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精耕资产质量 交通银行上半年经营实现“稳中向好”
发布时间:2025-09-02

  低利率环境正考验着各大银行的经营管理能力,如何精准施策、高效执行并实现稳健增长,已成为行业共同面对的关键课题。

  8月29日,交通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度经营业绩。今年上半年,交通银行在六大国有行中表现突出: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1%,增速位居前列;不良贷款率较去年一季度下降0.03个百分点,降幅居六大行之首。该行依托自身资源禀赋,继续实现“稳中求进”,在复杂环境中展现出卓越的战略执行力和经营韧性,成功取得多项业绩亮点。

  关于下阶段交行的发力方向,行长张宝江提到,将服务上海主场建设,发挥交行特色优势,着力提升科技金融能级,发挥金融市场交易优势,打造跨境金融和离岸金融特色。

  业绩双增、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在当前银行业实体需求有所疲软的背景下,交通银行2025年上半年延续了其作为国有大行的出色业绩,经营基本面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盈利方面,上半年交行展现出较强韧性,净营收实现正增长。今年上半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333.68亿元,同比增长0.7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60.16亿元,同比增长1.61%。资产规模方面,集团资产总额达到15.4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59%,保持稳健扩张势头。

  在实现盈利增长和规模效应提升的同时,交行上半年有效推动资产质量持续改善、总体保持稳健。截至报告期末,不良贷款率在1.28%;拨备覆盖率达209.56%,较上年末提升7.62个百分点。

  这一成效得益于全行上下对风险防控的高度重视和不良贷款处置力度的显著加强。管理层在业绩发布会上提到,“在不良贷款生成率略有上升的背景下,我们持续强化清收处置力度,境外分行的一些大额项目处置也取得突破。”上半年,交行共处置不良贷款378.3亿元,同比增长27.9%,其中实质性清收203.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4.3%。

  在净息差方面,交行积极应对。在银行业普遍面临息差收窄的行业趋势下,2025年上半年,在六大国有行中,交行净息差同比降幅相对最小。这得益于交行多措并举,包括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着力提升低成本存款占比、压降规模低收益资产;加强定价精细化管理,平衡总量增长与息差稳定,持续优化定价策略并严格落实利率治理机制。

  聚焦重点赛道深挖信贷需求

  要实现逆周期经营,国有大行需在战略上精准选择发展路径。凭借在复杂环境下的战略执行力,上半年交行聚焦重点赛道、区域和行业,实现在业务领域和地域布局上的“精准制胜”。

  具体来看,一方面,在业务领域布局上,交行持续加大对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深度挖掘信贷需求,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也为自身储备了一批优质信贷项目。

  尤其金融“五篇大文章”方面,交行全面提升服务质效,相关贷款增速均显著高于集团平均水平。科技金融方面,交行构建“股贷债租托”综合服务体系,科技贷款余额突破1.5万亿元,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3.23万户,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22.93%。

  绿色金融方面,多家分行成立绿色金融中心,已在钢铁、农业、建材等十多个行业落地转型金融业务。节能降碳产业贷款余额增长6.58%,境内累计发行绿色金融债券1,450亿元。

  普惠金融方面,持续扩面增量,普惠贷款余额达8,524.0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96%。

  养老金融方面,以“打造长者友好型银行”为目标,养老产业贷款余额增长21.39%,养老金托管规模居市场前列。

  数字金融方面,通过新设数字化经营中心、构建“1+1+N”人工智能框架等措施,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超2860亿元。

  另一方面,在地域布局上,2025年上半年,交行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三大重点区域的贷款增幅达5.57%。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主要经济大省等重点区域分行的对公信贷增长表现良好,增速高于全行平均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交行正大力发挥上海主场优势。在上海地区,进一步加强对上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对公信贷份额持续提升。依托总部资源和政策机遇,交行深度融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全力服务实体经济,实现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

