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多个品类稳居行业第一 伊利兑现“全球健康食品提供者”承诺
发布时间:2025-08-30

  最新披露的2025年半年报,透视出伊利股份的强劲增长动力。

  

  除了营收和净利润方面的增长,伊利的自身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其中,公司基本盘的液态奶,保持稳定增长;奶粉、奶酪等“第二增长曲线”持续放量,获得更多细分品类的市场占有率第一;而多品类的健康食品业务呈现多点开花状态——公司正在产品端践行“全球健康食品提供者”的承诺。

  与此同时,伊利股份国际化版图布局效果明显,多个品牌产品陆续登陆美国、沙特等海外市场,公司全球化进程加速。

  产品结构优化凸显增长韧性

  8月28日,伊利股份发布2025年中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619.33亿元,同比增长3.37%;扣非归母净利润70.16亿元,同比增长31.78%,再创历史新高,稳居亚洲乳业第一,龙头领先优势持续扩大。

  该公司在财报中提到,公司布局液态奶、乳饮料、奶粉、酸奶、冷冻饮品、奶酪、黄油、稀奶油、水饮等多个品类,并持续推动产品结构升级。以婴幼儿营养品、成人营养品和专业餐饮业务为代表的高附加值品类业务增长良好,液体乳各主要子品类发展相对均衡,多元化的业务组合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显示出了良好韧性。

  

  笔者注意到,伊利股份业绩稳步增长,源于极具韧性的“均衡系统”。不同于依赖单一品类的传统乳企,伊利的全品类均衡布局不断进阶,在液体乳、冷饮等业务稳居行业第一的同时,也在关键战略品类上持续实现突破。

  其中,公司液体乳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61.26亿元,整体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作为伊利股份的基本盘,该业务表现出业绩压舱石的作用。

  与此同时,伊利股份奶粉及奶制品业务表现更为抢眼。在报告期内,该公司奶粉及奶制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5.78亿元,同比增长14.26%,整体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一。

  另外,公司整体婴幼儿奶粉(含牛奶粉和羊奶粉)零售额市场份额、成人奶粉业务零售额市场份额均占据行业第一的位置。换言之,伊利股份已经实现成人奶粉、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大满贯”。

  根据笔者统计,作为“第二增长曲线”,伊利股份的奶粉和奶制品营收占总收入的比例,已经由2019年的11%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7%,公司产品结构呈现多元化和均衡趋势。

  除此之外,伊利股份还在探索水饮等多品类健康食品业务。

  自伊刻活泉茉莉花茶、醇香乌龙、人参枸杞养生水等创新产品获得市场高度认可后,上半年公司又迅速推出抹春绿茶、清香乌龙及专为婴幼儿打造的“泉爱宝贝”低钠淡矿水,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推动水饮业务实现双位数高速增长。近期,公司再度上新伊刻活泉现泡茶玫瑰红茶和现泡石斛西洋参养生水,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健康美味新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已经形成了“全能冠军+单打王者”的产品矩阵。各个品类均已打造出超级大单品。

  比如,液态奶的安慕希、金典、畅轻等,有机婴幼儿奶粉第一品牌“金领冠”塞纳牧,羊奶粉的悠滋小羊、佳贝艾特、倍畅羊奶粉,冷饮业务的巧乐兹等。其通过不断精准聚焦细分人群与消费场景,带动旗下相关产品市场份额实现增长。

  国际化进程再提速

  出海,既是伊利寻找自身业务增量的重要举措,也是其“全球健康食品提供者”的历史使命。

  今年5月,金领冠全面登陆香港市场;6月,Cremo正式登陆沙特,完成核心城市布局;日前,伊利携旗下海外冰淇淋品牌Joyday、Cremo亮相2025年国际篮联(FIBA)亚洲杯,展现品牌全球化实力。

  今年上半年,伊利股份的冷饮海外业务深耕本土化发展,持续丰富产品线,印尼和泰国作为公司布局市场,市场份额持续提升。伊利海外业务持续高增,核心品类冷饮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4.4%,婴幼儿羊奶粉业务营收增长65.7%。

