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家族式腐败”!中纪委出手:关系户、小圈子!百亿输血恒大,返八百万刀!光大12名落马高管7人系李晓鹏老乡
发布时间:2025-09-02

  2020年左右,恒大集团的2万亿债务危机已经闹得满城风雨,可就在这个时候,光大集团却像一只看不见的手,继续往这头“病牛”身上输血。100亿,不是小数目,也不是一次失误,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共谋。

  2020年,光大信托(光大集团子公司)向恒大深圳龙岗旧改项目提供100亿元“明股实债”融资,用于恒大缓解债务压力。调查发现,恒大通过离岸公司向李晓鹏控制的渠道支付800万美元“顾问费”,作为融资回扣。

  李晓鹏为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

  2025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晓鹏受贿案,对被告人李晓鹏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六百万元;对其受贿犯罪所得财物及孳息依法予以追缴,上缴国库。

  他不是金融界的开拓者,也不是什么改革先锋,而是一个把国家金融机器当自家后院来经营的“家族掌门人”。

  从工商银行到招商局,再到光大集团,他一步步地把权力织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关系网。老乡、亲戚、亲信,这些人不是靠能力上位,而是靠着“关系”和“忠诚”被安插在关键岗位上。12个落马高管,7个是他的河南老乡,这不是巧合,而是系统性腐败的铁证。

  公开信息显示,李晓鹏出生于1959年5月,曾任招商局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2017年12月调任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后同时担任公司董事长,2022年3月被免职,至被查。

  可怕的是,这个网络不是松散的团伙,而是一个分工明确、运作高效的“作业链”。他的儿子负责前端对接项目,三年时间拿下28个地产项目;他的妹夫负责后端利益输送,受贿1500万不说,办公室里还藏着几十箱茅台,不是用来喝的,是用来“办事”的。整个链条,上层由李晓鹏亲自设计,中层由老乡执行,核心由家族成员操作,形成一个滴水不漏的利益闭环。

  他们不是赤裸裸地收钱,而是用“金融包装”来掩盖腐败。比如那个100亿的“明股实债”项目,表面是投资,实则是贷款,绕过了监管红线,给已经摇摇欲坠的恒大续命。而审批这笔巨款的,正是他亲手提拔的亲信,流程形同虚设,审批只是走过场。

  没有白吃的午餐。恒大也不是慈善机构,他们用一笔800万美元的“顾问费”作为回报,而这笔钱,最终流向了李晓鹏控制的离岸账户。这不是商业合作,这是赤裸裸的利益输送。

  纸终究包不住火。2023年9月,许家印被带走调查,恒大崩盘,整个资金链条开始崩裂。调查人员顺藤摸瓜,发现了那笔异常的顾问费,最终直指李晓鹏。2023年4月,他也被带走审查,2024年10月受审,2025年3月被判15年,罚金600万。虽然主动交代了部分问题,也退了赃,但终究逃不过法律的制裁。

  恒大呢?2025年8月,正式从港交所退市,清盘人追讨470亿港元的薪酬和股息,昔日的豪宅如今成了违建房产,卖不出去。曾经风光无限的“地产帝国”,如今只剩下一地鸡毛。

  看吧,法院的判决:

  

  李晓鹏案,不是个案,它是一个缩影,一个关于“家族式腐败”如何侵蚀国家金融体系的缩影。

  他从河南农村走出来,本可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却因为贪欲,最终成了金融系统的蛀虫。他手下的光大信托,从千亿到万亿的规模,表面风光无限,实则早已被腐败掏空。

  当金融资源不再服务实体经济,而是围绕着“老乡圈”、“家族链”空转,最终买单的,是千千万万的普通人。

  那些烂尾楼、那些被套牢的投资人、那些被拖欠工资的员工,都是这场腐败的代价。

  还有多少个李晓鹏,还在系统内部悄然运作?

  还有多少个“小圈子”,还在暗中编织利益网络?

  还有多少个“明股实债”的项目,正在悄悄输血给不该输血的人?

  反腐,不能只靠事后查处,更要从制度上打破“关系网”,从源头上堵住漏洞。

  否则,下一个李晓鹏,可能就在我们身边,悄悄地,重复着同样的故事。

上一篇:
保险业交出稳中有进“周年答卷”
下一篇:
特锐德开拓市场获6.98亿大单 双主业发力半年净利增超69%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