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陕煤集团小保当矿业:同心同向同力,全国首个国产化中厚煤层450米超长智能综采工作面的背后力量
发布时间:2025-09-03

  煤炭是保障我国能源供给的“压舱石”和“稳定器”,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煤炭作为一次能源的主体地位不会改变,仍肩负着保障能源安全的重任。我国煤层赋存条件的复杂化导致煤炭开采发展不平衡,如何实现“非优质”资源的安全、高效和高产是亟须解决的问题。特厚煤层依托厚度优势实现了年产千万吨的目标,但2~3m中厚煤层在我国分布广泛,其赋存条件的天然劣势限制了产量和生产效率的提升。为大力推进矿井智能化建设,提高回采率,降低掘进周期,提高巷道利用率,小保当矿业公司从智能矿井建设到国产化高端开发,从工业性试验到高效生产,以协同共进之势带动中厚煤层条件下智能化开采模式的重大突破与技术变革,升级“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靓丽名片。

  目标上同心同向,共绘国产智采新蓝图

  项目伊始,小保当矿业公司便锚定一个清晰而宏大的目标:攻克中厚煤层超长工作面国产化智能开采空白,打造安全、高效、智能、绿色的行业标杆工程。这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基于对行业痛点与国家战略的深刻洞察。

  直面行业瓶颈:传统中厚煤层工作面长度多在200~300米,频繁搬家倒面(约6-8个月一次),效率低、成本高、风险大。450米超长设计可显著延长推进长度,减少搬家次数,迈向“一井一面”集约生产。

  响应国家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现代化煤炭产业体系,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也是推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实现关键核心装备的国产化替代,更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一环。

  践行企业使命:长久以来,小保当矿业公司以集团“18765”战略新目标和“四种经营理念”工作要求为指引,以“建设世界一流煤炭企业”为愿景,全力打造集采、掘、机、运、通为一体的全系统智能化矿井,积极推动以国产化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促进先进产能释放,先后获得“国家级智慧型矿井建设项目”“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等荣誉称号,带着这份荣誉,小保当人奔跑逐梦、奋楫争先,用坚守和奋进书写时代答卷。

  目标一经确立,便成为凝聚公司上下意志的“定盘星”。从决策层到一线职工,从技术研发到生产保障,从战略规划到资金投入,所有力量都向这个共同目标聚焦。公司党委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核心作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统一思想、明确路径、解决难题;各业务职能部门自觉将本项目列为“头号工程”,主动认领任务,打破部门壁垒,做到“一把手”带头、“一盘棋”推进、“一股劲”落实,形成团结奋进的强大合力。

  行动上同频同行,协同攻坚奏响交响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面对二号煤矿超长工作面主采煤层属中厚煤层,厚度变化较大且规律性明显,煤层结构简单,煤类较单一的客观现状,小保当矿业公司以“高效协同增效”为根本,组织国内外知名供应商、服务单位开展人员、技术、服务“三下沉”,为实现技术装备自主化、国产化,彻底解决国外装备配件“卡脖子”难题提供了坚强保障。

  顶层设计的“强引擎”: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专项领导小组,下设地质保障、装备国产化、智能化系统、安装调试、安全保障等多个专业工作组。领导小组定期调度、靠前指挥,确保资源最优配置与问题高效解决;各工作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建立日协调、周总结、月考核的闭环机制。

  产学研用的“大协同”:小保当矿业公司联合中国煤科开采研究院、天地科技、郑煤机、西煤机等国内顶尖科研院所和装备制造企业,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攻关联合体,针对450米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超大采高液压支架稳定性、超长工作面智能控制与协同等核心难题,开展“定向爆破式”联合攻关。在支架领域,与郑煤机共同研发世界首套适应1.8米采高、支护强度达1.2MPa、工作阻力超过2万吨的超大采高强力液压支架,攻克了结构强度、电液控制精度等关键瓶颈;在采煤机领域,西煤机定制开发了大功率、大截深、高可靠性的智能化采煤机,三机配套(刮板机、转载机、破碎机)由国内企业担纲,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智能系统集成领域,与北京天玛、华为等技术伙伴深度合作,构建了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全工作面、全流程、全要素”智能控制系统,打造了工作面设备“一键启停”、采煤机记忆截割、液压支架自动跟机移架、三机协同联动、设备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视频智能监控与AI预警等核心功能,实现了从核心主机到关键元部件的100%国产化替代,“感知-分析-决策-执行”的智能闭环。

  全国首套450m超长综采工作面,是一项涉及地质、装备、系统、控制、调试的全链条复杂工程。小保当矿业公司以高效组织与协同,奏响行动同频同行的乐章,实现了从设备进口到全国产化、产能从3-4Mt/a到12-13Mt/a、工作面装备总装机功率从7500kW到9380kW的转变,更是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鉴定认为,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有在全国推广应用的典型价值和示范效应。

  落实上同力同为,责任担当铸就非凡

  蓝图化为现实,目标落地生根,最终依靠的是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的“同力同为”。小保当人将责任与担当融入血脉,以超常的付出确保了项目的圆满成功。

  责任层层压实:项目执行严格推行“清单制+责任制”。将总体目标分解为数百项具体任务清单,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时间节点和验收标准。建立“红黄蓝”预警督办机制,对进度滞后或风险点实时预警,确保压力传导到位、责任落实到底。

  安全环保筑基:超长工作面带来新的安全挑战。公司坚持“不安全不生产”,投入专项资金升级安全监控系统,引入高精度微震监测、光纤传感等先进技术,实时感知工作面矿压与围岩变化;制定专项风险辨识清单和管控措施,强化顶板、瓦斯、设备防护等重点环节管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配套建设智能化矸石充填系统、矿井水深度处理设施,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实现了智能开采与生态保护的有机融合。

  人才智慧支撑:项目是练兵场,更是大熔炉。公司积极探索“以研代培”“科学家+工程师”等模式,全面实施“揭榜挂帅”,鼓励技术骨干在项目中挑大梁;组织专项培训,快速提升员工对国产新装备、新系统的驾驭能力;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青年突击队”,围绕项目难点开展技术革新。通过项目历练,一批懂智能、精操作、会维护的复合型人才迅速成长,为后续发展储备了核心力量,更是推动《2~3m煤层千万吨450m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煤海深处,这条承载着小保当人“为国争光、为行业探路、为集团争优”的赤子之心,也昭示着中国煤炭工业迈向智能化高地的坚定步伐。当镜头定格在灯火通明的智慧调度指挥中心与井然有序的井下现场,当一张张疲惫却坚毅的面孔在成功时刻绽放笑容,450m高度智能化超长综采工作面的探索与实践已深深镌刻在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的壮阔画卷之中——同心同向,其力成城断金;同频同行,其志可移山海;同力同为,其功终成千秋!

上一篇:
陕煤集团铜川矿务局欣盛煤机公司顺利通过国家矿用产品安标评审
下一篇:
喜报丨通用技术重药控股数智化创新转型再获13项殊荣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