  具体来看,其一,深度参与上海金融要素市场建设,“债券通”和“互换通”交易分别超过4880亿元和4910亿元,交易量位居市场前列。上半年获批“南向通”托管清算银行资格,实现债券“南向通”一级交易商、做市商和托管清算银行角色的全覆盖,并落地总行自贸区首笔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自营交易,成为首批服务保险资金投资黄金的银行之一。

  其二,充分运用上海“先行先试”政策。交行积极支持离岸贸易金融服务改革,优化结算流程,满足客户离岸贸易需求。报告期内,境内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同比增长56.65%,跨境业务收入增长5.24%。

  其三,发挥集团全牌照综合金融优势,交行围绕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持续完善“股贷债租托”综合服务体系。截至6月末,已在上海设立23家科技特色支行,更好服务三大先导产业和全球科创中心建设。上半年新增上海地区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超27亿元,并牵头承销上海市首单银行间市场科技创新债券。

  交行致力于做优做强上海主场,深度融入“五个中心”建设,助力上海深化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正不断实现“立足上海、服务全国、辐射全球”。

  持续领跑“数智化”转型

  随着银行业数智化转型不断深入,行业整体正从资源投入转向运营效能提升。上半年,交通银行深化科技与金融业务融合,持续引领数字化转型,在科技能力建设和重点场景应用上取得显著成效。

  通过新设立的总行数字化经营中心,交行构建起数智驱动的运营体系,实现线上线下协同经营。同时,打造“1+1+N”人工智能架构,强化人机协同与金融智能体应用,有效提升生产力。截至报告期末,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余额超2860亿元,互联网贷款较上年末增长8.52%。

  科技支撑方面,交行持续强化数据基础,打造统一数据门户和全行数据资产地图,提升用户智慧化用数能力。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行动,通过数字员工客服提升“展业e贷”“抵押贷”业务处理效率,大幅缩短办理时间。

  融合运用大小模型,加强反电诈反洗钱AI应用,实现团伙作案分析、智能生成可疑报告,异常交易识别准确率超80%。企业级知识服务平台“交行知道”完成全行推广,提供跨领域智能知识服务。交行首批获评金融业数字化转型能力FDMM最高等级五级认证。

  赋能重点领域方面,交行以“数据要素×”和“人工智能+”驱动服务提质增效。基于区块链等技术上线“交银航贸通”平台,集成跨境结算、结售汇等服务,创新全线上大宗贸易融资模式,实现秒级金融支持。推出“链享惠贷”“商圈惠贷”等纯信用产品,拓展“主动授信”模式。深化支付场景建设,优化“云跨行”“司库”等服务,推出跨境支付通和数字人民币应用,将开户耗时压降至分钟级别。

  下半年,交行董事会于8月29日审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延续中期分红政策。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股利0.1563元,合计分配138.11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30.0%,占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1.2%。此次为交行连续第二年实施中期分红,分红比率已连续14年保持在30%以上。

  业界对交行2025上半年业绩普遍持看好态度,已有多家券商相应发布正面点评:长江证券指出,近年来资产质量攻坚见效,上半年交行对公业务改善、资产质量指标趋势优于同业,将继续支撑息差和盈利的稳定性。中金公司表示,上半年交行信贷增速提升,资本实力增强,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升至历史最高水平,预计负债成本有望持续改善,息差降幅或进一步收窄。广发证券认为,交行规模稳步扩张的同时不良额率双降,拨备夯实,中期分红落地亦成为亮点,综合考虑维持“买入”评级。

  可以预见,在优化经营与积极探索持续下,未来交行还将继续保持分红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预期性,与股东共享发展成果。这艘金融“巨轮”正稳健前行,精准锚定方向、为银行业实现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持续领航”。

上一篇:
大厂“角逐”芯片!继字节后,昕原半导体获蚂蚁集团入股
下一篇:
阿里速卖通内部筹备“最高规格”品牌出海项目,将设全新品牌专区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