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比亚迪营收首次超过特斯拉!Q2研发投入309亿:A股第一
发布时间:2025-09-01

  狂飙3年,很少有人能想象到比亚迪“慢下来”会是什么样:

  “一哥”Q2业绩交卷,经历前所未有的质疑:今日开盘港股跌幅5.2%,A股跌幅3.8%,对应市值分别蒸发712亿港元、400亿人民币。

  刚刚过去的3个月,比亚迪国内销量连续同比、环比下降;

  二季度毛利率环比下滑近4%;

  归母净利润同比、环比减少27亿元、28亿元;

  如果只是简单看这张表,很多人都会觉得比亚迪不及预期,比如净利润,155.1亿远低于外界普遍预期的180亿,甚至有人喊“暴雷”。

  但另一方面,比亚迪仍在2025上半年达成了一些里程碑:

  营收3712.8亿元,首次超越特斯拉;研发投入309亿元,同比增长53%,A股第一;海外业务达到1353.58亿元,同比增长50.5%,占比已达到总营收的36.5%。

  比亚迪到底怎样?智能车参考替你把财报掰开揉碎精华提炼,更加完整地呈现基本面。

  比亚迪上半年基本面如何

  二季度,比亚迪销售新车214.60万辆,同比增长33.04%。

  带动营收2009.2亿元,同比增长14%,环比增长17.9%;整个2025上半年,比亚迪实现营收3712.8亿元,同比增长23.30%:

  半年营收,比亚迪首次超过特斯拉,后者为4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95亿元)。

  当然了,比亚迪的总营收来源不仅仅是汽车,还包括电子、储能、半导体、轨道交通等等,只不过汽车一直是绝对主力。

  比如2025上半年的总营收中,汽车业务收入3025亿元,占比超过80%,同比增长32.5%。

  比亚迪花掉的钱则包括这几个方面:

  首先是研发费用:2025年上半年高达309亿元,同比增长53%,这个增速是营收增速的2倍多,也是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榜第一。

  还有一点,就是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近三年持续创新高,今年上半年的占比已经达到8.3%。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等,总计大约250亿元左右。其中管理费用增速35%,明显高于营收增速。可能是比亚迪规模扩大后人员管理上面临挑战,将来管理提效有不少潜力可以挖。

  最后是上半年净利润155.1亿元,同比增长13.79%:

  比亚迪一季度净利润91.6亿元,大幅增长1倍以上,而二季度完成净利润63.5亿元,减少大约三成左右。

  这也是比亚迪14个季度以来,净利首次同比下滑。

  二季度毛利率为18%,同比降2%:

  净利润(普遍认为>180亿)低于预期、毛利率下降,这是比亚迪股价开盘后下滑的主要因素。

  在增长,但增长的没有那么快,营收和利润增长不成比例,换句话说:赚钱能力有所下降。

  上半年的大背景是:

  比亚迪打了半年价格战,其实是“事倍功半”,量和利的增长不成比例。

  好在财报里还有比亚迪找到的新增长引擎。

  基本面数据拆解,比亚迪处在什么样的节点

  比亚迪的潜力和增长其实也是明牌。

  首先拆解销量构成:

  比亚迪1-7月海外销量超过55万辆,同比增速超过130%,占总销量的比例超过22%。

  按照比亚迪的目标,今年保底目标500万辆,其中海外销量预计会超过100万辆,甚至有更高的预期。

  对应到营收,海外业务达到1353.58亿元,同比增长50.5%,占比已达到总营收的36.5%。

  毫无疑问,出海是比亚迪下一个阶段潜力最大的增长引擎。

  财报中还有更加直接的证据。

  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资本支出为805亿元,同比增长71%。

  这是啥意思?其实这是比亚迪与全行业赛跑:

  海外整车基地、电池基地也投产了好几个,还有一些在建。

  这是比亚迪向大众、丰田发起挑战的基础,未来几年冲击全球产销1000万辆的布局基本都已经落地。

  “赛跑”还体现在研发投入。除了309亿A股研发第一之外,2025年上半年和比亚迪大部分年度一样,研发投入比净利润高。

  这也解释了毛利不及预期的问题。

  比亚迪近几年的研发投入很少资本化,基本都是费用化。也就是说研发投入不会转为无形资产,后面不会按年限进行摊销,影响的则是当期的利润。

  比如近3年研发费用化率都是95%以上,就算按照2012-2018年平均50%左右的费用化率算,2025上半年至少也能释放超过100亿利润。

  至于毛利率下降,这个比亚迪其实没啥可抱怨的,毕竟价格战就是迪子开的第一枪,现在自然避免不了后遗症缠身。

  看上去比亚迪的策略是一季度保住利润,二季度则放开利润要求,以价走量,因此利润出现明显下滑。

  同时客观因素是价格战实在伤害太大。

  深层因素,是国内增长逐渐坚定,一方面海外产能建设提速,另一方面用技术换时间空间,两项支出都大幅增长。

  但走得气定神闲,还有意“隐藏”利润,比亚迪的韧性和潜力,仍然是自主No.1。

  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数据

  比亚迪的“不及预期”,其实就是在激烈价格战背景下,无意通过财务手段去做高利润。

  因为人家确实有这个底气,不着急通过短期利润来证明自己。

  这是比亚迪多年持续高强度投入,攀登技术珠峰的“特权”和回报。

  首先2025年6月底,比亚迪现金储备1561亿元,比2024年底(1549亿元)略高一点,能够保证企业稳健运营。

  其次2025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净额318亿元,同比增长125%,说明比亚迪整体业务规模仍然是高速扩张的。

  老被拿出来说事的“负债”,比亚迪2025年6月底资产负债率71.8%,债务总额超过6000亿。但相比2023年6月底的77.9%,比亚迪已经下降6.1个百分点。

  乍一看很吓人,但比亚迪的体量是其他自主车企都比不了的,况且这个负债率在全球车企中就是个平均水平:

  负债,放在高速发展的行业里,象征着巨额的投资和研发投入,企业规模越大、营收越高、总负债也越高。

  比如比亚迪年初开启的“全民智驾”,截止目前搭载天神之眼的车型保有量已超120万台,为后续智能辅助驾驶的研发提供了海量数据支撑——同样意味着算力、人才的巨额投入。

  所以债务在可控范围内保持较高水平,是业务扩张和攀登技术珠峰的直接证明,看似惊人的债务数字,其实是中国汽车重塑行业的加速器。

  汽车产业百年变局中,不敢负债或者没有能力负债千亿的玩家,可能连参赛资格都将不保。

  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业绩数据从利润、毛利率乍一看,确实有点不及预期的感觉。

  但收盘什么情况不好说。

  比亚迪的增长潜力、研发投入、业务布局都是明牌,有人抛就会有人收,所谓“下滑”节点。其实正是真正了解、看好比亚迪的投资者拿筹码的时候。

  而且反内卷的大背景下,比亚迪自己又吃到了苦头,下半年大概率不会再打价格战了。

  所以对比亚迪合理的期待到底应该是多少?

  不好说,但附上一张去年11月比亚迪内部流出的“十万亿市值”图:

上一篇:
上汽集团上半年净利润下降 但已是去年全年3.6倍 总裁贾健旭贡献大
下一篇:
伊利股份高附加值业务崛起,12倍动态PE已处市场罕见价值洼地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