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万科,迎来史上最大调整
发布时间:2025-08-31

  周六《地产头条》,网罗每周房地产行业的大事要闻。这周,房地产行业有哪些动态?明源君帮大家汇总起来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01

  TOP大新闻

  万科启动史上最大组织调整

  8月25日,万科召开2025年中期工作会议,并宣布了新一轮组织调整。万科成立40年以来最大的一次组织调整。

  集团层面,取消开发经营本部,并入万科集团总部,集团总部设立13大中心:董办,总办,人力,财务运营,法律法规,投资,成本采购,审计,安全,数字化,营销,工程,产品。

  产品管理中心负责人张海(原开发经营本部首席合伙人);投资发展中心总经理:李嵬(原万科西南区域负责人);

  工程管理中心负责人曹江巍(原万科北京区域负责人);成本招采中心负责人:王蕴(原公司职工代表董事、开发经营本部合伙人、科建筑研究中心总经理);

  数智科技中心负责人胡博(老将回流);品牌营销中心负责人丁宁(原宁波万科总经理);

  安全信访中心负责人李尧(曾任万科集团酒店与度假事业部合伙人);万科集团首席营销官:吴镝(原万科华东区域负责人)。

  区域层面,五大区域公司平台全部撤销,设立16个地区公司,集团总部直接管控地区公司,全面进入强集团二级管控体系。

  16个地区公司与一把手分别为:

  北京公司总经理李刚(副总经理:王智余)、上海公司总经理耿冰、广佛公司总经理周轶群、深圳公司总经理唐激杨、莞珠公司总经理周嵘

  浙江公司总经理陈灏、苏皖公司总经理任鹏飞、苏南公司总经理谭伟、东北公司总经理曾巍、津冀公司总经理王一川、山东公司总经理张强

  西北公司总经理金亚斌、华中公司总经理易平安、福建公司总经理卞文军、西南公司总经理刘伟东、云桂公司总经理梁勇

  【点评】万科此轮组织调整被称为成立以来最大动作,但放在行业来看,取消区域公司、集团直管地区公司,已是今年的共识趋势。

  早前,金茂、招商蛇口同样宣布取消区域公司,华润置地也传出要大幅弱化大区平台职能。

  取消大区、直管地区公司,意味着集团要把权力与资源收拢到总部,强化二级管控,提升执行效率。

  但历来弱管控的总部,忽然开始集权,是否真的能实现组织变革目标?总部统筹能力与地区公司是否能形成合力,这还要打个问号。

  有不少一线地产人反馈,区域撤销后,房企决策的效率并未提升,反而阶段性地变得更慢了。

  中央发布城市发展重磅文件,对房地产也有指示

  8月2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发布,详细阐述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内容。

  本次《意见》是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后,第一份针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落实文件,内容进一步明确了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并详细阐述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内容。

  其中,提及房地产的内容也有不少,包括:

  ①系统推进“好房子”和完整社区建设。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更好满足群众刚性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②全链条提升住房设计、建造、维护、服务水平,大力推进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建设。

  ③实施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

  ④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支持老旧住房自主更新、原拆原建。持续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⑤坚持人口、产业、城镇、交通一体规划,建设创新型产业社区、商务社区。加快建设完整社区,完善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构建城市便民生活圈。

  ⑥科学制定实施城市更新专项规划,一体化推进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城市环境,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

  【点评】本次提及房地产的内容,整体基调没变,很多描述是以前就有的,包括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进“好房子”建设、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等等。

  预计后续会有更多政策逐步落地,不少地产人也期待9月份会有一些新政出台。

  02

  政策&市场

  南京挂牌7幅地块起拍总价44.45亿元

  8月25日,南京市发布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公告(2025年宁出第24号),共推出7幅地块,包括6幅二类居住用地和1幅老年公寓用地,总面积约30.67公顷,起拍总价44.45亿元人民币。

  这些地块将于9月24日上午9:30开始网上限时竞价。

  中海底价6.22亿竞得惠州宅地未来将建四代宅

  8月25日,惠州市惠城区金山新城湖山片区JSH-B04-30-01地块成功出让,成交价为6.22亿元人民币。

  该地块用地性质为住宅用地,总用地面积为5.76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2.68万平方米,容积率为2.20,出让年限为70年,起始楼面价为4906元/平方米。惠州市海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中海)以底价竞得该地块,成交楼面价与起始楼面价持平,溢价率为0%。

  该地块是中海在金山湖片区拿下的第三宗宅地,未来将建设四代宅项目。

  【点评】中海向来喜欢逆周期拿地,淡市下拿地,更容易拿到性价比高的地块。

  楼盘封顶才能卖!湖南衡阳推商品房销售新规

  8月27日,衡阳市住建局发布《2025年关于市城区商品房销售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衡建发[2025]26号),明确自2025年9月1日起,衡阳市城区房地产开发企业申请商品房预售许可,需同时满足以下三大硬性条件:项目主体建筑工程全部封顶,未拖欠农民工工资,已完成风险评估且预售评估无风险。

