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上市股份行唯一业绩双增,浦发银行打了一场“翻身仗”
发布时间:2025-09-01

  图片

  业绩“双增长”,彰显了这家股份行战略路径以及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

  低利率周期,银行业绩指标的分化格局也日益明显。如何构建契合自身资源禀赋的竞争力,成为各家银行突破增长瓶颈的核心命题。轻金融发现,2025年上半年,9家A股上市股份行中仅浦发银行实现了营收、净利润双双正增长。这一数据,也让浦发银行成为行业观察数智化转型成效的重要窗口。

  01

  转型见效:营收、净利双增长

  一家银行在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中锚定增长,转型突围,难能可贵。

  浦发银行提供了一个稳健增长的样本。2025年上半年,浦发银行核心经营指标取得了进一步改善:实现营业收入905.59亿元,同比增长2.62%;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97.37亿元,同比增长10.19%,领跑9家A股上市股份行,在2024年基础上延续了高增长态势。

  在“双增长”的核心支撑中,净息差管理的表现尤为关键。2019年以来,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2025年上半年已下降10个BP,其中股份制银行下降6个BP。6月末,浦发银行净息差下降1个BP,表现优于同业,透出净息差企稳回暖的明确信号。

  基本面的持续改善,源于数智化战略实施,内部精细化管理、改革调优等举措的落地。“净息差虽然是一个单一的指标,但是改善净息差却是一个体系化的工程。”浦发银行行长谢伟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体系化”,体现在战略与执行的深度耦合。浦发银行明确短中长期资产负债管理目标,综合运用预算、考核、定价、财务、资本、组织等机制形成合力,一体化推动净息差从“被动承压”转向“主动改善”。

  在资产端,核心是“压低保高”,一边向重点赛道、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客群的业务资源倾斜,同时强化信贷投放的“精准度”,压降低效资产;在负债端,“存款立行,严控成本”,做大结算性存款,6月末,浦发银行活期存款增加2138.22亿元,存款占比提升0.66个百分点至40.20%。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39bps,以负债成本的减法对冲资产收益的压力。

  上半年,浦发银行的零售金融开始全面发力,多项指标同业领先,成为浦发打开增长空间的另一关键点。轻金融统计发现,2025年上半年末,浦发银行零售存款规模1.74万亿元,相比年初增加了1896亿元,成为同期零售存款规模增量最大的股份行。上半年超半数股份行零售贷款规模出现下降,浦发银行零售贷款规模增加245亿元,增幅1.3%,在股份行中最高,其中,浦发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是唯一一家上半年正增长的股份行。

  业务扩张的同时,资产质量的改善为浦发的稳健增长提供了“风险防火墙”。6月末,浦发银行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到1.31%,已经降至2015年以来最优水平。拨备覆盖率193.97%,自2016年后再次突破190%。

  支撑这一系列突破的核心,是数智化战略的“深度赋能”。谢伟将上半年的增长归结为数智化战略对增长逻辑的重构,背后正是数智化战略对增长逻辑的重构:它不仅重塑了资产扩张的驱动引擎,上半年贷款增量达2400亿元,已超2024年全年新增规模的65%;更以技术赋能提升增长的“可持续性”与高质量发展的“安全性”,让规模扩张不再依赖“体力式”的传统路径,而是转向“数智化”的效率提升。

  在行业面临的多重围困中,从战略到结果的全方位破局,或许比单纯的业绩数字更具长期价值。

  02

  强赛道:业务贡献度全面提升

  逆周期经营,发展路径的选择直接决定其穿越周期的能力。

  对于以“对公基因”见长的浦发银行而言,通过“强赛道”战略构建,向聚焦重点赛道、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纵深发力,选对了业务聚焦的路径。

  2024年,浦发银行提出了聚焦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跨境金融、财资金融“五大赛道”。经过一年时间的布局,“五大赛道”已经蜕变为极具行业辨识度的业务招牌。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数据,充分验证了“五大赛道”布局的前瞻性与执行力:

  一是科技金融作为第一主赛道,展现“硬科技”服务能力。6月末服务科技型企业超24万户,全国科创板上市企业超七成,战略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超八成。贷款增长超过千亿元,贷款余额也超过了万亿元;

