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销量回升、股价冲高、科技突围:上汽的“教科书式剧本”如何上演?
发布时间:2025-09-03

    总编|张克环  编辑|张俐  作者|桑田  来自汽湃(GREATAUTO )的报道  新能源与智能化的浪潮裹挟而来,中国汽车产业正被迫驶入未知的深水区。在产业转型的迷雾中,方向往往比速度更重要。    当前车市正面临格局的重塑,上汽也面临着转型的压力。从 2024 年开始,上汽开始加速变革。销量回升、利润反弹、资本市场重新聚焦、智能化与新能源战线上动作频频,这些都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指向一种趋势:上汽正在经历一次真正的重生。  这不仅是一家企业的转折,更是中国汽车产业的一个象征。它告诉外界:即便在迷雾中航行,巨轮依然可以转舵,并在新的航道上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从低谷到反攻:上汽的复兴样本    在低谷中找到出路,才是真正的企业韧性。2024 年的上汽集团一度承受着巨大的挑战。然而,仅仅一年光景,上汽的回答已然彻底改写了行业预期。2025 年上半年,上汽集团累计销量 205.3 万辆,同比增长 12.35%,完成全年目标的 45.61%,在央国企阵营中位列第一。更惊人的是盈利质量的改善:归母净利润 60.2 亿元,同比增长 432.2%,扣非后依旧保持高增速。现金流的大幅增长,则为后续发力夯实了基础。    这一增长势头在 8 月得到延续,当月销售整车 36.3 万辆,同比增长 41%,环比增长 7.7%,实现单月销量同比"八连涨";1-8 月累计实现整车批售 275.3 万辆,同比增长 17.9%,终端零售交付达到 294.3 万辆,同比增长 5.2%,产销存结构持续优化。  从跌落谷底到迅速反弹,上汽不是靠侥幸,而是靠结构性的改变。它没有沉溺于抱怨,而是选择提灯前行,用决心和执行力重新点亮航路。这种力量,才是传统巨头最值得敬畏之处。  过去两年中,上汽进行了多轮组织架构调整,决策链条缩短,资源配置更集中。集团的传统印象正在逐渐被打破。    尚界登场:合纵连横的信号弹    2025 年 8 月 25 日,尚界 H5 开启预订,仅一小时订单突破 2.5 万辆、18 个小时突破 5 万辆……这不仅是产品本身的成功,更是象征意义上的转折点。上汽与华为的合作,打破了外界对两大巨头"不可能结合"的猜测,用一个崭新的品牌,兑现了技术与产业的互补——作为鸿蒙智行旗下"五界"中首个面向 20 万级主流市场的产品,尚界 H5 具备了上汽和华为的强基因重组,既有上汽 70 年造车底蕴带来的品质与安全,又有华为鸿蒙智行智能出行解决方案,上市即搭载华为 ADS 4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可以说是下半年最值得期待的新车之一。    尚界不是"跟随者",而是"破局者"。它在华为鸿蒙智行五大品牌中,资源配置最强、覆盖人群最广。资本市场早早嗅到信号,在尚界 H5 发布前后,上汽股价也冲高至年内新高——华为的渠道与技术,上汽的制造与体系,共同孕育出的尚界,像是一枚重磅炸弹,击碎了"传统车企不懂智能化"的刻板印象。    尚界,可以说是上汽向外界释放的"信号弹":上汽不惧改变,也不会迟疑。这种战略上的底气,正是上汽新管理层带来的全新气象。    自主崛起:厚积薄发的主力军  如果说尚界是"破局之矛",那么上汽大自主就是"立身之盾"。    2025 年 8 月,上汽自主品牌销量达 23.2 万辆,同比增长 49.5%,1-8 月自主品牌累计销量达 175 辆,同比增长 26.3%,占公司销量比重达 63.6%,较去年同期提升 9.7 个百分点。新能源板块更是交出亮眼答卷:8 月销售 13 万辆,同比增长 49.9%,环比增长 10.7%;1-8 月累计销售 89.3 万辆,同比增长 44.4%。  更值得注意的是,智己、飞凡、荣威、MG 等品牌在细分市场都找到了新的增长空间。    今年上半年,上汽陆续推出荣威纯电 D6、全新智己 L6、宝骏享境等多款新品,持续丰富产品供给,并进一步强化"长续航、智能操控、安全品质"等品牌标签,努力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下半年,随着全新 MG4、荣威 M7 DMH、智己全新 LS6 等大量优质新品将陆续上市,凌厉的产品攻势与满足全场景需求的新产品矩阵,或将助力上汽集团在下半年维持月销量连涨态势,进一步巩固头部优势。    8 月销量大增,不仅意味着市场回暖,更是上汽体系竞争力全面提升的证明。销量不是堆出来的数字,而是结构优化、产品打磨、渠道协同的综合结果。  