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耐心资本潜入氢能产业 央地协同模式浮现
发布时间:2025-09-05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发展耐心资本”作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壮大耐心资本”。这也成为推进中国科技创新、全面提升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举措。耐心资本以长期价值导向为核心,具备投资周期长、资金稳定优势,与保险资金、产业基金、国有资本等特点相适应。本报将通过开设专题,跟踪市场探索,挖掘价值实践,寻找耐心资本对耐力产业的托举路径。

  中国氢能联盟不久前发布的《中国氢能发展指数设计及评估》报告显示,2025年,氢能产业各维度指数有望保持增长动能。随着氢能万亿产业不断壮大,寻找新一轮创新密码成为产业发展关键。

  2024年12月,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出台政策措施,推动中央企业创业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相关措施提出:推动国资成为更有担当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中央企业创业投资基金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当前,以股权投资、产业基金为代表的耐心资本正在成为助力氢能产业“爬坡过坎”的重要引擎。央地协同、股权投资等耐心资本模式逐步为企业带来实效、助力产业升级。

  “当前氢能产业缺少优质标的,优质标的关键体现在具备好的商业模式。目前,中国氢能发展的瓶颈在于商业要实现闭环,这也需要投资机构能够助力其中,真正将优质标的遴选出来。”中国氢能联盟副秘书长、同济大学教授马天才向记者表示。

  央国企投资机构下沉地方

  历史上的鄂尔多斯是一座资源型城市,近年来,新能源已经成为鄂尔多斯重要的转型布局产业之一。

  今年4月,位于鄂尔多斯空港物流园区的绿色氢能关键装备检测实证基地示范项目(以下简称“绿氢装备实证基地”),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

  “作为唯一入选项目清单的鄂尔多斯示范项目,绿氢装备实证基地旨在解决我国氢能产业化过程中面临的关键装备性能质量评价方法与标准、检测与认证技术不完善等问题。”马天才对记者表示。这意味着,全国从事相关标准研究的氢能企业,需要在鄂尔多斯拿到标准认证。这也为该地引入氢能产业带来机遇。

  2021年10月,在鄂尔多斯市政府与远景科技集团的共同规划下,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落地蒙苏经济开发区。

  2024年7月,鄂尔多斯新能源研究院正式落户启动,围绕零碳产业园、零碳交通、零碳矿山、零碳算力中心4个应用场景打造示范样本,同时设立实验室及专业化产业基金。

  研究院成立当天,便吸引了鄂尔多斯市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氢能投资有限公司、伊金霍洛旗减碳生态振兴基金会、海德氢能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成都赛科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签约。

  清华大学教授、鄂尔多斯新能源研究院院长杨福源向记者介绍:研究院计划通过一期、二期基金,总共为鄂尔多斯带来超过20亿元的产业投资,带动超百亿元的新能源产业集群。目前,已向市旗两级政府推进引进13家创新企业,覆盖氢能、电动整车、智慧能源、无人驾驶和低空经济等多个重点产业方向,计划投资资金超过1.5亿元。目前,基金正在引入鄂尔多斯重点投资方,包括生态减碳基金会、鄂尔多斯市国投集团等投资企业。

  在杨福源看来,赋能地方产业升级,无论研发团队、技术提供还是资金支持,都需要国家层面支持。“中国氢能联盟通过大赛的形式,将央国企投资机构带到地方,实现央地协同,帮助地方及企业实现商业、应用场景的闭环,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

  近年来,氢能科技成果转化成为央国企投资机构看中的投资重点方向。国华投资开发资产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华资管”)为此已设立一只规模为2亿元的国能(陕西)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基金。

  据国华资管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基金是国家能源集团以“央地合作”方式落地的首只科转基金。国家能源集团下属中国神华和国华投资合计出资70%,陕西省级和区级引导基金合计出资30%,国华资管担任基金管理人。基金主要围绕国家能源集团“煤火风光水、化油气氢核”能源谱系加大创新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截至目前,基金已储备氢气检测、储能材料等十余个项目。

  “我们借助合资合作、股权投资、产业投资、装备销售、投资运营等多种合作模式,与央国企能源平台、地方能源集团、产业基金、产业链企业等主体开展合作。”围绕央地之间合作模式,青岛阳氢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注意到,今年,鄂尔多斯政府还成为“2025年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决赛”主办方之一。

  中国氢能联盟秘书长、国家能源集团氢能事业部主任刘玮在上述大赛上对记者表示,近年来,中国氢能联盟已经与13家区域氢能组织和15个地方氢能园区开展协同与合作,得到了33家投资机构包括国资的基金还有民营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我们通过前3届比赛,已经累计帮助企业对接了20多亿元融资金额,目前已经有2家参赛企业实现上市。”

  《2024氢能“专精特新”投融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上述33家投资机构包括国华资管、中车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等,其中,国华资管目前管理基金3只,分别为150亿元北京国能工融强链股权投资基金、100亿元北京国能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和2亿元国能(陕西)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基金,累计基金管理规模252亿元。

  资本关注被投企业中期核心指标

  记者采访了解到,伴随氢能产业崛起,近年来不少资本也盯上了初创型氢能企业,部分氢能企业为了满足资本需求,也出现了盲目扩大生产线、拉高产品销售数额,最终导致产品研发投入不够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耐心资本的支持和投资显得至关重要。

  保时来新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时来科技”)是苏州的一家独角兽企业,主要从事绿氢制备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公司此前已经得到了招银国际资本、东方富海等资本方的投资。“经过3年运营,我们每年营收基本实现翻番增长,今年营收预计在1.5亿元至2亿元,2026年预计达到4亿元,争取3年后实现IPO,此次来参赛的目的也是寻找合适的资本,计划融资金额是1亿元。”

  根据前述措施,中央企业创业投资基金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以具备硬科技实力的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创新企业为主要投资标的,长期支持陪伴科技创新企业成长壮大,中央企业创业投资基金存续期最长可到15年,较一般股权投资基金延长近一倍。

  《报告》显示,2024年,近70%的氢能企业上半年营收规模在千万元以下,这反映出多数企业处于起步阶段。结合氢能企业特点,国华资管相关负责人表示,多数氢能企业的投资需要“全生命周期”。目前,国华资管正通过“科创+产投+并购”基金全谱系进行科技孵化、产业投资和控股收购。

  中国华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股权投资部总经理助理钱一磊介绍说:“全球绿色燃料中,氢能具有不可替代性。目前,华能集团已设立10亿元的科创基金,对于符合集团战略方向的氢能企业进行投资。”

  对于投向的领域和标准,钱一磊认为,要从两点进行考量和设计:一是从政策制定投资标准,二是从场景设计投资方式。

  “政策上,两部委出台的文件是我们投向的基本原则,也是集团‘科技+产业+金融’的三轮驱动的发展战略。”钱一磊表示。

  对于如何设计及使用科创基金,钱一磊透露,作为耐心资本,更看重的是企业的中期核心指标,包括市场份额占据、企业经营情况、产业链是否完备等。“因为氢能市场还没有形成绝对巨无霸型企业,企业之间的差距不大,随着产业规模逐年加大,如果应用场景、创业模式、技术环节不能形成闭环,那么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

  “在投资模式上,会选择一两家重点企业在一级市场增资,股权占比在15%左右,进行孵化。”钱一磊透露。

上一篇:
分红险大热 头部公司增长明显中小险企现“零分红”
下一篇:
私行竞逐“家办+信托” 家族财富管理转型谋变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