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中国出海销冠第八次冲击上市!第一次还是2004年
发布时间:2025-09-02

  奇瑞双喜临门!

  9月2日,奇瑞汽车公布8月销量数据,卖了242736辆车,同比增长14.5%。

  其中出口129,472辆,同比增长32.3%,创下单月出口新纪录。

  在当下汽车市场一片红海的情况下,这个成绩相当亮眼。

  目前,奇瑞是国内唯一一家海外销量超国内的乘用车品牌,已连续22 年位居中国乘用车出口冠军。

  

  与此同时,8月27日,奇瑞汽车港股上市有了最新进展,证监会显示,“奇瑞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已获备案。”

  2天后,奇瑞再次提交上市申请,这是其第八次尝试。

  奇瑞的上市征途长达21年,之前七次尝试上市,但都失败了,这次总算迎来曙光。

  如果顺利,港股会迎来2025最大汽车IPO 。

  奇瑞七次冲击上市失败

  奇瑞的上市之旅,堪称一场漫长的马拉松。

  第一次尝试上市在2004年,彼时它成立仅五年,准备借壳安徽巢东股份。但因股东结构过于分散,借壳方案终止。

  当时,奇瑞受轿车生产资质政策所限,将20%股权划转给上汽集团形成挂靠关系。

  奇瑞QQ爆红后,这种特殊架构引发股权纠纷,上汽提出增持要求遭奇瑞拒绝后,选择撤资,奇瑞引入芜湖国资委等多方资本。

  四年后,奇瑞第二次尝试上市。

  倒霉的是,那年是2008年,金融危机来了。作为出口第一的自主品牌,奇瑞首当其冲,加上自身经营问题,上市计划再度搁浅。

  第三次是在2009年,奇瑞启动品牌多元化策略,试图摆脱低端形象,一口气孵化出瑞麟、威麟、开瑞等子品牌,却因生产线混乱导致销量下滑,资本市场对其持续盈利能力的质疑没有消除。

  

  而且在上市申报中,由于股东上海湖山投资的最终持有人超过A股200人红线,导致奇瑞错失上市窗口。

  第四次尝试在2016年,奇瑞计划拆分新能源业务,借壳海螺型材,却因当时奇瑞新能源尚未取得独立生产资质,再次失败。

  2019年,奇瑞尝试第五次上市,当时青岛五道口基金以196亿元入主奇瑞成为第一大股东,计划推动其上市。然而该基金后续资金链断裂,未能完成全部出资,上市计划再度流产。

  第六次是在2022年,奇瑞因新能源转型投入巨大,5年计划投入1000亿元研发,导致短期利润承压,而且监管层对传统车企上市审核逐渐严格,最终未能通过审核。

  尽管屡战屡败,奇瑞始终未曾放弃。

  今年2月,其向港交所提交上市招股书,6个月后未获聆讯消息,赴港上市申请失效。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市申请书失效的前一天,奇瑞已拿到证监会备案,但一天时间不足以完成全部上市流程,这也是奇瑞第七次申请失败。

  因此,8月29日再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有了证监会的备案,奇瑞有望终结21年的上市长跑。

  纵观历次上市历程,奇瑞在关键时刻似乎总差一丝丝运气,好在这次将有希望得偿所愿。

  坚持上市的背后

  奇瑞是八大国有汽车集团中唯一未登陆资本市场的企业,一汽、东风、长安、上汽、广汽、北汽、江淮等车企,都已通过整体或分拆方式进入资本市场。

  从财务层面看,奇瑞长期承受高负债率压力,这是其坚持上市的重要原因。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三季度末,其资产负债率始终维持在89%至93%的高位,远高于行业头部企业水平。

  此前,奇瑞主要依赖银行贷款和地方政府补贴,难以支撑其在新能源与智能化领域的巨额投入。

  目前,奇瑞正推进砀山20GWh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建设,叠加铜陵、芜湖基地,总投资已超280亿元,计划到2028年形成150GWh电池产能。

  同时,其“猎鹰智驾”系统研发需覆盖从L2+到L3级别的全场景应用,仅2025年就计划推出30多款智能驾驶车型。

  上市融资将有效缓解资金压力,为这些战略项目提供保障。

  此外,奇瑞在新能源领域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长期维持在4%左右,显著低于比亚迪、吉利等头部企业。

  以2024年前三季度为例,奇瑞研发投入65.53亿元,而比亚迪同期达333亿元,是奇瑞的5倍。

  这种投入差距直接体现在技术迭代速度上。奇瑞猎鹰智驾虽宣称“端到端无图智驾”,但其算法仍依赖英伟达Orin-X芯片的硬件算力,部分核心模块需与第三方合作开发。

  相比之下,比亚迪采用全栈自研的“端到端大模型+世界模型”混合架构,其“天神之眼”智驾中的DiPilot 600系统,支持全国范围内的红绿灯识别、无保护左转等复杂操作。

  有望摆脱“低端国产车”的标签

  据市场消息,奇瑞计划募资15亿美元,拟用于新能源汽车研发及全球拓展。

  过去,奇瑞常被贴上“低端国产车”的标签,汽车圈甚至有玩笑称:“一个男人不可能同时拥有路虎和自卑,除非你开的是奇瑞捷豹路虎揽胜极光L。”

  若此次上市成功,奇瑞将能募集更多资本,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打破刻板印象,推动更多高端车型走向全球市场。

上一篇:
首设执行总裁一职,美的集团“48岁接班人”浮出水面?
下一篇:
罗乾宜到东方锅炉调研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