自主崛起,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数年厚积薄发。如今,这股力量,正在让上汽的未来变得更有张力。    合资突围:上汽前行永远的"压舱石"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合资车企似乎成为了中国汽车产业的"保守派"代名词。外界普遍唱衰:市场份额被蚕食,新能源转型迟缓,甚至连品牌的影响力都在逐渐消解。但上汽却在这种低迷声中,写出了一份反常规的答卷。    上汽奥迪推出 E5 与 A5L Sportback,不仅丰富了电动车阵容,更重要的是,让"上汽奥迪"这个此前颇显冷清的名字,再一次成为行业的热词。就连高端车市的风声水起,如今也能听见上汽的脚步声。    至于别克至境 L 的到来,则更是一枚震撼弹——这不仅仅是一款新车,而是上汽与通用在高端新能源市场上的一次战略宣言。它传递的信息很清晰:合资车企不再只是守着传统阵地,而是要与自主品牌在未来市场中真正正面交锋。  事实证明,合资过去是,现在和未来也依然是上汽的"压舱石"。这艘巨轮在新能源与智能化的激流中,能够保持稳定前行,靠的正是这些经过时间淬炼的合资板块。所谓"合资 2.0 时代",已经从单纯的产品引进,转向共同探索新能源和智能化未来的深度合作。过去,合资是上汽的支撑点;现在,合资更是上汽在转型浪潮中的稳固支点。可以说,合资正在从"守城"转向"开疆"。    全球化新征程:欧洲突破与东盟扎根  上汽的破局,不仅仅在中国市场。    8 月海外市场再传捷报,单月销售 8.8 万辆,同比增长 10.5%;1-8 月累计销售 66.4 万辆,同比增长 2.3%。其中,上汽 MG 前 8 个月在欧洲市场终端交付 20 万辆,同比增长 20%,成为欧洲市场销量最好的中国品牌。  当前,上汽的出海布局已形成层次分明、优势互补的多车型方阵,各车型在差异化市场定位中形成战略协同。MG 作为先锋部队深耕欧洲市场,多款车型表演出色。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凭借 MG3 Hybrid+、MG HS 和 MG ZS Hybrid+等混动产品矩阵,MG 品牌在欧洲市场终端交付超过 15 万辆,实现两位数增长。同时,五菱新能源在印尼微型电动车市场占据重要份额,智己两款全球战略车型也将登陆欧洲市场……    海外市场的意义,不仅在于销量,更在于验证体系竞争力。研发、生产、供应链、渠道,全链条走出去,才是真正的"全球化"。面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等新型贸易壁垒,上汽集团加速推进从"产地销"向"销地产"的战略转型,建立应对地缘政治风险的防火墙体系。这一路径正在证明:中国汽车可以不依赖别人,而是凭实力在全球竞争。  "不是去适应,而是去引领",这是上汽国际化最直白的写照。    科技跃迁:智能化与电动化的双引擎    在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智己汽车与上汽友道智途双双获颁上海市首批 L4 级自动驾驶示范运营牌照。至此,上汽成为行业唯一一家同时在乘用车与商用车领域拿到"无驾驶人牌照"的企业。  更值得关注的是,上汽的智能化并非停留在实验室,而是逐渐进入商业化阶段。这意味着,智能驾驶从概念到现实,正在为上汽带来新的增长点——智己 Robotaxi 累计订单已超 30 万,自动驾驶里程数百万公里。这不是实验室里的 PPT,而是真实的市场运营。    而在固态电池领域,MG4 已率先搭载半固态电池量产上市,华域汽车收购上汽清陶股权,更是进一步夯实了未来量产的基础。  智能化与电动化,是资本市场最炙手可热的赛道。上汽用实打实的突破,击碎了"传统车企不懂科技"的偏见。上汽或许不善于打造 PPT,而是扎扎实实做技术成果的兑现者。  结语  2025 年还剩 4 个月,从新产品、到新技术,上汽手中还留着不少好牌。而整个业界,也因此对上汽充满了信心。  未来,行业竞争只会更激烈,但上汽已经学会了如何在风雨中握紧船舵——接下来,它要面对的,不仅是销量和利润的增长,更是一个关于信任、关于能力、关于时代担当的全新航程。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法律顾问  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姜磊律师  

上一篇:
厦门二十一部门联动推八十余项“质量月”活动
下一篇:
深圳证监局推动券商赋能科创企业发展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