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0901-银行半年报,有哪些变化
发布时间:2025-09-06

  

  01  净息差普遍下滑,预示未来存款利率调降仍是大概率

  从25年半年报来看,净息差较上年普遍性下滑。42家A股上市银行中,民生银行持平,重庆、齐鲁及西安银行略有上行,其余均为压降,降幅在1-24BP。

  

  西安银行净息差1.7%,较上年末上升了34BP。净息差的上升,主要与其加大信贷资产投放,生息资产组合收益率提升,而负债端付息成本下降有关。

  从净息差绝对水平来看,介于1.08%-2.58%之间。

  国有六大行介于1.27%-1.87%之间,其中交行略低,邮储略高,但邮储的净息差下滑相对较大,下降17BP,其余五大行在10BP左右。

  股份行净息差介于1.39%-1.88%之间,民生最低,招行最高。除民生外,其余股份行净息差均为下降,下滑幅度介于2BP-14BP。

  城农商行净息差分化较大,净息差在2%以上的仅常熟银行,2.58%,与其贷款主要投向小微、个人经营贷有关。其次为南京银行、长沙银行,净息差分别为1.86%、1.87%。净息差较低的城农商行包括厦门银行、上海银行及紫金银行,分别为1.08%、1.15%、1.18%。

  总结一下:当前信贷需求偏弱,银行资产端及负债端收益率呈现普遍下行,但资产端下行更快,导致净息差普遍收窄。反内卷背景下,融资需求进一步趋弱,未来存款利率下调仍是大概率。

  02  扩表,但增收难

  从总资产规模来看,25年上半年大部分上市银行仍处于扩表进程中,总资产较上年微降的仅民生银行。6家银行增幅在10%以上,依次为江苏银行、重庆银行、北京银行、西安银行、南京银行及宁波银行,均为城商行。

  与扩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营收和净利润的变化。营收增幅普遍不及总资产增幅,甚至出现扩表但不增收的,如贵阳银行、平安银行,营收下降10%以上;厦门、华夏、浙商及光大营收下降5%-7%之间。

  从净利润的变化来看,净利润增幅在10%以上的5家,即杭州银行、青岛银行、齐鲁银行、常熟银行及江阴银行,均呈现明显的地域特征。从业绩拆分来看,杭州银行净利润主要依赖于拨备释放利润及规模增长,降本亦有正贡献。齐鲁银行净利润增长则主要是资产规模及净息差所致。

  

  净利润同比下降的,主要包括华夏、贵阳、民生、厦门、平银、浙商以及工、建、中行。以华夏银行为例,净利润同比下降7.64%。驱动因素包括:其他非息收入同比下降10.2%,主要受债券市场拖累,债券市场由过往的单边下行改为震荡市,公允价值变动同比下降106%;不良生成率同比上升24.9BP,不良处置加速;净息差收窄。

  总结一下:上市银行普遍仍处于扩表进程中,但增收较难,主要制约因素:净息差下降;债市由过往的单边下行转为震荡市,进而影响非息收入。

  03  从不良率来看,普遍保持稳定。但零售资产质量压力较大

  25年半年报不良率与上年末相比,普遍稳中有降,略有上升的7家,但从不良率水平来看,上述7家除贵阳与民生银行在1.5%左右外,其余均在1%附近或以内。

  不良率在1.5%以上的6家,即兰州银行、郑州银行、青农银行、贵阳银行、华夏及西安银行。其中贵阳银行不良率较上年末上升0.12%,华夏银行持平,其余降幅在0.02%-0.12%。

  相对批发类信贷,零售信贷资产质量压力更大。个人贷款不良率在2%以上的有贵阳银行、重庆银行、华夏银行、渝农银行、兰州银行。

  大量银行前几年号称零售战略,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如平安银行25年半年报显示,零售金融业务营业收入为310.81亿元,占总营收的44.8%;净利润为10.02亿元,在全行净利润中的占比从去年同期的7.0%大幅下滑至4.0%。个人贷款不良率1.27%,较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信用卡不良率下降至2.3%,但消费贷、经营贷不良率仍在小幅上升。从过往的高速增长步入“深度调整核心”。

  总结一下:零售资产质量与就业率、个人收入水平等息息相关,此外过往居民财富大量配置于地产,受地产价值下行而负债刚性,家庭的资产负债表受损。银行零售资产质量一定程度上亦是社会结构性调整的缩影。

上一篇:
核能造福美好生活!2025年核能公众沟通交流大会在湛江举行
下一篇:
中国人寿相关公司新增一项50000.00万元的招标项目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