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妙可蓝多:柴琇199亿目标开局承压,市值管理背后的两难之选
发布时间:2025-09-01

  自2020年以来,蒙牛多次收购妙可蓝多股份、耗资超40亿元,并最终成为其控股股东。

  蒙牛收购妙可蓝多的原因,包括拓展多元化业务,以及追求资本投资价值。

  如今,蒙牛对于妙可蓝多的持股比例超过36%,市值约51亿元。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40亿元换51亿元,这笔收购仍未能向蒙牛兑现超额投资利益。

  既没有超强的业绩表现,市值上也没有很大的突破,妙可蓝多还得继续努力。

  

  柴琇倒是很给力。

  在今年4月的商界木兰会上,柴琇先是畅想了一下奶酪行业千亿规模的市场前景,更是对妙可蓝多的未来表现出极大的信心,直言要冲“百亿营收”,拆解到2025年-2027年,三年营收累计超199亿元。

  作为一位深耕行业20余年的乳业老兵、中国的“奶酪女王”,柴琇确实有一股狠劲、冲劲儿。

  正因为此,蒙牛在入主妙可蓝多后,继续让柴琇掌舵公司的发展,即便柴琇曾多次面临违规减持、挪用资金等法律纠纷和监管指控。

  如今,柴琇立下了一纸军令状。

  而为了使命必达,柴琇还在今年稍早时间,推出了员工持股计划和股权激励计划,目的就是要在重赏之下,寻求业绩的突破。

  

  说到底,千亿规模的表述,实际上是将奶酪市场描绘成一片蓝海市场,算是给市场注意了一番美妙的想象。

  而三年累计超199亿元的营收,则是柴琇在千亿想象之中,为妙可蓝多进一步奠定领先的市场地位。

  算是良苦用心。

  只不过,柴琇这个口号喊得,有一定的落地难度。

  首先来看市场的千亿规模。

  柴琇的乐观,源自奶酪在西方国家甚至日韩两国的盛行。

  时至今日,奶酪在英美的乳制品产值中均超过五成以上,在日韩占比也达到了三分之一,而在中国这个比例仅是个位数。

  

  不可否认的是,奶酪在中国市场极具发展前景。

  但是,受大众消费习惯的影响,中国市场仍是一个可以没有奶酪消费的市场。

  而由妙可蓝多所引领的两次行业爆发,只能说是局部产品方向上的火热。也就是说,奶酪仍停留在零食消遣的阶段,并未嵌入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市场规模也并未明显扩大。

  再来看199亿元的营收目标。

  这与上面的千亿规模是一体的,一个是描绘市场蓝图,一个则突出妙可蓝多的发展前景。

  而根据柴琇这一目标,妙可蓝多每年必须保持16%以上的增速。

  根据最新数据,今年上半年,妙可蓝多实现营业收入25.67亿,同比增长7.98%。

  这一增长幅度,远没有达到柴琇的目标要求。

  所以说,柴琇立下的军令状,还真就没那么保险。

  我们可以理解柴琇这么做的原因。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的掌舵者,柴琇必须要对控股股东、也就是蒙牛负责,业绩上有任务,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同样重要。

  尤其是妙可蓝多如今约140亿元的整体市值,肯定是不能令蒙牛满意的。

  那么,柴琇就必须给资本市场打气、注入信心。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光靠口号不行,资本市场的眼睛是雪亮的。

  

  就目前来看,妙可蓝多的动态市盈率高达80.66倍,远高于食品饮料行业约40倍的平均水平。

  在这种背景之下,即便有柴琇的打气,资本市场也不一定买单。

  所以说,妙可蓝多还得在盈利指标上下功夫。

  去年,妙可蓝多的归母净利润表现就非常不俗,同比增幅达到了89.16%。

  而在今年上半年,妙可蓝多实现归母净利润1.33亿元,同比增长86.27%。

  只不过,在利润激增背后,实际上是原材料成本下行的影响,以及妙可蓝多费用收缩策略的实施。

  今年上半年,国际奶制品价格呈现波动趋势,受国际市场供给过剩影响,价格仍面临波动下行压力。

  与此同时,妙可蓝多在今年上半年的费用支出仍趋于保守。

  也就是说,妙可蓝多今年上半年的利润大增,仍然有门道。

  在这里,我们着重讲一下妙可蓝多的费用支出。

  我们知道,妙可蓝多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柴琇的营销大法。

  数据显示,2017年-2022年,妙可蓝多的销售费用率从12.47%提高至25.24%。这五年时间,其营业收入涨了近4倍,而销售费用却涨了9倍。

  直到2023年,受盈利不佳的影响,妙可蓝多才有意缩减销售费用支出。

  只不过,从2018年“品牌建设元年”算起,妙可蓝多过去这6年多时间,花在广告促销上的费用也累计约4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奶酪属于快消品,妙可蓝多的发展,离不开营销的驱动。

  

  尤其是在柴琇业绩目标的重压之下,妙可蓝多此时更需要营销活动的加持,来推动“奶酪小三角”、“奶酪小粒”等新品的市场表现。

  于是乎,妙可蓝多面临到一种矛盾对立的局面:199亿元的营收目标离不开营销活动的驱动,而盈利指标的改善又必须缩减相关费用的支出。

  同样是市值管理的两个方向,柴琇却面临左右为难。

  本质上来看,奶酪市场确实具备不俗的发展前景,妙可蓝多本应该按部就班,实现各方面业绩的均衡发展。

  可柴琇偏偏要喊口号、立军令状。

  难道,蒙牛给她的时间也不多了。

  看看伊利入主澳优后的管理层变动,柴琇也不想沦为下一个颜卫彬。

  我们还是希望妙可蓝多在柴琇的带领下,稳健前行。

上一篇:
外卖补贴战下,康师傅、统一如何穿越周期?
下一篇:
金昌市优化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