图片

  二是供应链金融实现爆发式增长,累计服务供应链上下游客户2.76万户,增长达46.08%。上半年在线供应链业务量当年实现3582.65亿元,同比暴增382.82%;

  三是普惠金融规模与质量并重,普惠两增贷款余额4961亿元,普惠贷款客户超过42万户,对公普惠客户超过6800户,增长30%;

  四是跨境金融高速增长,跨境交易结算量达到2.06万亿元,同比增长33%,跨境本外币贷款余额3193亿元,同比增长20%;

  五是财资金融增量扩面,个人客户数达到1.63亿户,上半年净增631.41万户。个人AUM余额(含市值)4.2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55%。财资赛道的资产管理规模达2.9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44%。实现中间业务收入35.48亿元,同比增长23.75%。

  如果说强行业赛道是浦发银行在垂直领域增长的纵线,区域布局就是推进增长的横线。在银行业区域经营分化加剧的背景下,浦发银行深耕长三角这一核心区域,既符合其总部在上海、根基在长三角的区位优势,也抓住了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区域的增长机遇。

  从成效看,浦发银行的长三角布局形成“全链条优势”:6月末该区域贷款总额1.9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50%,存款总额2.5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64%,存贷规模均稳居股份制银行首位。

  更为关键的是,“强赛道”战略不仅推进业务呈现高增长,也推动重点赛道、重点区域逐步成长为浦发银行贷款投放主力,贡献度全面提升。上半年浦发银行贷款总额新增2434.01亿元,“五大赛道”贷款增量占公司贷款增量达七成。长三角区域贷款较上年末增加1379.96亿元,占公司贷款增量的56.69%。此外,长三角存贷增长占全行增量近一半,区域营业收入占全行比达25.62%,营业利润贡献占全行比达34.83%。

  路径选择契合基因优势,增长模式协同高效,才能实现资源投放效率最大化,从而将短期赛道增长转化为长期竞争力。

  03

  数智化,构建面向未来的竞争力

  当银行业的科技革命迈入数智化深度融合阶段,意味着银行从科技的前期投入转向了科技与金融业务融合、同频共振的深度收获期。

  “现在竞争是红海,红海需要定海神针,数智化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浦发银行副行长康杰道破了数智化在当下行业竞争中的核心价值。自2024年全面启动数智化战略,浦发银行已将其塑造成业务发展的“核心支撑”;2025年被定为“数智化战略提升年”,该行一方面加强数智技术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另一方面重构金融服务模式,以推动竞争力升级。

  赢得客户就赢得未来。浦发银行数智化的落点始终围绕“客户”这一根本,聚焦打造“三超”,超级平台、超级产品、超级系统。

图片

  “浦惠来了”“手机银行2025”App焕新发布

  首先,是通过“浦惠来了"和个人手机银行两个超级平台,解决客户感知、产品供给和技术迭代,旨在破解“获客难、留客贵”的行业痛点。“浦惠来了”平台推出半年多时间,新增注册用户超过百万户,新增客户数占对公新增客户数的65%。6月末,手机银行签约客户数也突破了9000万户,MAU达3076万户。

  其次,是通过超级产品,解决需求精准对接。好的产品是留住客户、助力客户实现更大价值的核心。浦发银行致力于产品创新,已经形成了浦创贷、浦新贷、浦研贷、浦投贷、浦科并购贷等拳头产品,解决需求精准对接。

  再次,是通过超级系统,解决连接市场资源能力。浦发银行刚刚焕新发布“靠浦薪”代发超级系统,后续还会加快建设财富管理平台等的超级系统。

  当下,浦发银行正集中全行资源,给予充分的政策保障支持推动“三超”建设,着力打造客户体验卓越、市场占比较高、服务界面一致、风控有利有效的产品集群,打响浦发银行业务品牌,驱动客户经营。

  未来浦发银行如何持续打好这场“翻身仗”,值得保持关注。

上一篇:
破局低利率周期,招商银行的应对之道
下一篇:
国产GPU新秀砺算获5亿元融资:营收为零,投前估值35亿元!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