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ESG解读|顺丰员工2亿股激励达成难度低,中小股东陪绑,需背数亿元“摊销债”
发布时间:2025-09-03

  资料来源:顺丰控股2025年半年度报告

  编者按:ESG年报解读为搜狐财经及价值公司100联合发起的针对各公司ESG报告披露情况的解读专栏。

  参考上交所《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港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守则》等文件,搜狐财经迭代完善各行业ESG测评体系标准,并以最新标准为依托,以2024年公司ESG报告为主要数据来源,对公司环境资源、社会责任及公司管治进行了评价。

  本文为“顺丰控股”篇。

  

  8月29日至9月2日,顺丰控股A股股价从每股47.92元跌至每股41.82元,累计跌幅达12.73%。其中,8月29日跌7.91%,9月1日跌3.97%,9月2日跌2.29%。同期,港股股价也大幅下挫,8月29日跌11.62%。市值则蒸发超300亿元。

  截止9月3日收盘,顺丰控股微涨0.50%,收于42.03元/股。

  资料来源:Wind

  与同期深证成指微跌相比,顺丰控股的跌幅明显超出市场预期。

  根据顺丰控股近期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数据,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68.58亿元,同比增长9.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38亿元,同比增长19.37%,虽然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增速仅为9.7%,低于净利润增速,但依旧无法作为股价大跌的原因支持。

  从顺丰控股近期消息看,可能的原因在于8月28日晚,顺丰控股披露了为期9年的“共同成长持股计划”,该计划被市场普遍解读为负面。

  此外,美国于8月29日正式取消800美元以下进口包裹的免税政策,这将增加顺丰控股的国际业务成本。

  

  顺丰持股员工零出资,利润受侵蚀股东买单

  引起广泛讨论的顺丰控股“共同成长”持股计划旨在实现核心人才与公司长期价值绑定与共同成长。

  资料来源:顺丰控股“共同成长”持股计划(A股)管理办法

  股票由公司控股股东明德控股赠予,总数不超2亿股。明德控股由董事长王卫持股99.9%,截至二季度末,其合计持有上市公司53.32%股份,此次赠予约占王卫所持股份的4%。这些股份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将在计划存续期内一次或分多次过户至持股计划名下。

  涵盖董监高、核心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人员,包括收派员、运作员等基层员工,体现了广泛的覆盖性,致力于调动公司各层面员工的积极性。

  员工无需出资即可参与。公司发放“虚拟股份单元”,并依据授予价格的增值情况计算最终发放的股份数。

  该持股计划被认为是“员工受益,股东买单”。首先,即便股票来源是股东无偿赠与,上市公司仍要在费用端“买单”。以2025年为例,计划授出约8114万份虚拟单元,对应当年摊销费用约4.25亿元,这笔费用会在未来9年逐步摊销。

  从利润表角度看,它属于实打实的成本,会持续侵蚀公司利润,这意味着在公司整体盈利中,用于分配给股东的利润会因这部分费用的存在而减少,也就相当于股东在为员工获得的激励“买单”。

  此外,该持股计划的公司层面业绩考核仅要求“授予当年度净利润增长率为正”,这一门槛相对较低。这可能使得员工获得激励的难度降低,即使在公司业绩增长幅度有限、未能达到股东预期的情况下,员工依然有较大机会获得股份激励。

  另外,市场对该计划反应过激,“当期利润质量”与“未来利润弹性”被同时质疑。反映在股价上,即股价短线下跌。而股价下跌直接损害了股东的利益,员工却依然能按照计划获得激励股份,所以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在该计划下是员工获得收益,股东承受损失。

  

  持股计划强化员工权益,股东忧利润被侵蚀

  顺丰的“共同成长持股计划”对其在员工权益、股东权益方面的ESG实践产生了多维度影响。

  持股计划在《顺丰控股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提到的员工权益保障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员工与公司的利益共同体关系。如报告中提及员工多元化评价体系、薪酬福利保障等措施,而持股计划让员工在经济利益上与公司发展更紧密结合,员工能直接从公司的成长中受益,这是对员工权益的一种深度保障和提升,体现了公司在经济回报方面对员工的重视,符合ESG实践中对员工权益的经济维度关注。

  资料来源:顺丰控股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

  在《顺丰控股2025年半年度报告》中,公司业务发展依赖员工的积极投入,持股计划促使员工主动关注服务质量、积极反馈问题、优化工作流程,提升了组织的“软实力”。这种内在动机的激发,使员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公司运营中,在保障自身权益的同时,也推动公司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提升公司整体的ESG绩效。

  但从股东权益的角度来看,中小股东对“共同成长持股计划”感到失望,甚至认为是利空,可能会降低他们对公司在股东权益保护方面的信任。

  中小股东可能会对公司的决策产生质疑,认为公司在制定员工激励计划时,会对未来利润造成侵蚀,没有充分考虑股东的利益,导致他们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信心不足。

  根据《顺丰控股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公司旨在通过差异化、多元化的长短期激励机制,使核心人员与股东、公司的利益保持一致。“共同成长持股计划”本应是这种激励机制的一部分,然而中小股东的失望表明该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可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未能让他们感受到利益的一致性。

  此外,顺丰在报告中强调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公平对待所有投资者。但此次股民对持股计划的负面反应,或体现公司在信息沟通上存在不足,没有充分向股东解释该计划的目的、意义和对股东权益的积极影响,导致股东产生误解,这与报告中信息披露的要求不符。

  

  美取消800美元包裹免税,顺丰海外业务或受冲击

  除“共同成长”持股计划外,8月29日美国取消“价值800美元以下进口包裹免税政策”,或直接导致全球物流成本上涨30%-50%,也将对顺丰控股的海外业务造成影响。这也是近几天顺丰股价大跌的诱因之一。

  顺丰的供应链及国际分部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约为3.0亿元,较去年同期减亏48.47%,对政策变动的敏感度极高。

  政策调整后,多国邮政暂停对美包裹服务,导致跨境电商订单量锐减,顺丰作为国际物流服务商,短期内恐难以转嫁关税成本,业务收入和利润预期被直接削弱,市场对其未来业绩的担忧情绪也将上升。

  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剧客户对高弹性供应链的需求,也促使顺丰凭借自身优势进一步优化供应链管理。在国际业务中,顺丰通过加密全球航空网络、升级清关能力、拓展海外仓储等举措,提升跨境履约能力,满足客户高品质的跨境快递与供应链需求。在新政策背景下,顺丰需对供应链管理进一步强化。

  此外,新政策实施使得顺丰在运营过程中投入更多资源以确保合规。企业需强化科技水平,提升末端服务能力,增大人力资源投入,这无疑增加了运营成本。若出现违规行为,还可能面临罚款、声誉受损等风险,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与报告中强调的合规运营重要性相符,但也凸显了新政策下合规风险和成本的增加。

上一篇:
共绘经济“新蓝图” 建行衡阳市分行做实金融“五篇大文章”
下一篇:
龙湖集团高质量发展:负债下降保持盈利 经营性业务表现亮眼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