  事实上,伊利在海外设有诸多子公司,生产和销售奶粉、乳铁蛋白、奶酪、乳脂、冷冻饮品等食品。同时还在海外设置研发机构,目前基本上实现了生产、研发、销售等全链路布局。

  比如说,针对婴幼儿配方食品、运动营养、功能食品行业输出原料复配解决方案,伊利股份不断构建深加工差异化优势;除了与中国市场形成有效协同外,还构建多层次国际化销售网络,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北美、欧洲、大洋洲、中东等全球市场的参与度和竞争力,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针对内外部经营环境变化特点,公司继续完善、优化全球供应链网络布局,实现国内外市场与大洋洲、欧洲生产基地的高效联动。

  目前,该公司婴幼儿奶粉海外业务在北美、中东等地持续突破,品牌国际声誉不断提升。新西兰、荷兰、澳大利亚生产基地持续推进高附加值产品与原料转型,不断完善羊奶粉原料产业链布局。

  如何织就“全球健康食品生态圈”?

  第十六届中国奶业大会发布的《世界奶业中国方案:高质量引领的奶业现代化答卷》报告显示,中国奶业用二十年左右的时间,跨越了和奶业发达国家之间上百年的差距,蛋白质、脂肪、体细胞、菌落总数等核心指标的总体水平优于欧盟标准,中国牛奶已经是世界级的品质。而在伊利的牛奶中,脂肪、蛋白质等核心指标的总体水平全面满足欧盟标准,菌落总数、体细胞等关键指标的总体水平更是远远优于欧盟标准。

  在全球乳业产业链重塑的背景下,伊利正在从参与者走向领跑者,其在国际市场的扩张与协同为未来打开了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究其原因,这源于该公司始终践行全球布局,整合全球资源体系、全球创新体系和全球市场体系。

  在资源体系方面,该公司持续完善、推进海内外市场及生产基地联动机制,全面提升全球供、产、销的统筹规划和运营协同及风险应急能力,充分发挥“全球供应链网络”的高效协同优势。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在全球拥有81个生产基地,产品销往60余个国家和地区,综合产能1600余万吨/年。

  

  同时,伊利还积极建设可持续生态圈,与产业链伙伴公司共同提升供应链的韧性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据了解,该公司发起成立的“零碳联盟”,成员扩充至154家,90%的企业完成了低碳转型;发起成立的“全球低水足迹倡议(LWFi)联盟”,合作伙伴扩充至60家。

  在全球创新体系方面,伊利着手打造“全球智慧链”,从全球视角布设一张涵盖全球领先研发机构的创新网络。

  相关数据显示,伊利在全球拥有15个创新中心,面向全球在营养健康、产品研发、食品安全、母乳研究、食品技术、可持续包装等重要领域开展科研攻关。

  同时,伊利深化全球创新合作,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剑桥大学、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创新合作,以先进技术驱动创新供给,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的健康解决方案。

  在诸多创新中,伊利同样注重输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实现从“引进”到“再造”,从“学习”到“引领”。

  优质的奶源、前沿的研发能力,均在反哺伊利在国际乳品市场上频频出圈。

  目前,伊利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全球消费者、市场、渠道等多方青睐。

  在此过程中,伊利还注重“因地制宜”开发产品,实现本地化再造。

  在布局印尼市场时,伊利针对当地口味进行研发,最终研发出为印尼市场打造的巧克力口味冰淇淋。现如今,伊利旗下的冰淇淋不仅风靡印尼,还从印尼出口至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沙特、坦桑尼亚等16个国家和地区。

  不难看出,伊利正在从“卖产品”走向“全球共建”——通过培养本地人才、融入当地乳业生态、共建上下游供应链,并借助公益与可持续发展举措建立长期信任。这种嵌入式本地化,让伊利既提升了海外市场的品牌韧性,也在全球供应链波动中形成了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未来,伊利将继续深化全球产业链布局,链接全球资源,用优质健康产品惠及全球消费者,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健康食品提供者”的公司愿景。

上一篇:
通用技术中国医药携手通用技术重药控股与通用健康正式开启战略合作
下一篇:
谁是格力最大的敌人?
Title