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广州蓝皮书:南沙自贸区在推动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发布时间:2025-09-02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徐蔚冰  8月28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指出,南沙自贸区2015年挂牌以来,区内海关备案企业数量超4500家,较挂牌时增长超17倍;外贸进出口总额由2015年的748.0亿元升至2024年的1913.6亿元,增长1.6倍;带动地区生产总值由2015年的1133.07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2301.30亿元,增长1.0倍,年均增速约8.2%。  南沙协同推进自贸区、国家新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成为国务院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首批试点地区之一,获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综合保税区等,在推动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改革创新能级持续提升。累计形成175项创新成果并在国家和省推广,“跨境电商出口退货‘一站式’监管新模式”为广东唯一入选的全国自贸区第五批“最佳实践案例”。积极推动国务院若干措施落地实施,南沙自贸区适用的试点措施已全面落实。全国首创的“离岸易”综合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2024年上半年,新型离岸国际贸易收支规模10.25亿美元。  二是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集成电路设计制造、智能算法开发四大产业链形成技术突破;同步推进国际航运枢纽建设、跨境资本配置优化、全球商贸网络拓展等生产性服务业提质升级。创新主体培育成效显著,孵化出小马智行自动驾驶系统、云从科技人机协同操作系统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I应用平台;建成万顷沙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基地,集聚南砂晶圆、芯粤能、芯聚能等一批重点企业,其中南砂晶圆等企业实现6英寸晶圆量产突破;重大技术装备取得里程碑式进展,首艘国产全海深地质勘探船完成南海海域综合测试。2023年12月,国家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广州南沙放宽市场准入与加强监管体制改革的意见》,支持南沙在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等11个重点领域放宽市场准入,进行率先探索,设立国际先进技术应用中心(大湾区),创新应用场景,促进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市场化。截至2024年,南沙应用首批计划开放准入的场景共15个,主要涵盖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海洋科技、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智慧交通等五大领域。  三是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功能增强。高水平建设进口贸易示范区,打造冷链物流分拨中心、全球优品分拨中心等六大进口平台。南沙综保区连续两年获评A类,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保税物流、飞机租赁等保税业务,集聚了天猫、京东、唯品会等大型跨境电商平台物流分拨基地,成为华南最大飞机船舶租赁集聚区。创新推出“保税+会展”汽车进口新模式,成为全国第二大平行汽车进口口岸。截至2024年,累计开辟168条外贸集装箱航线,通达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10多个港口。国际海事服务集聚区挂牌,入驻26家航运重点企业。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实体化建设运营,纳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重大项目。金融创新持续深化,广州期货交易所已上市工业硅、碳酸锂两个业务品种,累计成交额超19万亿元。探索实施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与气候投融资试点创新业务。跨境贸易投资改革方面,系统推进13项改革举措全面落地,累计达成跨境金融交易规模逾470亿美元,累计开立FT账户数量超8500个,办理FT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超1.2万亿元。  四是与港澳合作深度广度拓展。成立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和广州南沙粤澳发展促进会,集聚69家中国港澳及国际商协会组织,实现6个重点产业146项境外职业资格认可。落地“港澳药械通”“长者医疗券”“港式金牌全科门诊”,港科大(广州)和民心港人子弟学校建成招生,规划建设港式国际化社区,构建“港人熟悉、国际一流、多元融合”发展空间。实施支持港澳青年发展“五乐”行动计划,建成创享湾等港澳青创基地,汇聚400多个港澳台侨青创团队。

上一篇:
2025淮南企业100强榜单发布
下一篇:
解读|碳市场新政擘画蓝图 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速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