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9月车市该翻篇了
发布时间:2025-09-05

  谁都知道,未来五年将是中国汽车市场的洗牌期和终局战,但日子是一天一天过的。送走 8 月,9 月又该翻篇了,但叠加成都车展、二季度财报和新车频发的 8 月,值得说道说道。

  关于 8 月的销量,绝大部分出炉,除了或亮眼或暗淡的数据,有一些很有意思的点和无法回避的事实。

  新势力的,最重要的一点是,集体逼近盈利平衡点。

  新势力分盈利的和没盈利的,绝非调侃。从半年业绩数据来看,新势力车企正集体逼近盈亏平衡线。继理想、赛力斯、零跑汽车后,四季度盈利阵营有望进一步扩大。

  "厂二代"则普遍亏损收窄,但要想盈利仍有一定难度。

  能盈利的背后是销量的支撑。这里面,蔚来在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李斌给出四季度月交付 5 万的数据和盈利的目标,如果实现,将是新势力历史上唯一一个以纯电实现单月交付 5 万辆且盈利的汽车品牌,意义重大。

  自主大厂二代 8 月销量普遍上涨,极氪科技在 8 月的整体销量达 44843 辆,同比增长 10.6%,环比增长 1.5%;岚图汽车 13505 辆,同比增长 119%;阿维塔 10565 辆,同比增长 185%。奕派科技 29118 辆,同比大涨 62.39%,环比增长 4.89%。

  除了销量增长,没盈利的车企如小鹏、小米和蔚来也磨刀霍霍,把盈利目标的时间节点锁定在下半年。按罗永浩对谈何小鹏的聊天,新势力谁也没有完全拿到船票,"没有哪一家敢说一定能爬出来"。

  关于华为,不得不单列说。

  销量对目前的鸿蒙智行而言,属于稳态或者说常态,但成都车展透露的信号更为明确。

  一是不出所料,自主包馆的豪迈,也将在华为身上上演。3 号馆成为鸿蒙智行的天下,在不远的将来鸿蒙智行也可能包馆,这当然不是一项行为艺术,而是妥妥的商业行为。

  二是车企"含华量"还在进一步上升,尤其是智能辅助驾驶目前已经坐稳三分天下的局面。

  集齐五界和迭代至 HUAWEI ADS 4.0 的华为,2025 年 9 月进入一个新周期,新周期的关键词只能是一个,增长或者是无限增长。

  这意味着,当下的同质化竞争加剧,固态电池搅动风云已处在酝酿中,终局还未到来。

  再来说说技术路线和走势。

  先说结论,增程汽车的市场正在降温,"油箱+电池"的增程路线在经历高峰后继续回落,由原来的"利器"逐渐转场为重要补充。

  2021 年-2124 年,增程车型成为新能源车市场中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之一。而今,苦熬多年的纯电终于不再被增程全面压制,与此同时,车企集体攻入理想大本营,纯电的赛道早已今时不同往日,理想汽车可得当心。

  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2025 年 7 月,增程汽车销量为 10.2 万辆,同比下滑 11.4%;与之相对的是,纯电动汽车同期销量同比增幅高达 24.5%,两者市场走势呈现明显分化。

  不出意外,8 月将继续延续这一变化曲线。

  这个时候,能更好的理解为何乐道 L90 几乎成为要改变蔚来处境的一款车,这辆纯电大三排是蔚来熬成的。显然,时机太重要了。

  "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考虑个人的奋斗,也要考虑时代的进程"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将继续上升。

  关于合资新能源,这是过去几年一直被诟病的点,市场表现也配得上他们被屡屡质疑。然而,东风日产 N7 给了合资企业一个标准样本。东风日产 N7 从周销 1600,到 2700,到 8 月销量破万,且能成为紧凑型纯电轿车的前 3 名,可谓划出了一个完美曲线。

  但整体上,合资新能源还未出现与 N7 并列的爆款产品,自主品牌势头已是势不可挡。

  自主四强,有终于开花结果的宿命感。

  比亚迪汽车 8 月销量 37.36 万辆;

  吉利汽车 8 月销量 25.01 万辆,同比增长 38%;

  奇瑞集团 8 月销量超 24.27 万辆,同比增长 14.6%;

  长安汽车 8 月销量 23.3 万辆,同比增长 24.59%。

  但比亚迪的增速放缓,净利下滑。近日,有外媒消息称,比亚迪已经将其 2025 年销量目标从之前的 550 万辆,下调至 460 万辆,下调幅度达到 16%。

  当然,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安,这四家各有各的杀手锏。比亚迪有王牌家族,吉利有吉利银河,以及领克 900 上市 3 个月交付量破 2 万辆,奇瑞汽车有 50%的出口量和捷途品牌。新央企长安汽车较为均衡,出口、新能源、自主都在发力。长城汽车销量 8 月在 12 万辆,距前四差距拉大。

  看上去,没点杀手锏,要想在自主品牌力进到 TOP4,那可是比登天还难。

  上汽集团也是需要单列的。

  从 8 月销量、成都车展以及二季度财报来看,上汽集团是越来越好。8 月数据显示,上汽整车销量达 36.3 万辆,同比增长 41%,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双双大涨。

  有没有觉得,上汽有让人大开杀戒的感觉。

  这家中国最大的车企,绝不仅仅是几个爆款车的结果,是体系、组织结构、变革的勇气、技术路径调整等全方位改革的结果。比如全新 MG4 起售价 6.58 万,半固态电池杀入 10 万元。

  这一点,从成都车展也能看出一二,产品端的发力有目共睹。新一代智己 LS6、尚界 H5、荣威 M7 DMH、全新 MG4,奥迪 E5 Sportback、全新凌渡 L、别克全新 GL8 陆尊等重磅新车悉数登场。

  从财报来看,今年上半年,上汽实现合并营业收入 2995.9 亿元,同比增长 5.2%;归母净利润 60.2 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 54.3 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 432%。

  至于 BBA、二线豪华品牌,8 月销量尚未全面公布,但综合 7 月销量表现,不下滑便是超预期。换句话说,BBA 不仅结束了在华的好日子,还处在深度调整中,需要时间给出答案。这里面,也包括保时捷,成都车展缺席。

  即将开展的慕尼黑车展,宝马集团官宣其首款新世代量产车型宝马 iX3 将于展会上亮相。董事长齐普策不忘强调,"中国是全球汽车行业技术竞赛的决胜场——人工智能(AI)在中国得到了广泛普及。"这也预示了全新 iX3 对中国市场的量身打造,这是深度调整的必经之路。奔驰、奥迪大体同样如此。

  汽势观:9 月车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暴走的、离开的、翻篇的。

上一篇:
中海油服-完井液用加重剂甲酸钾\\HCOOK年度采购 (1+1+1年,寄存寄售)
下一篇:
解码浙江科创产业带⑩:一阵风一缕阳光如何点亮地球?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