不过的。那只有破卷,卷价值而不是卷价格。”这番表态背后,折射出中国制造业普遍面临的价值困境。  产品好≠卖得好:宇通重卡遇到了麻烦事  在理论上,宇通的选择符合产业升级方向。避免行业陷入恶性价格战,专注于提升产品价值和服务体验,这本该是行业健康发展的正道。然而,在商用车这个极度务实、对运营成本高度敏感的领域,价值主张也需要直接的经济性证明。  业内人士分析,新能源重卡用户的购买决策周期通常不超过3个月,他们需要明确的数据证明:更高的购车成本能否在可预见的时间内通过更低的运营成本收回。正如有人提出的观点,“价值需要价格承载,但更需要时间验证”。宇通的困境不在于坚持高端定位,而在于无法让客户快速验证其价值主张。  产品好≠卖得好:宇通重卡遇到了麻烦事  这种现象背后是新能源重卡行业的发展阶段特征。在当前市场渗透期,客户对新兴技术仍存疑虑,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宇通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保持价值定位的同时,更好地向市场证明其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势。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单纯的价格战确实可能损害行业健康发展。过度的价格竞争可能导致企业减少研发投入、降低产品质量,最终损害消费者利益。宇通坚持价值竞争的理念值得尊重,但需要找到更好的市场沟通方式和服务保障体系,让客户愿意为长期价值支付溢价。  ●超充布局落后行业步伐  当前,新能源重卡行业正迎来兆瓦级超充技术的加速普及。华为等企业积极推进超充生态建设,预计超充联盟今年将推出约55款支持兆瓦超充的重卡车型。而宇通的竞争对手们,如北奔重汽、北汽福田、东风商用车、DeepWay深向、广汽领程、江淮汽车、庆铃汽车、陕重汽、徐工汽车等九家车企纷纷加入超充联盟,抢占下一代技术高地。  产品好≠卖得好:宇通重卡遇到了麻烦事  正如昔日宇通凭借自主研发的睿控E平台,在多年沉淀后展现出能效优势;本次在超充生态上的差异化选择,同样是一场长期博弈。然而超充领域具备显著的联盟效应和标准壁垒,此次布局节奏的差异,其影响未必即时显现,却很可能在未来一至三年逐渐清晰——是再次后发先至,还是错失生态先机,也许在彼时彼刻就已经注定。  ▎结语: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宇通重卡在新能源重卡市场的份额已萎缩至2.33%。宇通重卡的困境,是中国制造业中一个典型的“技术派”遭遇“市场派”的案例。你有技术、有理念、有坚持,但若无法在价格、渠道、服务等环节与市场同频,再好的产品也可能被埋没。新能源重卡战场早已不是“蓝海”,而是“红海”。在这里,要么你用价格换市场,要么你用价值换时间——但时间,从不等人。  产品好≠卖得好:宇通重卡遇到了麻烦事

上一篇:
江淮EV9轻卡:快充18分钟,胜任全场景
下一篇:
F5谢乾屹:为智能汽车打造“数字引擎”,做AI时代车联网的超级网关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