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万科巨亏119亿后动刀!撤5大区域,强管控能解亏损困局吗?
发布时间:2025-09-03

  万科上半年119.5亿净亏损的财报寒意还没散,架构调整的大刀就已经落下。8月25日的中期工作会议上,这家成立30多年的房企扔出了颗“炸弹”:

  5大区域公司平台全部撤销,换成16个地区公司不说,集团总部还专门设了13大管理中心,直接把管理链路拉成“集团—地区”二级体系。这是深铁入驻后万科最彻底的一次组织人事变革,也是它史上少有的架构巨变。

  行业下行期,头部房企都在往“总部强管控+区域精简”的路子上靠,万科这步棋看着是踩准了精细化管控的趋势。毕竟财报摆着,上半年1053.2亿营收同比降26.2%,净亏损同比跌21.3%,每股1.01元的亏损让股东们坐不住。想靠压缩决策链条提统筹效率,这逻辑听着没毛病,但真要落地,麻烦可能比想象的多。

  要知道房企做决策,区域市场的敏感度比什么都重要。比如某个城市突然出了土拍新规,以前区域层面可能当天就能出应对方案,现在要等总部审批,这个时间差里会不会丢了机会,这是很多人都在犯嘀咕的。

  而且集权式的二级管控,它是否真的能实现组织变革目标,这一点上,大家心里都没底。总部想把权力收上来搞统筹,但地区公司以往积累的本地资源和应变能力,会不会在强管控下被削弱,这事儿谁也说不准。行业里不是没有前车,有的房企搞总部集权,最后变成总部忙得脚不沾地,区域却因为没权限不敢动,明明看到市场机会却抓不住,反而让业绩更糟。

  万科现在的处境,说白了是背水一战。

  119亿的亏损窟窿不是靠调整架构就能马上填上的,强管控只是第一步。总部的管理能力要跟得上新增的权责,地区公司的积极性也不能被摁下去,这中间的平衡比走钢丝还难。毕竟市场的寒意还没过去,购房者信心没回来,就算决策链短了,要是拿不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再强的管控也没用。

  地区公司以往积累的区域市场敏感度,会不会在总部的强管控下,一点点被磨掉,这谁也说不准。万科这次动刀,到底是破局的开始,还是又一次冒险,现在还没法下结论。只能说,强管控能不能解亏损困局,不是靠开会定个架构就能有答案,得看后续总部和地区能不能真正拧成一股劲,还得看市场给不给机会。

上一篇:
京东与奥普深化战略合作
下一篇:
平安翻脸了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