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重庆农商行:科技赋能反诈精准预警 警银联动守护资金安全
发布时间:2025-09-05

  反诈工作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数字经济加速发展的背景下,银行业等金融机构正以科技创新推动提质增效,全面提升电信网络诈骗“资金链”精准治理水平。作为重庆本土最大的地方金融机构、全国首家“A+H”股上市农商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重庆农商行”)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构建智能化风险防控中枢,针对不同交易场景特征实施靶向防控,形成一套预警精准、响应迅速的反诈风控体系。在上级监管部门及市反诈中心的指导下,持续深化联防联控机制建设,推动全行反诈工作从传统“单兵作战”向“多跨协同”模式转型,构建形成了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警银联动响应闭环。

  精准识别电诈工具人,斩断涉诈资金链条

  近日,客户唐某收到银行卡被暂停非柜面业务的短信,便来到重庆农商行两江分行龙头寺分理处咨询,要求解除管控并办理取现。工作人员发现该账户当日触发了系统预警,随即对客户开展尽职调查,客户称是外地朋友还款,工作人员结合账户交易特征进行更深入的核实时,唐某却含糊其辞。随即工作人员将该异常信息推送至两江新区反诈中心,接线民警初步判断该账户异常,并立即出警进行上门核实。民警到达网点对唐某开展调查,证实唐某欲取现的10万元正是受害人转入的资金,民警遂将唐某带走开展进一步调查。

  近年来,重庆农商行以“科技+人工”双轮驱动为核心,形成了一套涉诈资金实时拦截风控体系,通过系统精准预警、人工审慎核实、警银联动处置,成功斩断多条涉诈资金转移链条。仅2025年8月,重庆农商行就成功拦截类似案例30余起,涉诈资金240万余元。

  靶向定位潜在受害人,筑起资金安全“屏障”

  据了解,重庆农商行风控系统的“火眼金睛”除了体现在对电诈工具人的精准识别和拦截上,还聚焦于潜在电诈受害人的准确定位上,实时预警并采取紧急保护措施,是对客户资金的温情守护。

  近日,重庆农商行风控系统预警客户黄某手机银行操作行为异常,疑似正遭遇“屏幕共享”电信网络诈骗。为防止账户资金损失,系统对该客户手机银行部分资金交易功能采取了紧急保护性措施,开户机构重庆农商行綦江支行东城分理处工作人员接到预警指令后,立即与黄某进行联系,但黄某电话始终无法接通。事态紧急,网点立即启动警银联动协作机制,綦江区反诈中心调动多方资源全力联系受害人及其家属,最终成功联系上客户的儿子,此时老人正被诈骗分子诱导开启手机屏幕共享,将账户内14万元定期存款转为活期,因系统第一时间限制交易功能,警银联动处置及时、措施果断,账户内14万元资金得以完整保全。

  据悉,这只是重庆农商行成功守护客户“钱袋子”的一个剪影,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近年来,重庆农商行深入开展涉诈行为倒查和分析,针对“屏幕共享”“远程控制”等常见犯罪手法实施技术反制,有效识别并拦截异常操作行为。最新数据显示,自2025年8月以来,重庆农商行智能风控系统已成功拦截诈骗分子企图通过“屏幕共享”诈骗客户案件29起,成功保护客户资金551万余元。

  “接下来,重庆农商行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及上级监管部门有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部署要求,打好‘技防+人防’组合拳,加大科技投入,完善智能风控体系,深化警银联动协作机制,全力守护群众资金安全,为重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更大的金融力量。”重庆农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上一篇:
业绩远超预期,新华保险拟分红20亿
下一篇:
打工新鲜事儿丨取消超时扣款、缴纳社保、扩大新职伤试点……新就业群体迎来好消息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