  【点评】现房销售越来越近了!对于购房者而言,这是好事,交付风险大大降低了,消费信息也更容易恢复。但对开发商而言,资金挑战不小,未来为了降低风险,大家会更倾向于拿小地块,或者找合作伙伴联合开发。

  超20个月连续两位数增长!海南二手房市场交易回暖

  据海南省住建厅提供的数据,今年1~7月份,海南省二手房成交备案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

  其中,海口、三亚两地二手房成交量分别为127万平方米、37万平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13%、40%,接近全省成交量的50%。(中国房地产报)

  【点评】在全国楼市普遍承压的背景下,海南二手房市场表现亮眼。背后原因,一是自贸港政策带来的长期厉害,吸引了持续性的改善与投资需求;另一方面,海口、三亚作为核心城市,医疗、教育、生态、旅游等资源集聚,具备独特稀缺性。

  这也说明需求端对优质区域、优质产品的认可度在提升,未来全国楼市分化会更加明显。

  03

  大公司财报

  滨江集团上半年净利润18.53亿元同比增长58.87%

  8月26日,杭州滨江房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

  报告显示,滨江集团在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54.49亿元,同比增长87.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18.53亿元,同比增长58.87%。

  在现金流量方面,滨江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9.65亿元,同比下降95.52%,基本每股收益为0.60元,同比增长62.16%,表明公司对股东的回报能力有所增强。总资产为2406.44亿元,同比下降7.12%,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94.26亿元,同比增长6.90%,显示公司资产结构的优化。(观点)

  【点评】滨江是当下少数利润还能增长的房企了。此前就有报道过,今年超过7成房企都是亏损的,房地产止跌回稳,仍然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

  越秀地产上半年营收475.7亿元

  8月26日,越秀地产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公告。

  公告显示,营业总收入达到人民币475.7亿元,同比增长34.6%;期内毛利率约为10.6%,较去年同期下降3.1个百分点;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为人民币13.7亿元,同比下降25.2%;核心净利润为人民币15.2亿元,同比下降12.7%。

  越秀地产期内累计合同销售金额达到人民币615.0亿元,同比增长11.0%,完成全年合同销售目标人民币1,205亿元的51.0%。

  【点评】收入增长了,利润略有下滑。据管理层透露,上半年,公司合同销售额逆势上升,其中来自一线城市的销售额占比达80.5%。

  融创服务2025年中期扭亏为盈

  8月25日,融创服务控股有限公司(简称“融创服务”)发布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公告。

  公告显示,融创服务在报告期内收入约为人民币35.47亿元,同比增长约2%,毛利约为人民币7.72亿元,销售及管理费用约为人民币2.79亿元,公司股东应占利润约为人民币1.22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观点)

  【点评】融创服务在 2025 年上半年成功扭亏为盈,释放了积极信号。

  这背后反映出物管行业或逐渐回归稳健发展的轨道:一方面,通过降本增效、聚焦主业,盈利能力得到修复;另一方面,市场对优质物管服务的刚需属性依旧存在。

  04

  产品动态

  前段时间,中国房地产报举办的行业论坛上,多位房企高管分享了关于产品迭代的最新观察。

  龙湖龙智造 CEO 顾修铭表示,“好房子”已从少数奢侈品走向普及化,风雨连廊、共享空间、社区会所等曾经的“顶豪配置”,如今在中端项目中也开始标配。他将这种趋势比作新能源汽车的崛起:高端配置快速“下沉”,推动整个行业重塑竞争门槛。

  中国金茂首席产品官田九坡则强调,房子正从投资品回归居住本质,过去“存量资产”是保障,如今却可能成为负担。产品迭代被市场推着走、被竞争对手推着变。

  他用“代际断层”来形容变化之快,当下产品迭代也呈现出三大趋势:功能革新、颜值经济以及社区配套刚需化。

  阿那亚创始人马寅判断,未来行业可能会回到以个性化项目公司为主的时代,还是一个项目一个项目慢慢做——至少在效率和速度上,会趋近于那个状态。

  对于好房子,他认为行业对“好房子”的理解仍过于狭窄,只关注硬件升级,忽略了居住与生活的融合。真正的好房子应该是真正良好的生态环境,例如建筑师强调的“十五分钟生活圈”——即日常的生活、工作、上学等需求都能在房子周边十五分钟内解决。(中国房地产报)

  【点评】可以看到,“好房子”已成为行业共识,不管是“产品平权”,还是“功能革新”,或者“生活方式营造”,不同房企有不同解题思路。但毋庸置疑的是,“好房子”已经不再是停留在宣传口号上,而成了行业生死线。对房企而言,谁能真正理解客户需求,形成差异化价值,谁才可能在新一轮洗牌中胜出。

  本文资讯来源:中国房地产报、观点、第一财经、中指研究院等,特别感谢!

  点击下图,了解详情

上一篇:
张小泉中报业绩双增!网红资本白兔集团能解老字号困局?
下一篇:
梅宏院士:可信数据空间是数据治理的载体和支撑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